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若连如何整人都不得要领,又如何在官场立足?
杨宪的不断针对,自然传到了李善长的耳中。
---
“李相,杨宪如此嚣张,您难道不打算管管?”
“李相,下官知道您一向宽宏大量,但有些人,实在不值得您如此宽容。”
“杨宪这种忘恩负义之人,您即便放过他一次,他日后必定会再次反咬一口。”
李善长坐在韩国公府的书房中,手捧茶杯,静静听着亲近下属的劝谏,脸上却毫无波澜。
良久,待众人发表完意见后,他才放下茶杯,沉声道:
“其实,自陛下任命杨宪为右丞相的那一刻起,我便知道,我与他之间,势同水火!”
“表面上,我们为权势争斗,朝堂上你来我往,但实际上……”
“你们心里都明白,我从未让你们全力出手!”
“因为,只要我们全力出击,杨宪必败无疑,根本不可能在朝堂上立足!”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在场众人,既有来自淮西的同乡,也有李善长逐步招揽的学生门生。
可以说,除了他自己,无人知晓这朝堂之上究竟有多少“李党”!
甚至连胡惟庸丢下的一帮他嫌弃不已、认为阻碍了他躺平大业的门生故旧,李善长也收纳了许多。
因此,论真正的实力,李善长这位左丞相,无疑是当朝第一。
只不过他未曾显露得太明显,以免朱元璋和其他人察觉罢了。
而今天,李善长终于要揭开自己这番作为的真实意图了。
“老夫从一开始便明白,杨宪是陛下特意扶植起来与老夫对抗的。”
“身为丞相,若真的在朝堂上一言九鼎,那陛下的日子便难以安宁了。”
“因此,陛下需要臣子们,尤其是为首的臣子们相互争斗。”
说到这里,李善长得意地抿了一口茶,也给了下方的下属们一些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