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青梧疾言厉色,王崇焕的额头渐渐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擦了擦汗,结结巴巴地开口:“陛下,请给微臣一点时间,让臣好好想一想”
陆青梧冷眼看着他,“朕能给你时间,可是洪水会给你时间吗?江南的那些百姓能给你时间吗?”
王崇焕的背后已经被冷汗打湿,他不停地擦汗,可额头上的汗水怎么也擦不完,支支吾吾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
陆青梧的神情越来越冷,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彻骨的寒意。
“你们平常不是那么多话,怎么关键时刻都哑巴了?!”
元镇边上前一步道:“陛下息怒,江南水患,积弊已深,非一日之寒,王大人所提方案,虽缓不济急,却也是当前可行之策。”
”臣认为,可以下令让灾区附近未受灾州县,开仓放粮,就近赈济,暂缓燃眉之急,随后令户部即刻清点现有库银库粮,无论多寡,速速筹措前往赈灾,同时令工部选派精干技术官吏,随赈灾队伍南下,实地勘察水情,再行制定治本之策。”
此话一出,不少大臣纷纷出声附和。
“左相此举甚好,理应先稳住局面,然后再徐徐图之。”
“臣也认为不错。”
看着这些如同应声虫般道朝臣,陆青梧心中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们难道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只会附和别人的话么!”
众大臣面面相觑,各抒己见,窗外的雨声伴随着御书房内嘈杂的人声,听到陆青梧直皱眉头。
说来说去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要么保守,要么纸上谈兵,根本就说不到点子上。
“你们所说的都不行,江南的灾情十万火急,未受灾州县仓廪能支撑多久?加高堤坝,疏浚河道,水势滔天,如何施工?”
一句句质问再度让朝臣们变得沉默下来,过了许久,还是元镇边打破沉默。
“陛下,老臣知道您心系江南百姓,然治国如烹小鲜,急则生乱,还请陛下稍安勿躁,容臣等再思良策。”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窗外的暴雨渐渐停歇,天空也有墨色向深灰转变,最后露出一抹鱼肚白的颜色。
蜡烛燃尽了一根又一根,内侍换了好几次,茶也不知道泡了好几壶,他们动作轻手轻脚,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整个御书房弥漫着一股沉闷低迷的气息,像是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他们的胸口,让人喘不过气。
众人脸上充满了疲惫,想在短时间内找到破局之法,难如登天。
天光微亮,第一缕晨光落在巍峨的宫殿上,给碧色的瓦片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飞檐还在不断往下淌着水,像是断了线的珍珠。
陆青梧扭头看向窗外,这才发现不知不觉当中,天已大亮,一缕阳光恰好探进窗来,落在了那封依旧刺眼的血书上。
上面的血迹早就已经干涸,像是一块的伤疤,横亘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