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辕犁的整个犁体既长且重,至少需要两头牛才能拉动,而曲辕犁只要一头牛,甚至有时候只用一个人,就能轻松拉动。”
“其次,直辕犁太过笨重,转弯掉头极其不便,操作起来相当费劲。”
“尤其是在南方水田地区,田块往往不大,形状也不规整,因为直辕犁转弯掉头困难,常常需要农夫连推带搡才行,这就会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
“而曲辕犁转弯半径小,掉头方便,农户只需稍稍用力,就能轻松控制犁的方向,无论是狭小的田块,还是不规则的地边,都能灵活回转,大大减少了无效的行走和调整时间。”
“所以,曲辕犁非常适应南方的地理环境,无论是水田还是旱地,甚至是小块的山坡梯田,都能轻松使用。”
“有了曲辕犁之后,许多以前因为地力贫瘠、地形复杂而难以开垦的土地,例如山坡地、新垦荒地等,都可以开垦使用了。”
听到这里,程知节眼神大亮,心中激动不已。
他就算是不精通农事,也知道耕地增加的巨大好处。
便在此时,李逸又给了他一个惊喜:
“另外,曲辕犁比直辕犁多了这个。”
李逸伸手指了指他带过来的曲辕犁上的一个部件,接着说道:
“这叫犁评,可以调节犁铧入土深浅的装置。”
“有了它之后,农户可以根据土壤的软硬、耕作的需要(深耕或浅耕),随时调整犁铧的角度和深度,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这样一来,耕种就可以更精细,同样的耕地,就能产出更多的粮食。”
“厉害!真是厉害!”
程知节听完李逸的讲解之后,赞叹出声。
他再看曲辕犁,全无方才的轻视之意,而是满是重视,将其视为了不得的珍宝。
曲辕犁厉害,发明出曲辕犁的李逸就更厉害了。
“真是天纵奇才啊!”
程知节满是佩服地看着李逸。
发明珍珠糖、酿出五粮液、提出“吐蕃威胁论”、现在又发明了曲辕犁这一农业神器……
对了,据说李逸那日在明月楼,还以一首《把酒问月》夺得了诗会魁首。
程知节在心中历数李逸的种种成就,愈发觉得李逸厉害。
这么有才的十五岁少年,他纵观现实与历史,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更夸张点说,抛开年龄,像李逸这么全能的人才,他也从未听说过。
程知节正在满腹感叹的时候,突然发现程瑶眉目含情地紧盯着李逸,满脸都是崇拜之意,顿时心中了然。
自己这个女儿,看来是真喜欢上李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