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窗里《少林寺》的电影画报日渐陈旧,鲜艳的深蓝色变成了浅蓝色,但仍没有电影胶卷到达江城的消息。
售票小屋房顶上方悬挂着巨幅《少林寺》海报,历经半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图片的一个角在微风吹动下噗啦噗啦响。
海报中的小和尚金鸡独立,一只拳头向前探出成酒杯状,另一只拳头紧握在腰间。
“他在打醉拳。”杨小雯得意地大声告诉小伙伴。电影画报中的文字她早已倒背如流,电影情节也知道十之八九。
这幅海报画得实在太好了,小和尚动作潇洒,目光炯炯。
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能享受海报宣传。有大头像宣传的电影,卖得都比较贵,比其他无声无息上映的电影贵一毛钱。电影海报千篇一律画的都是大头像,不是男主角就是女主角,有时男主女主肩并肩看向远方。
那些海报画得和剧情毫不相干,和演员也没半点相似之处,根本看不出画的是刘晓庆还是李秀明,也看不出是龚雪还是张瑜。至于男主,一点没有郭凯敏的影子,和唐国强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少林寺》的海报,画得真的像,一眼就看出是李连杰。
九月份,江城仍热浪滚滚,杨小雯升入五年级,《少林寺》胶卷也终于抵达了这个四面环山的小县城。
售票处提前一天开始售票,卖票前几小时,三个窗口前的队伍就已经排出去半里路长了。
窗口刚打开,几个烫着小卷毛的小年轻冲到队伍最前面,抓着队伍两边的栏杆,一跃而起,匍匐在队伍最前头那几个人的头上,把手臂伸进窗口。
人群骚动起来,有人嚷嚷了几声。队伍混乱起来,人群一拥而上,小年轻被挤下来了,但手里已拿着一长串票据。身后通样烫着小卷毛的年轻人和他勾肩搭背,狂笑着离去。有个小卷毛听到背后的骂声,回过头,把手指放进嘴里,对着人群吹出尖厉的口哨声。
队伍恢复了正常,又重新慢慢向前移动,买到票的人,手里捏着电影票,像拿着刚领到手的工资,喜形于色。
前面传来骚动声,只听见有人大声喊:“没票了没票了,明天再来。”接着又听见啪啪啪几声,三个小窗口都关上了。没买到票的人仍不肯散去,在买票处又逗留了很久,才悻悻离开。
电影上映几天后,大街小巷里你追我赶的小孩更闹腾了,闹腾够了就在巷道里切磋武艺。
他们学着觉远练功的样子蹲马步、高踢腿、打醉拳、甩竹竿,有时还比试谁金鸡独立站得久。时不时听到邻居大妈高声大骂,她家放门口的扫把不知道又被哪家小孩顺走了。那段时间,一旦忘记及时把扫把火钳放进屋,一堆小孩跑过去,东西就不翼而飞了。
《少林寺》在县城上映的第三周,新城小学包了学生专场。
电影里觉远和追兵打斗正酣,座位上的男孩子们坐立不安激动万分,有的在座位上比划拳脚,有的跑走道里几人对打,电影院里和外面街道一样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