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人各有别,谁能保证后世的丞相个个都是贤相?后世王朝便想出了一些法子。譬如隋文帝杨坚创立‘三省六部制’,从此不再是一人独相。三省长官,皆为宰相,他们互相监督,彼此牵制,谁也不想让对方独揽大权。如此一来,谁也没那本事直接对抗皇权。”
“宋太祖设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以‘参知政事’为副相,用来分化相权。可惜王安石变法后,三省合并为尚书省,大权复又归于丞相一人,相权再度与皇权分庭抗礼。”
“我大明承袭前朝宋制,这相权过大的老问题也就带过来了。杨宪为何能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就因为他身为左丞相,手握决策、行政、议政三权!他一道命令下去,哪怕是最简单的人事调动,六部百司也会当作是正常程序,甚至以为是陛下的旨意,自然不会深究质疑!”
“但若陛下改革中书省,甚至索性废除中书省,另设一个没有实权的顾问班子,专门辅佐陛下处理朝政、批阅奏章。那么这个新衙门里的官员,便只有‘议政’之权,失去了‘决策’与‘行政’之权。相权,自然也就被釜底抽薪,彻底断绝了!”
朱元璋听得心花怒放,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
李琪这番话,句句都说到了他心坎上!
正因为杨宪这狗贼,朱元璋此刻的心情,与当年厌恶丞相的汉武帝何其相似!
那田蚡是汉武帝的亲信吧?可一旦坐上相位,便嚣张跋扈,贪赃枉法,卖官鬻爵,最终成了武帝的新对头。
杨宪何尝不是如此?
以前看着本分踏实,办事得力,才深得他朱元璋信任器重。
他提拔杨宪入中书省,乃至后来直接让他当左丞相,本意只是想在中书省安插个自己人,免得那里变成淮西勋贵的老巢。
谁曾想,这杨宪竟也如田蚡一般,位极人臣后便飘上了天!
贪赃受贿、卖官鬻爵、培植党羽,还狂妄自大地把矛头对准了李善长!
他算个什么东西?
不过是自己养的一条狗,给了点权势,竟变成疯狗,连没给他的东西也敢抢!
杨宪如此,以后的丞相呢?朱元璋可不想把一辈子的精力,都耗在跟这些丞相斗法上!
“李琪,可照你这么说,那天下政务岂不都压在皇帝一人肩上了?”
太子朱标提出了疑虑。
丞相本为辅佐天子治理天下而设,若真这么改,皇帝岂非要累死?
李琪却笑道:“殿下,这正是新衙门的意义所在。其中官员享有‘议政’之权,可对朝政提出见解,但‘决策’之权,则牢牢握在陛下手中!最终拍板定案的,只能是陛下!”
“至于寻常政务,大可交付太子殿下处置,一来为陛下分忧,二来也是历练储君治国理政之能。
虽说陛下和殿下确实要辛苦些,却能牢牢掌控朝纲,将大权尽收于皇家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