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这次的洪灾百年难得一遇,怎么可能会轻易退水?”
“千真万确,我大舅他二侄子表姑姐姐的儿子在宫里当差,亲耳听到的,治水的大臣已经回来了,朝臣们都在讨论这件事。”
“不对,我还是不相信,上次不是还说要把江南的堤炸掉,这种荒谬的治水方法怎么可能有用。”
“是啊,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奇葩的治水方法,而且江南百姓也不会同意啊,不是说那些灾民都反对么。”
百姓议论纷纷,神情充满了震惊和质疑,不敢相信江南的水真治好了,而且还是依靠那样闻所未闻的方法。
但事实胜于雄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消息从江南传来,而且灾民都减少了部分。
茶馆酒肆里面,人声如沸,惊堂木一响,原本嘈杂的茶馆瞬间安静下来,纷纷看向坐在中央的说书先生。
“上回说到,陛下力排众议,扛着各方压力,启用治水奇策,据说这奇策是那位七步成诗的宁妃娘娘献出来的,所有人都说陛下宠爱妃子,置百姓不顾还有江山社稷不顾,朝堂之上可谓是哗然一片,江南百姓更是怨声载道,都认为朝廷疯了,可您猜怎么着——”
说书先生故意拖长了音量,可谓是吊足了众人的胃口,一时间众人纷纷催促,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在众人的催促下,说书先生喝了口茶水润喉,继续开口道:
“形似鱼嘴的水坝遏制了洪水,把沙石留在外面,再加上各种神奇的水利设施和建筑物,灾区的水竟然退了,淹掉的土地也再次重见天日,,有传言说这些地方还会孕育出更肥沃的土壤,江南的富庶将会比从前更甚!”
在说书先生的描绘下,众人忍不住浮想联翩,对于江南充满了向往和好奇。
“那个鱼嘴的水坝到底长什么样啊,还有那些水利设施,真想去看一看。”
“我想一定很壮观吧,等到明年开春,一定要去江南亲自看看。”
说书先生讲的唾沫星子横飞,声音慷慨激昂,抑扬顿挫,众人也听得入迷,下意识屏住了呼吸,脑海中也浮现出对应的场景。
直至结束后,都久久没有回过神,继而迸发出惊天动地喝彩声,掌声差点把这个屋顶都掀翻。
“陛下圣明啊。”
“谁说不是呢,力排众议,解救了江南的百姓,日后史书上也会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说咱们陛下有大智慧。”
“可不是,当时所有人都反对陛下呢,就连那些朝臣也是如此,幸好陛下慧眼识珠。”
此时一名穿着长衫,做文人打扮的年轻男子站了起来拱手道:
“要我说功劳最大的还是咱们宁妃娘娘,堪称世间奇女子啊,先前不仅维护了大炎的尊严让北凉丢脸,现在又帮助江南治水成功。”
旁边恰好有相识的人,忍不住出声道:
“张兄我怎么记得你先前还痛斥怒骂宁妃娘娘来着,说什么妖妃祸国,红颜祸水,还说应该让宁妃去北凉和亲,祸害北凉的人——”
眼看那人还想说些什么,被称为张兄的年轻男子连忙捂住他的嘴巴。
“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