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天津开海期是几月到几月 > 第24章(第1页)

第24章(第1页)

  已有定型?  陈沐好奇极了,把短铳提在手里,让付元等着留在外面,跟关元固走向铁坊。  现在的铁坊可比过去清城总旗衙门那个像样多了,库房外院角堆着铁炉铁砧等器具,墙上挂着打制好的铳管,烟囱还没烧好,透出泥色;铁铺对面就是木匠房,零散器具摆了一地,匠人家眷里年轻后生正向院子里搬运木料,见到陈沐连连行礼。  关元固显然把陈沐要求的燧发打火当作最严密的宝物,把铁坊的一间厢房锁打开,还让关尊耳守在外面,这才领陈沐进屋,取下藏在床下的大木盒,取出几块精巧的木头。  木块摆在桌上,点起几支蜡烛,陈沐这才看清,这些木块其实是一个个铳机,如捧着至宝般对陈沐介绍道:“千户所说‘燧发’,老儿一直放在心上,以鸟铳内铁簧制成,但簧弱力便小,打不出火,簧强力虽大,又按不动扳机。”  “后来老儿听说古代有匠人以缅铁制成更好的簧,便私购些许,击力且足,但同样扳机力大,虽能发火,力大铳不稳,深受其扰。”  关元固取出几块铳机让陈沐一一观看,有的与他想象中燧发枪的枪机已极为相似,所差仅仅是一块经久耐用的铁簧而已,但有时差一步,便差万步。  这临门一脚,恐怕还是需要濠镜的外国人来补全,陈沐想上岛看看,看看濠镜澳的番夷有没有钟表店,那些表匠一定有制作铁簧的方法。  刚准备安慰关元固几句,却见这老头又俯身趴在床边向内摸索着,接着竟提出一杆与外面那近二十杆鸟铳形制相仿的短铳出来,满面责任重大之状对陈沐道:“千户救下小儿的命,老儿不敢不竭心尽力,做出千户说的燧发铳!”  做,做出?  “快取来我看!”  短铳入手与外面那些铳在重量上并无区别,但借着烛光看向铳机原先塞火绳的位置,却有很大不同。  药池上让燧石撞击的铁片和陈沐印象里燧发枪九成相似,但燧石就,就非常异端了。  弯曲的燧石杆上面简略雕出蛇形,看模样关元固在意识里是想把成型的燧石杆这个小东西用铸造模具做成龙形,龙形杆末端夹着一块燧石,这还没脱离他印象里燧发枪的模样,但在药池前面却有一个小弩结构,上面有弦,燧石杆后也有弩机咬齿。  “这是兽筋鱼鳔熬成的弦,过去用在弩上,造价便宜,一两银子能有几丈长,一杆铳用不到三寸。”关元固在旁介绍,从陈沐手中接过短铳示范着拉弦,“龙头在里面被铁齿卡住和扳机相连,走到一半就不能再往后板,但铳弦拽着还能向后,在这老儿用的是弩机的构造,卡住。”  咔哒。  随着关元固说‘卡住’,铳机内一声轻响,拉长后叠起来也就不到两寸的铳弦在望山侧下方突出的小圆盘上圆形豁口向后卡住,带着铳弦与外部闭合,稳稳地卡在里面。  接着关老匠人脸上带着满足的喜悦,又将短铳递回来,道:“千户真是天纵之人,这样一来铳手不需火绳就能发铳。”  陈沐举着铳没有说话,面容分外严肃,轻扣扳机。  嘣。  咔!  轻微崩弦之音,蓄能已久的铳弦弹力释放,撞击龙头带着燧石打在药池铁片,巨大力量使燧石迸发闪亮光芒。  火花,在药池四射!  陈沐严肃的脸让关元固担心自己做出的精巧不合心意,睁圆了眼睛盯着药池,松弛干枯带色斑的手小心翼翼指着药池,仿佛担心千户大人看不到一闪而逝的火花,小声而轻快地提醒着。  “千户你看,亮了,它亮了!”  陈沐仍然不说话,连续上弦、击发五次,兽筋的力量不小,次次都打出大量火星。  “亮了。”