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屏幕上刚录入的天虹机电那份报告,电子表格里密密麻麻的数字,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
“赵姐,”我侧过头。
“嗯?”她也在忙,头也没抬的应了一声。
“您看看这个。”我把椅子滑过去,指着屏幕上被我标黄的一列数据。
“天虹这次送来的零件参数,您瞅瞅。”
赵姐目光转过来,“怎么?超差了?”
“那倒没有。”我指着表格。
“都在公差范围内,合格。但是……您看这儿,第三项、第五项、还有第七项的实测值,”我点了点那几个标黄的地方。
“每次都卡着下限走,几乎贴着公差带边缘。”
赵姐盯着那几个数字看了一会儿:“贴边……是有点凑巧。不过既然在范围里,系统流程上就过了。”
“我知道流程上没问题。”我心里莫名有点不踏实。
“赵姐,您说,他们这参数每次都卡着下限走,虽然单次合格,但长期这么干,会不会……稳定性有问题?”
“我是说,万一哪天波动稍微大一点点,不就超标了吗?到时候可是装到我们产品上的。”
赵姐看向我,眼神里带点审视,又有点意外。
“行啊小孙,观察够细的。”
“以前行政那边干久了,对这些数字敏感度这么高?”她语气里充满了惊讶。
我有点不好意思:“不是敏感度高,就是觉得……有点太巧了。”
“这都连续三批次了,次次都这样。我们不是要求供应商提供过程能力指数吗?cpk值?”
“对,cpk是看过程稳定性的。”赵姐点点头。
“他们的报告里……cpk值报的是133,理论上是够的。”
“133是达标线,”我赶紧接话,这点我记得清楚。
“可他们实际参数这么贴下限,cpk值算出来真能有133?”
“还是说……他们只挑合格品送检?或者检测的时候做了手脚?”我把心里那点疑虑说了出来。
赵姐没立刻反驳我,沉默了几秒。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赵姐语气认真了些。
“理论上cpk值133是门槛,但实际生产如果总在边缘,风险肯定比稳稳当当在公差带中间的要大。”
“特别是对咱们这儿的东西来说,可靠性是第一位的。”她指指厂区深处那些我们接触不到核心。
“那……”我心里那点不踏实的感觉更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