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连载206 > 第4章(第2页)

第4章(第2页)

  王翦也想起来一点,“陛下,楚汉相争,楚国可是有一个项家啊。”

  项燕就死在王翦灭楚的征途中,项家与大秦有着生死大仇。

  秦始皇命令道,“立刻前往楚地,将项家之人全部抓到咸阳。”

  “唯!”

  泗水郡,项家人也在看着天幕,项籍还没有取字,并不知天幕上的项羽就是自己,也不知他很快就要被动见到秦始皇了。

  评论区

  “商朝女子是能够光明正大的参与政事,名正言顺成为将军、祭祀、诸侯的。”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毕竟武王伐纣,商纣王其中一条罪状就是听信妇人之言。”

  “商纣王提拔奴隶,得罪了当时的贵族阶级,又多次发动战争,内忧外患之下才会亡国,可笑后世给他泼了无数的脏水。”

  帝辛并不知道商纣王就是自己,仍旧在征讨东夷的途中,他看着天幕,与近臣讲述着母辛的光辉事迹。

  “后世”历朝历代的人看的面红耳赤,他们也只是采信典籍的说法,怎么能说是泼脏水。

  天幕之上,小希开始总结。

  【当时的统治阶级利用占卜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商王把自己所作所为说成是代表上帝和神灵的意志,实际上是商王将自己神化了,借此强化贵族统治。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即“巫政合一”。】

  天幕上,甲骨散去,换成了青铜大鼎“司母戊鼎”。

  【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锡、镍等化学物质的合金,因其铜锈呈青绿色而得名。史学上将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和青铜礼器的时代称为“青铜时代”。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到秦汉,时间跨越为两千年,是青铜器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

  秦汉贵族看着自己手里的青铜爵,细细摩挲,再品一口爵中的美酒,这日子,神仙来了都不换。

  【金文则是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的大小、形制、数量的组合是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商代人相信青铜器上的图画铭文可以帮他们与祖先和神灵沟通。】

  【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重八百多千克,铸造于商晚期。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铸造这样大的青铜礼器,无疑是一项重大工程,这不仅需要大量技术工人,还需要严密的组织和足够的财力支撑,不得不说是一件人间奇迹。】

  【在人类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血腥时期,人类将对死亡的恐惧,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通过青铜器纹饰进行表现。青铜器不仅是一种权利地位的象征,青铜也被赋予了沟通天地,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有条件的王侯将相都在欣赏自己能看到的青铜器,没有条件的人也下定决心去寻摸几片龙骨研究研究。

  平行时空兴起了考古的狂潮。

文字起源

  【讲完甲骨文和金文,我们接着看文字的演化发展。】

  画面上又出现了最开始的那些书法名篇,第一个出现的是一个石鼓。

  【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各朝的收藏家们狂喜,飞快地将石鼓画下来,将石鼓上的文字临摹下来。

  天幕上下一个出现的是“泰山刻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推出了小篆。一直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这面“泰山刻石”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巡狩泰山时所立,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

  时任廷尉的李斯笑容满面,对着秦始皇躬身一礼。

  “丞相李斯!”这可是他一直以来的目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