至少朱标与马皇后都觉得胡惟庸表现得十分大度。
毕竟,其他朝臣若遇此等晋升良机,必然紧紧抓住不放。
然而,胡惟庸却显得异常坦然。
只是他们不知道,胡惟庸所想的并非官职升迁。
他心里盘算的是如何与杨宪算一算旧账。
听完这番话,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变得意味深长,看似随意地说道:“惟庸啊,你若无意于此,便安心养病,朕不强求。”
“不过,朕有时心烦意乱、思虑不明时,你可不能袖手旁观。”
“得帮朕分担一二啊!”
“至于标儿,你也是朕的老弟兄了,将来他有何事找你,你可不能推辞!”
胡惟庸闻言,心中暗喜,升官的总算过去了。
这下可好。
“陛下,您这话言重了!”
“即便您未曾吩咐,之前您让臣主持科考,臣难道未曾尽心?”
“今日这土豆,臣也是主动献上的!”
“臣虽未在朝堂上为陛下效力,但这份心意,臣自认还算真诚!”
朱元璋听罢,哈哈一笑,认可了胡惟庸的说法。
二人又对饮了两杯后,朱元璋忽然看似随意地问道:“惟庸,你觉得杨宪此人,做丞相可算称职?”
一听这话,胡惟庸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阵窃喜。
终于来了!
他等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陛下,依臣之见,杨宪此人,无论手段、学识还是眼光,皆是上乘。”
“若得陛下重用,假以时日,定能成为百官之楷模,此人颇具千古名相之资!”
朱元璋略显惊讶地看向胡惟庸。
“惟庸,你对杨宪评价如此之高?”
胡惟庸毫不避讳地点了点头,坦然道:“臣当年读书不足,根底终究浅薄了些。”
“在这方面,无论是杨宪还是李善长,都比臣要出色。”
“臣已经不在乎仕途了,所以在陛下面前自然直言不讳!”
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