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无人荒地”,多数都是百姓们的良田。
简单来说,坐在这里的每个人,都不干净。
属于想要擦屁股,确实已经来不及的那种。
他们做官多半是混,全靠祖辈的福荫。
一个个都是脑满肠肥,大腹便便。
“大家现在得想个办法,别说你们了,就算我这个世袭的二品将军,现在都要小命不保了!”
率先说话是兵部一个武散官。
也是世袭的护军。
一发话。
一个翰林院的官员,就起身看着众人,说道:
“诸位,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咱们一开始以为这小子只是冲着朝中那些不听他话的大臣下手,也就对付对付御史们,谁知道,他又拿江南士林出身的官员开刀。”
“现在更绝,玩绝户了!他竟然连我们这些世袭的勋贵官员,受到先辈们庇佑的闲官,都不放过!连我们也要查?这算怎么回事?我爷爷,我爹,那都替我吃过苦了,凭什么要我再吃二遍苦?”
“没错!”一个年轻的勋贵,气愤不已附和道:“不就是一点泥腿子的地吗?咱爹那是跟着皇上靖难之役的功臣,怎么?我拿一点泥腿子的地就不行了?还要咱们去阴曹地府种地?那地是咱们这些老爷们能种的吗?”
“说得好!”
“就是,咱们的祖上不是靖难,就是跟着洪武爷打天下的功臣,老人家们给咱们换点好处,留下一个爵位,不是理所应当吗?没有咱的祖宗,泥腿子哪来的地?都他娘被蒙古人占着呢!”
“你们都是说爷爷说老子,老夫可是正儿八经跟着陛下靖难的功臣,我颐养天年多买一些地给子孙后代们留着,——有什么错?岂有此理!我看陛下也是糊涂了,让这个小崽子当家!依老夫看,咱这大明也快完了。”
这里的每个人都十分的愤怒。
他们都认定,绝不能让于谦带着人清丈土地。
这时,
忽然有人起身,提议道:
“俗话说,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大明朝不是常说要给老百姓过好日子吗?那就用老百姓来对付这于谦!”
众人一听,觉得有点意思。
纷纷看向说出这话的人。
一个世袭的正四品文散官中顺大夫。
见大家都看向自己,他急忙献计献策,
“诸位要知道,农田可都在乡下,这乡下都是愚昧无知的泥腿子,他们能懂什么朝廷政策?这些地方管理一方的县太爷才是他们的天王老子,他们听的也都是当地老乡绅们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