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些都是他原先想做的事情。
可最令朱棣震惊的是,这一份奏疏中,还事无巨细的将如何改革,都给说得清清楚楚的。
从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再到深入浅出,具体实行的行政操作。
奏疏中都说得一清二楚。
恰好的是,这一份奏疏上的时间刚刚好。
朱棣正打算出征阿鲁台,朝廷此时就需要一个监国之人。
往常都是太子监国。
但这一次永乐大帝打算让上疏之人来监国。
此子也非外人。
正是太子朱高炽的嫡三子朱瞻墡。
朱瞻墡正是历史上朱高炽的第五子,嫡三子。
母亲也是张皇后。
未来的襄王,也是历史上三次极其接近皇位(宣宗、英宗、代宗时期)的人。
朱棣瞧着吵闹的大臣们,眉眼低垂,望着面前桌案上的那一份孙儿呈上来奏疏,不由心下感慨!
没有想到在自己半只脚都要入土的时候。
竟能看到儿孙之中有如此大才者!
此子有帝王之学。
可惜,此子过于年少!
多半空有才学尚无能力……。
这一份奏疏在第一时间,也传到了江南。
此时的江南,不论是民间商贾,还是官场,那都大为震动。
朱瞻墡的奏疏真是引得天下震动,朝野一片哗然!
“陛下!!此子祸国殃民,上此与民争利的邪疏,还要加重天下百姓们的赋税,如此妖孽?不严加惩戒,必然导致天下动荡!若陛下真要他来监国,还要行此奏疏中的举措,臣就一头撞死在这奉天殿上!”
说这话的大臣,抱着必死的决心,摘掉乌纱帽,俯首叩拜。
摆明了死谏的态度!
接着又有朝臣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