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虽不以为然,胡惟庸面上却愈发恭敬:
“大师深谋远虑,思虑周详,学生万万不及!”
这马屁拍得李善长颇为受用。
在他眼中,胡惟庸对自己向来恭敬顺从,言听计从,儿子李琪那番危言耸听,简直是杞人忧天!
胡惟庸会是我李善长的掘墓人?笑话!
“子中,你今日匆忙而来,所为何事?”李善长问道。
以往若无大事,胡惟庸联络李善长,多是通过李存义这个中间人传话,以免引起圣上猜忌。
但今时不同往日。杨宪突然倒台,相位空缺,胡惟庸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才急不可耐地亲自登门,恳请恩师李善长助他一臂之力!
图的是什么?自然是那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
参知政事终究是副职,岂能与执掌乾坤的左相、右相相比?
眼下杨宪垮台,左相之位虚悬,胡惟庸的机会来了!
放眼朝堂,有资格角逐相位者,不过寥寥数人。
首当其冲,自然是开国太师李善长。但他年迈多病,且双方是盟友,不存在竞争。
胡惟庸深信,以太师的精明,定会为他铺路,扶他上位。
其次,是那位铁面御史刘伯温。此公清正廉明,却也酷烈无情,早已惹得满朝怨怼,连陛下也对他颇有微词,相位绝无可能落在他头上。
第三人,便是老好人汪广洋了。杨宪得势时,曾唆使御史弹劾汪广洋不孝,致其被贬海南。如今杨宪倒台,依陛下的性子,极有可能召还汪广洋。
但汪广洋性格懦弱,毫无根基,不过是个好好先生。相位有两个!
除去李善长和刘伯温,最可能的对手,就是他胡惟庸与汪广洋!
胡惟庸盘算得清楚,只要得到李善长鼎力支持,右相唾手可得,甚至问鼎左相也非难事!
这才是他今日登门的真正目的!
“太师,如今杨宪倒台,相位虚悬,不知太师有何高见?”胡惟庸试探道。
李善长何等人物,立刻听出弦外之音——这小子是盯上丞相的位子了。
“你的意思是……相位?”
“太师明鉴!”胡惟庸又是一记马屁送上,“如今相位最有力竞争者,不过学生与那汪广洋二人!”
李善长深深看了胡惟庸一眼,反问道:“那刘伯温呢?”
胡惟庸嗤笑一声:“刘伯温想做直臣,借杨宪案整肃朝纲,却已犯了众怒!太师且看,待此案了结之日,便是他刘伯温倒台之时!他长不了!”
直到此刻,李善长才猛然惊觉,自己这位门生的野心,竟如此之大,令人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