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商会,从前朝隋朝时候起,就一直做的是卖酒的生意。”
“像九酝酒、乾合酒、新丰酒等,都是这个商会酿造出来的。”
“另外,西域那边过来的三勒浆,也主要是这个商会在卖。”
“除了在长安有好几家酒肆之外,万和商会在其他地方也有不少酒肆。”
“另外,这个商会还卖酒给全国别的酒肆。”
程知节随口说了些万和商会的情况。
在李逸酿造出五粮液之前,他主要就是从万和商会买酒喝,对万和商会确实有一些了解。
不过,他说的这些内容,显然不是李逸最关心的内容。
“程伯伯,你知道万和商会是谁家的产业吗?”
李逸问出了他最想知道的事。
程知节点了点头,说出了四个字:
“荥阳郑氏。”
听到这四个字,李逸愣了一下:
“五姓七望啊!”
他就说,万和商会的那个王姓掌柜怎么会摆出那么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明明是有求于他,还搞得好像是施舍他机会一样。
原来是因为背靠五姓七望之一的荥阳郑氏。
实话实说,李逸觉得,要不是遇上他这个穿越者,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唐本土人,也许就不会觉得万和商会王姓掌柜的态度有问题了。
能有机会为五姓七望的顶级门阀效力,这对于很多大唐本土人来说,真说得上是天大的机会。
不要说万和商会还愿意给1500贯,就算不给钱,只是给一个加入万和商会当掌柜的机会,大概率很多大唐本土人就会同意交出酿酒方法了。
因为这时候的“五姓七望”,不论是在朝堂,还是民间,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一句“宁娶五姓女,不入帝王家”,可是在民间流传的至理名言。
想想看,一个大唐本土民间百姓,面对连皇族都比不过的五姓七望的主动招揽,会拒绝吗?
显然是不会的。
但很可惜,李逸不是大唐本土人,而是来自后世,接受过现代思想观念教育的穿越者。
所以,他对五姓七望没什么尊贵的滤镜,不觉得五姓七望就高人一等。
当然,战略上可以藐视,战术上还得重视。
李逸想了想,再度开口问程知节道:
“对于万和商会的生意,荥阳郑氏特别看重吗?”
“这不是明摆着吗?万和商会这么大、这么赚钱的生意,荥阳郑氏能不重视吗?”
程知节诧异无比地看了李逸一眼,仿佛很是震惊李逸怎么会问出这么一个傻问题出来?
“也是,卖酒也算得上是暴利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