陈沐心里五味陈杂,看着关元固因军匠身份穷苦而久经风霜带着讨好意味的脸,轻声问道:“铳弦耐用么?再有就是龙头板铜制易变形,这个关匠考虑?”  “考虑过考虑过!千户请看,这有旋锁,拧掉龙头就能换。铳弦和弓弦一样的物件,一样耐用,百十次都不会坏。”  关元固说着从木盒里取出几块龙头板与几根铳弦,捧着道:“铳手随身带着,驻营换,来得及!”  “好!”  陈沐终于开口说好,关元固大喜过望,老头抿着嘴笑得像个孩子,“老儿生怕铳不得千户欢心!”  “好的很!关匠,这铳对陈某的意义,远非你所想,对大明的意义,亦远非你所想!”陈沐笑着问道:“这杆铳,你若拿它献给朝廷,能换来什么官职?”  明朝匠人上升渠道并不广,要么科举入仕、要么技术入仕,去年因督修卢沟桥贪污下狱今年死掉的工部尚书徐杲就是因技术得到赏识的木匠。  陈沐想让关元固凭这杆燧发铳入仕,不指望工部尚书那样的官职,七八品的小官总是可期吧?  哪知关元固面容灰暗,摇头道:“老儿不想入仕,蝇营狗苟造杆铳二两不到的工料到了工部就要四两半。半截身子都入土了,不如在卫所给千户做铳,有片瓦能遮身,有米粮可入腹,够了。”  “这铳,叫关氏铳,回头陈某让人拿着献给兵部老总督,以大郎的名字。”  陈沐说完,对关元固问道:“关匠,你想要什么,只要陈某有,你提。”  “工匠,才是天纵之人!”  ……  鸟铳也是靠铁簧把蛇杆复位的。第五章番夷  陈沐没忘记用关氏铳在外面找没人的地方打出几铳,铳弦燧石发火的效果不错,直到他打出第十二铳时才有过一次没有发火。  而且装药的效率又快了一点,毕竟少了装火绳的动作。  新铳造价比旧铳贵二钱七分银子,实际上自己的匠人,用料选材自己来,一杆铳的造价连二两银子都不到。  不实际了解造铳的过程,寻常人根本无法识破匠人的谎言,反而让四十斤铁打成八斤的谬论流传甚广。  铁矿石炼成铁还能都比这个多,四十斤铁打成八斤,还是较好的福建毛铁,算毛铁里还有一成杂质,剩下三十斤铁去哪儿了呢?  被蛀虫吃了。  除去减少到忽略不计的射程与威力,作为步铳,这是一种不错的新铳形制。  如果作为骑铳,那就是完美。  更短的铳管能保证方便骑手在马背上使用,只需要用稍小一圈的铅丸粘上薄薄一层带短绒毛的皮料就能保证铅丸塞进铳管颠簸也不会漏出。  不过这个趋势现在想还是为时过早。  陈军爷麾下连二十匹战马都凑不齐,更别说会骑马而且骑术高超能够装药的精湛骑手了。  不存在的。  这杆铳对现在的陈沐来说,只是一杆便携、安全的短铳罢了。  如果后续技艺不更改进,也许最终还是要使用更为成熟的弹簧燧发枪,但至少在这几十上百年里,这套铳机的发火率和扳机要优于尚未成熟的燧发枪。  关元固真是有才,居然把弩机结构加在鸟铳上,这东西让陈沐自己去想,一百年都不会琢磨出来。  “再造二十杆,多做些小旗箭,过些日子可能会用到。”  小旗箭这种令邓子龙惊艳的火器还尚未在战场上得到真正应用,不过陈沐估计离它应用于战场的时间不远了。  陈沐有些跃跃欲试,镇压叛军、弹压矿工、欺负那些活不下去的流民百姓,这些明朝军队习以为常的使命令他打心眼里感到厌恶。  “付元,让那俩翻译进来见我。”  见到燧发铳,让陈沐了却心头一桩大事,他的家兵将得到更好的火器武装,这算是他在百废待兴的香山千户所见到唯一一个好消息。  安排邵廷达带着卫所一百多旗军操练、娄奇迈指挥余丁准备插秧后,陈沐这才闲下来有时间见见那两个翻译。  