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连载206 > 第14章(第2页)

第14章(第2页)

  天幕下的人虽然不知何为游戏,何为划水,但是听了这么久的战国故事,他们都能心领神会,明白评论的意思,赵国确实有些儿戏了。

  【被围困的四十多天,赵括也没有坐以待毙,他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于是,赵括亲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失败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军队群龙无首且伤亡惨重无力再战,剩下的士兵只能向秦国投降。】

  评论区

  “谁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的,能在白起的围攻下坚持这么久,有几个人能做到。”

  “而且,军队断粮,士兵没有哗变,还能听令行事,说明赵括的领军能力还是可以的。”

  “只是他运气不好,刚出新手村,第一战就遇到了大魔王,被降维打击,根本没有成长起来的机会。”

  赵奢听完了自家儿子的故事,只能无奈的叹一口气。

  这场战争,便是他亲自上场也不一定能赢,这是两个国家的交锋,秦强赵弱,便注定了今日的局面。

  只是,日后还是多让儿子跟着自己上战场历练历练吧。

  【长平之战以秦国获胜而告终,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秦国也是倾国之力,士兵伤亡二十万,粮草消耗不计其数。战争结束后,一下子得了这么多俘虏,秦国养不起,更不能将其放回去。于是,白起命令秦军将赵国降军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

秦灭六国

  评论区

  “赵匡胤:白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为何后人这般推崇?”

  他认为白起不值得后人纪念,还将其灵位移出了武庙。

  “司马光:夫兵之设非以害人,所以养人也。残暴如此,其谁与之?秦七世役诸侯,卒兼天下,然其失策之大者有三焉:欺楚怀王而虏之,不信莫大焉;坑赵降卒四十万,不仁莫大焉;欺与国,诛已降,使诸侯疑而百姓怨,不智莫大焉。秦所以失天下之故多矣,在此三者。”

  意思是说,设立军队不是用来杀人,而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秦国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就是因为这三件事,第一是诈骗楚怀王,让他客死异乡,这是没有信用。第二是白起坑杀赵国降卒,这是不仁义。第三,做了这样不信不仁的事,就会被诸侯疏远,失去信任,百姓也会害怕怨恨秦国,这是不智。

  这话一出,立刻引战,现代观众还在理解司马光的话,古人已经出手了。

  “苏代: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白起为秦国夺取了七十多座城池,南边平定了楚国的鄢、郢、汉中地区,北边擒获赵括的军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公、召公、姜太公的功劳也不及他。

  “陈馀: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

  “刘邵:胆力绝众,材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赵匡胤还想说什么,可是他只有一次评论机会,只能命令臣子下场与人辩论。

  古人一向认为秦朝是暴秦,秦王是虎狼之君,对秦朝的感官都不怎么样。但白起不同,他可是武庙十哲之一,得到历代王侯将相的认可,后世对其评价多是正面的。

  古人的骂战都是文邹邹的,没有一个脏字却让人无地自容,现代观众可不一样,都是怎么直白怎么来。

  这时,一大波白色字迹涌入评论区。

  “前面的赵匡胤和司马光,看你们的名字应该是宋朝的粉丝吧,怪不得不喜欢白起。”

  “宋朝重文抑武,武将地位极其低下,难得有几个大将还被皇帝冤死,真为他们不值。”

  “宋朝打仗打不赢是常态,打赢了还要赔款称臣,真是好风气!”

  “政府是暴力部门,军队就是其下的暴力机器,知不知道什么叫暴力机器!”

  “落后就要挨打,你不杀人就要被人杀。”

  “无故杀降是不对,但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评价历史事件,秦朝根本没有粮食养这些降卒,难道要让他们活活饿死吗,还是将他们放回去,下次再打一遍。怎么,秦朝的士兵就不是人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