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内,气氛紧张得几乎让人窒息。
有的学子双眼通红,手指狠狠插入发丝之中,拼命地抓挠,仿佛这样就能从混沌的脑海中挤出一丝灵感。
然而,灵感依旧无踪,思路依然堵塞。
另一边,有人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即将挥毫泼墨,写下惊天动地的文章,可最终纸上空空如也,连一个字都未落下。
这些人脑子里念头纷杂,却不知如何取舍,纠结得几乎要崩溃。
贡院内的考生们,无一不头痛欲裂,甚至不少人心中暗暗咒骂胡大老爷,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
毕竟,乡试与之前的童子试截然不同。
童子试考察的是基本学识,而乡试则是真正的考验。
往年乡试的题目,随便一道都足以让学子们冥思苦想,甚至许多老师也难以轻易解答。
这就是乡试的难度,与童子试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若用胡大老爷的话来比喻,这难度就像从初中代数骤然跃升到微积分,足以让人晕头转向,甚至神志不清。
为何考场上这么多人几近崩溃?原因很简单,他们大多是首次参加乡试,根本没想到,即便是撇开胡大老爷出的题目,其他题目也让他们手足无措。
科举的特点之一,便是没有标准答案。
每道题目只有大概的答题思路可循,具体的行文却得靠考生自己琢磨。
文采再华丽,文风再优美,若思路不对,一切皆枉然。
正因如此,有的考生干脆放弃最后一题,埋头从完)
------------
时间这东西,总如贼偷般悄然流逝。
你在意时,仿佛无处寻觅其踪迹;
你若不在意,它又总无声无息地带来损失。
这不,当考生们听到贡院内响起一声梆子时,才惊觉——
呵,时间竟快到了?
这……这…这题还没做完呢!
没错!
并非什么绞尽脑汁、奋力拼搏的戏码,真就是没做完。
乡试的题,不仅难度增加,题量也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