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若涵放下手中的茶盏,“他又想做什么?”
杨氏一脸的愁苦:“他说,翰林院的王侍读已经托了媒人,说是对咱们兰心满意得不得了,催着两家尽快见上一面,把事情定下来。”
“他还说,”杨氏说到这里,声音都小了下去,“这门亲事,对律哥儿的前程也有好处。”
“王侍读是太子殿下的人,两家结了亲,将来在朝堂上,总能多个帮衬……”
“帮衬?”楚若涵气笑了,她端起茶盏,却未喝,只是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他是想拿兰心的终身,去给他最出息的孙子铺路吗?”
这话说得毫不客气,杨氏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却一个字都反驳不出来。
“我那公爹的脾气,您是知道的。他认定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如今更是把律哥儿的前程都搬了出来,我……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杨氏是真的左右为难。
一边是固执的公爹,一边是明显不愿的侄女、侄子,她这个做伯母的,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楚若涵看着她这副样子,心里的火气也消了些。
她知道,这事怪不得杨氏。
真正的根源,在那个自私又糊涂的顾三老爷身上。
“此事,你不用管了。”楚若涵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兰心的婚事,自有律哥儿做主。”
“只要他们兄妹不愿,谁,也强迫不了。”
她顿了顿,补充道:“你回去后,什么都不用说,只说这事我已经知道了。”
得了楚若涵这句话,杨氏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心头的大石瞬间落下大半。
她连连道谢,这才满怀感激地离去。
杨氏前脚刚走,楚若涵的脸色便彻底沉了下来。
她叫来管家,冷声吩咐道:“去,备车,我要去一趟顾家三房。”
顾家三房的宅院远不如镇国公府气派,但也被杨氏打理得井井有条。
楚若涵由下人引着,一路畅通无阻地走进了顾三老爷的书房。
顾三老爷正临窗而坐,手里捧着一卷书,见她进来,脸上挤出一丝不太自然的笑意,起身相迎。
“若涵,怎么亲自过来了?有什么事,派人知会一声便是。”
楚若涵没有落座,只是目光清冷地看着他,开门见山:“三叔,我为兰姐儿的事而来。”
顾三老爷脸上的笑意僵住了,他叹了口气,将书卷放在桌上,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先坐下说。”
“不必了。”楚若涵的声音里听不出喜怒,“我只想问问三叔,你还记不记得,律哥儿和兰姐儿是怎么到国公府的?”
顾三老爷的脸色微微一变,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话。
“我记得。”楚若涵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看到了多年前那个风雪交加的冬日,“律哥儿才那么点大,就牵着他妹妹,跪在了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