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天性仁厚,自然不愿见兄弟们被圈禁。
可父皇让兄弟们掌兵在外……
朱标了解自己的兄弟,眼下或许都无二心。
但他们的子孙后代呢?
谁能保证世世代代都安分守己?
这“分封诸王,屏藩王室”之策,在朱标看来,实是为国朝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然而身为太子长兄,此刻他若出言反对,父皇会怎么想?
莫非你这太子得了帝位,连口汤都不愿分给弟弟们喝?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朱标选择了沉默。离开乾清宫后,他径直去寻了刘伯温。
不同于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猜忌,朱标对这位先生极为敬重信任。刘伯温的才学品德,堪称当世无双。太子不用这样的贤臣,难道去用李琪那等佞幸之辈吗?
此时刘伯温正打算再次上书请辞。正如李琪所言,他深知自己处境凶险,若不及早抽身,恐难善终。但太子相召,他还是立刻赶来了。
比起开国皇帝朱元璋,刘伯温更看重这位太子朱标。
朱标宽仁敦厚,气度恢宏,实乃完美的储君之选。
他深信,待太子继位,大明必将迎来真正的太平盛世!
然而,当刘伯温听完朱标转述的“分封诸王”之策后,瞬间脸色大变!
“分封诸王,屏藩王室?”
“此乃取祸之道,动摇国本之策啊!”
刘伯温厉声道,“史册所载,凡行封藩之制者,藩王作乱,无一幸免!”
“前汉有‘七国之乱’,西晋有‘八王之乱’……前车之鉴,历历在目!陛下为何还要重蹈覆辙?”
朱标亦是神情凝重地点点头。这些道理,他又何尝不知?只是身为太子,实在难以启齿反对。
刘伯温长叹一声,焦急地在房中踱步。
“不行!”
“断然不可!”
“我等岂能坐视陛下亲手埋下这‘祸起萧墙’的种子?”
“今日之君臣兄弟,或可相安。然百年之后,后世之君臣藩王呢?”
刘伯温给出了斩钉截铁的断言:
“分封诸王,必生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