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百骑的反应极快,很快便想到了理由。
他口中的五听之法,是朝廷对于使用刑讯手段的规定。
指的是在官员们决定开始用刑之前,需要先仔细查明实情查明真相,然后再根据伦理和法理来判断这件事情需不需要用到刑罚。
在几次审问之后,审讯官依旧得不到准确的答案的时候,才可以用刑。
并且,是对于那些有重大作案嫌疑但是却不配合调查的疑犯,才能动刑。
总之,查案的时候用刑,是有严格规定的,不是说审讯官想用就能用。
像万年县令周文渊这样,才第一次审问就要用刑的情况,显然是不合法的。
不得不说,这名百骑找的这个理由,非常合理。
李逸听完这个百骑的话之后,心中也是给此人点赞。
在他的印象中,百骑侍卫属于武力担当,没想到也能出这样对律法很精通的人。
难怪程知节会找此人来救他,这真是找对人了。
是的,李逸现在已经确认了,这两名站出来帮助他的百骑,一定是程知节叫来的。
他甚至猜想,程知节肯定是去求了当今天子李世民。
毕竟,百骑在如今的大唐,是天子随身侍卫部队,是精英中的精英,皇帝心腹中的心腹。
除了皇帝之外,就没有其他人能指挥得动了。
并且,程知节上次也跟他说了,如果荥阳郑氏做得太过分,就会去找李世民做主。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会同意程知节的请求呢?
李逸猜测,应当是与他提出的“吐蕃威胁论”有关系。
之前程知节说过了,“吐蕃威胁论”在朝堂上引起了很大轰动,并让他李逸的名字进入了朝堂,在李世民那里留下了印象。
而李世民一向爱惜人才,所以会同意派百骑出面帮他。
再说,放在华夏历史上,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明君,知道下面的官员在勾结门阀制造冤案,肯定也会管。
“宿国公确实仗义啊!”
李逸心中感慨万分,却不知他想错了。
他把自己父亲李世民的功劳,都算在了程知节的头上。
另一边。
周文渊看到令牌,听完这名百骑的话,脸上虽然没有露出太大异样,但却瞳孔微缩,心头一震:
“百骑!”
他心中莫名感到心虚。
百骑可是陛下最为信任的亲随军队,不仅要负责保护陛下,而且还是陛下的耳目,负责为陛下收集各种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