付元应下,没过多久就带着一男一女两个人走进前厅。  女的自然就是付元从濠镜澳找来的娼妓,头戴绿巾插银钗,身披皂色半衫,内里穿着绣出舞蝶的绸衣。年过三旬面容普通,画着淡妆,眼角媚意流转,樱桃小口腰肢纤细,能看出年轻时有一番姿色。  既不像陈沐过去在清远卫见到那些小媳妇大姑娘,也不像颜清遥那样打扮清新,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并非良家妇女。  男人更出乎陈沐预料,是个年过五旬的老头,肤色偏黑,手指关节粗大,受足了风吹日晒,是海面上讨生活的人物。身上穿着磨损的修士黑袍,胸前带着十字架,手上还捧着一本厚书,立在厅中不卑不亢。  但他的手在抖。  “奴家拜见千户大人,唤民女来有什么事呀!”  娼妇言语里有调笑的意味,或许是久居澳门早已忘了王化,也可能是职业使然,还不忘对陈沐抛个老媚眼。  明人修士的言语就有些僵硬了,仿佛很久没有说过汉话一样,开口惜字如金,“小民拜见,千户。”  陈沐坐在椅上,身体向后微微靠着,他的目光专注于修士的手和腰,他的手上有久握刀剑形成的老茧,他的腰间皮带有佩刀佩剑的卡扣。  这不但是个明人修士,还是个老迈的武士。  “我是陈沐,香山千户。”陈沐坐正身子,一手扶膝一手搭在茶案上,对二人问道:“你们叫什么,哪里人,什么身份?”  见陈沐不吃这套,娼妇这才躬身行礼,娇声道:“奴家叫蝶娘,福建泉州人氏,在濠镜生计,当然是良家妇女。”  你看我多信你!  陈沐不想理她,抬手让她坐一边,转目向明人修士,示意让他说话。  “老夫耶稣会修士安东尼,曾侍奉沙勿略神父,居濠镜澳二十余年,去过很多地方。”明人修士安东尼拱起手来不伦不类,道:“千户阁下,听说您要治理濠镜,培莱思神父可以为你提供帮助,他在濠镜澳等你。”  说完老头还有模有样地拿胸前十字架在左右摆动记下,看上去比让他行拱手礼像样多了。  陈沐很想问问,这个连明人名字都没有的修士老头是否还把自己当作明朝百姓,不过问也白问。  安东尼让他有种奇怪的感觉,仿佛他们之间身份地位是平等的一般,事实上他们之间的地位绝不平等。  这个时代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不论佛教还是天主教,没有平等。  所以陈沐更容易把这种神态当作优越感,而他很不喜欢这种露出优越感。  像殖民者面对被殖民者。  “我知道了,过些时候我会让他来,这段日子就请你先在这住下,下去吧。”  陈沐对濠镜澳有很多疑问,耶稣会的修士无疑是在澳上生活最长时间的,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他同样认为,现在接触传教士并不是个好时机。  在他对濠镜了解仿佛白纸时,先听谁的,都会造成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如果一定要先入为主,他宁可听明朝娼妇的话,也不愿去接受宗教填满头脑的狂信徒。  能执着漂洋过海来东方传教的修士,自然都是狂信徒,而狂信徒教导出的仆人,当然也是狂信徒。  但信仰加持的修士对境遇处变不惊的模样让陈沐钦佩。  安东尼仿佛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即使被召之即来挥之则去,也没有丝毫意外,点头之后跟着旗军亦步亦趋地走出去,依然昂首阔步。  “哼,假番夷!”  安东尼刚走,蝶娘就满是嫌弃地朝安东尼的背影奚落出声,回过头又是满脸笑容地看向陈沐,道:“哎哟千户大人呐,要找会说番语的人,找他干嘛啊,他跟朝廷能是一条心?番语奴家也会,濠镜澳上的事儿什么都知道,这不等着您问呢。”  陈沐吐出一口浊气,靠在椅背上,眼睛定定地看了片刻雕画的房梁。  “你说他是假番夷不能信,那你这倭寇的婆娘,陈某就能信了?”  寻常百姓不能离籍很久,这个福建女人是怎么跑到濠镜澳来的,不难想象。第六章倭婆  “可信呀!比番夷可信多了!”  承,承认了?  陈沐皱起眉头,他只是随口一说,真没想到蝶娘居然大大方方地在千户衙门里承认自己是倭寇。  看到陈沐皱眉,蝶娘登时瞪大眼睛,随后帕巾捂上樱口,轻笑道:“千户坏极,诈奴家。”  陈沐眼神定定地看着蝶娘,并不作声,堵在口中的话太多,反倒提不起什么开口的兴致,索性沉默应对,等着女娼妓自己把话说出来。  他能憋住,付元却憋不住,手按刀柄瞪圆一双铜铃眼指着蝶娘骂道:“你妈的臭屁,你是个倭婆子?老子杀了你!”  “奴家已在衙门里坐着,是生是死全凭千户大人发落。”  蝶娘说完这话还不忘笑着朝陈沐抛个媚眼儿,等再转向付元时又是冷若冰霜杏眼圆睁骂道:“昧良心的死鬼,奴家多少年没人碰的身子让你睡了也不给钱,现在还想杀人了,你倒是拔刀啊!你杀啊你!”  信息量有点大。  话在陈沐脑袋里转了一圈才转明白,这蝶娘不是娼妓,或者至少这几年不是娼妓,不然哪儿有几年不做生意的呢?  “付百户坐着吧,出门在外不知来路与人睡觉,你有几颗脑袋够人砍?”  陈沐摆手让付元坐回去,对蝶娘问道:“你是想见我?”  看模样这年头既会番语也会明语的翻译是珍稀物种,付元找来这俩人都什么成色!一个冒充娼妓的倭婆子,他还把人家睡了;一个满脑子狂热宗教的耶稣会修士,濠镜澳还有个番夷神父等着。  “奴家只是听说千户战功彪炳入仕香山,要找会说番语的帮手,民女能帮千户。”说到正事,蝶娘眼神也正经几分,道:“一年半载跟随千户左右、或千户登濠镜召之即来,都行。”  说的倒是挺好听,陈沐觉得蝶娘是个聪明人,知道这会再显露媚态引他厌烦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你来千户衙门担着杀头掉脑袋的风险,一定是有所求。”陈沐手臂撑着下巴道:“你求什么,一并说出来,陈某能做到,你就留在衙门当翻译,一月三两银;要是我做不到,也自会放你离去,决不食言。”  “嘻嘻!千户开门见山,那奴家可就说了。”  蝶娘笑出声来,道:“奴家想请千户认个逃犯做义子,让他住进千户衙门。”  话音一落,不论身侧隆俊雄还是堂中付元,手都摸到腰侧刀柄上,在他们看来这倭婆子分明是在侮辱陈沐。  偏偏陈沐没有这种觉悟,无所谓地问道:“这人是谁,多大岁数认我做义父,他怎么做的逃犯?”  “他今年十九,在濠镜有倭明五十多人景从,手下八条快船,一出生就是逃犯。”蝶娘笑着顿了顿,道:“他爹是李光头,死在自己建的双屿港,那时奴家还年轻,刚怀上他,逃到濠镜澳,从官军手里捡了条命。”  听蝶娘这么一一道来,陈沐才明白她说的是她儿子,十九岁的人,认自己这二十出头的人为义父,“这事你跟你儿子商量过么?”  陈沐和蝶娘显然是想到一块了,听到陈沐这么问,蝶娘也难免脸上讪讪,道:“商量是商量过,只是奴家没想到千户这么年轻。”  “为什么想招安,又为什么找上陈某?”  “过去虽然朝廷叫我们倭寇,但在岛上还能活下去,如今番夷抗税,曾一本又烧了澄海县城杀死许多百姓,朝廷早晚要发大兵剿寇。”  蝶娘严肃起来有些女中豪杰的做派,单看她说话的派头陈沐就能想到她在倭寇中的地位,“过去奴家看着夫家被朝廷擒杀,不能再看儿子也死于非命了,县令知府那些大老爷看不上我们,千户正是用人之际,能让旦儿到身边做个亲随也行。”  陈沐一直盯着蝶娘说话时的表情,以此来判断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在蝶娘提到‘亲随’时,余光不自觉地瞟向付元,让陈军爷又在心里骂了付元一顿。  这傻屌八成把他跟着陈沐从旗军到百户的经历当作谈资行床笫之事时都泄了出去。  “我们也没银子去孝敬那些大老爷,只要千户让旦儿靠上军籍跟随左右,将来能有一官半职,奴家这当娘的愿意给您在濠镜修生祠!要船要人,您一句话。”  八条快船,五十多个刀口舔血的倭寇。  说实话,这对陈沐诱惑很大。  但他不能答应。  “你走吧,陈某斟酌一二,若事可行,过些日子让付百户再去濠镜寻你。”  陈沐挥手让蝶娘离去,等她走到门槛时才说到:“回去看紧嘴巴,香山所的事,不要漏给夷人。”  “奴家晓得,千户放心。”  蝶娘刚走出去,付元耷拉着脑袋看向陈沐,“千户,卑职……”  “怎么,还想去送送呢?”陈沐看着付元就气不打一处来,自己都被气笑了,“让你给我找俩翻译,你找来个信天主教的修士也就算了,还给老子弄回来个倭婆子。”  “头一次,你没经验,陈某不怪你,以后谋事周密些,管住自己的嘴,别跟白纸似得什么都给别人说。”陈沐说完朝亚门外看一眼,对付元挥手道:“想去送就去,去濠镜好好看看他们是什么情况,船是什么船,人是什么人。”  付元愣在原地不敢动弹,被陈沐又驱了两遍才拔腿儿往外跑。  等人都走了,陈沐靠在椅背上狠狠出了口浊气。  不答应蝶娘,不是因为陈沐怕什么朝廷不准官民通夷的法令,这条法令很凶,但在整个东南沿海没人把它当回事。陈沐的顾虑是他不知道这些人的情况,也不知道濠镜番夷的大致情况。  何况,他还不太能习惯明朝这种认义父、契子的风气,二十出头连老婆都没有,冒出来个十九岁的义子。  这合适吗?  “这一桩桩一件件,黄粱都造反抢掠的土贼、诱骗民女的佛朗机、占了军田的大和尚——这么多要打的人,咱这有山有水,可不能因为风景松懈了!”  陈沐拍打两下脸面,稍稍振作精神,转头对隆俊雄问道:“李光头,你们知道他么?”  “千户是想收拢这支倭寇?我们出海的时候李光头已经死十来年了,但海上还有人提起他和邓獠、姚大的事,小的知道一点,这就说给千户听……”第七章战船  李光头和汪直一样,说起来算是最早入海的倭寇,他和邓獠、姚大一同占据海岛,起初借了佛朗机人的势,在双屿建港、设立市集,后来干脆把双屿做成东亚最大的海盗港。  浙江福建出产的丝绸、瓷器,十分有八分都流入双屿,形成以日本、双屿、马六甲的商业航路,各国海商海盗单日在双屿港成交金额就达十万两白银。  这都是隆俊雄从倭寇的传闻里听到的,其中是否所有夸张,谁也不知道。  但能确定的是李光头在双屿坐地收租,把双屿港交给番夷,由他们在岛上建立学校、教会和医院,他们则向其他所有人收税抽成,短时间里使双屿港无比繁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