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保证自己飞跃城池,有效杀伤敌人,同时又能保证自己不会被敌人所杀伤。
当然唯一的风险,就是飘飞的方向和距离。
一旦飘飞途中熄火落入敌人的城池,那就彻底完犊子了。
不过,在与专门负责此事的匠人蔡永芳谈过之后,杨振打消了最后一点疑虑。
没错,这次被金海伯夫人挑选出来作为领队负责热气球相关事宜的匠人头子,正是这个个头不高,而且又黑又瘦的蔡永芳。
此人出身北直隶河间府肃宁县,十几岁时就老家当学徒做织工,后来清虏屡次入侵,河间府兵荒马乱,百业残破,民不聊生。
再后来,杨振派人到登莱、北直、山东等地招垦,在故乡无以为生的蔡永芳,便带着一家老小应募而来。
在旅顺口附近分了地后,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生活依旧不易,他本想应征入伍,以便改善家境,可惜身材瘦小羸弱,连个军中备兵都没被选上。
后来听说金海伯夫人开办被装厂,大量招收精通女红的女工和其他缝缝补补的杂工,他忙去应聘。
因为确实有手艺在身,他不仅轻轻松松应聘成功,而且很快就从一堆杂工之中脱颖而出。
如今三十出头的蔡永芳,早已经是旅顺口被装厂缝补房的大把头了。
等到缝制“热气球”气囊的任务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后,由他带人负责做出来的样品,一经试验就获得了成功。
于是,金海伯夫人就将整个热气球制作与试验的事务,交给了蔡永芳来具体负责。
这一次,杨振打算在实战中使用热气球,于是金海伯夫人就派了这个蔡永芳,带着挑选出来的几个能工巧匠随船北上,来了盖州。
西海大营的飘飞演示成功后,杨振找他和他带的匠人们谈了谈,见其恭谨有礼,思路清晰,在几个匠人之中也能服众,当场授予了一个把总的官衔。
并将他和同他一起前来的其他五名工匠,以及他们打包携带来的两架热气球,编为直属征东将军行营的飞行队。
因为,包括蔡永芳在内的这六个人,都上去过,是金海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