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沐说着指指桌上放着的战利表对李旦道:“黑番不卖,其他的你看他想要什么,让他自己出价,晚上出去找人问价,然后告诉他,可以以物易物也可以白银黄金,合适就卖。” 说罢这才转头看着林凤,看他如何回答。 陈沐对这个时代的中国海盗有复杂感觉,贪婪的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的征服计划就出现在他所处的这个时代,而真正的短兵相接却要等到三百年后,那么是什么挡住了他们的脚步? 有一半的功劳是纵横南海的中国海盗。 林凤笑笑,并不怕陈沐的威胁,但他的动作表露出相当的防备心态,抱臂有些自嘲意味地说道:“出海都是变民,没些刀铳傍身不行。千户身边跟着李旦,应该不屑抓我。” 陈沐仰头笑起来,抬手指指放在一边的椅子,“你只要不攻掠同胞兄弟,陈某不会抓你。恰恰相反,你在海上需要的粮食、水、兵器,陈某都能给你。” 陈沐对这个时代的海盗了解不多,但对面前这个留着山羊胡子的泉州人有所了解。 他在福建沿海做过不少坏事也杀过贪官污吏,船队占了澎湖,是福建通缉的大倭寇。 另一个时空的几年之后,这个人带着他包括明人、琉球人、日本人、马来人的复杂船队被明军击败后败逃到西班牙人殖民的马尼拉,杀死指挥官,攻打总督府,短暂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西方世界的海盗被视为反叛英雄,因为这个时代他们的帝国就在那些海盗抢掠贩卖来的给养中强盛。 东方世界的海盗,则仅仅是一些底层残渣,是不论肉体还是灵魂都应当彻底毁灭掉的垃圾。 陈沐并不这样想,他向林凤摊开两手,“如果有朝一日你想隐姓埋名,陈某所在之地也许对你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林凤并不知道陈沐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但还是抱拳拱手道:“多谢千户抬举,草民祖上三代都在海上漂泊,走到哪算哪,死在哪算哪。” 顿了顿,林凤接着说道:“近来海面要乱,我不会把濠镜的事透信儿给曾三老,想购些矛铳,不过是趁此机会与另一伙海寇争斗罢了,千户若是不卖就算了,我承你的情!” “刀铳不能卖你,粮食和水,你可以找李旦买。”陈沐抬起一根手指,“以后如果你在海上有什么收获,也可以找李旦,兵器、火药、货物、船,他都要。” 林凤告辞没多久,西班牙人法里卡特也留下各式货物定价后离开。 李旦探头看看外面过道,确认没人后才攥着拳头止住不心头喜意,对陈沐压着声音道:“义父,如果这纸上写的没错,这批货能换至少八百个那样的金通宝!” 李旦说的金通宝就是克鲁扎多金币。 价格把陈沐吓了一跳,皱眉脱口而出道:“这么多?” “这还不算麦亚图家里那些家具和那处宅子,单是零零碎碎的货,生丝、绸缎还有几根象牙。”李旦摇头道:“对了,为何不连那些黑番一道卖了?佛朗机人愿意出一百五十个金通宝买走咱一百三十个俘虏让他们去当水手。” “卖人这事脏,这些东西是怎么到我手里的你忘了?” 陈沐没好气地说出一句,取来李旦拿着的书册边看边道:“往后身边弄几个懂行的买卖人帮衬,那些俘虏给你了,你和华宇分分,愿意当水手的,让他们跟着你,不愿意当水手的就让华宇安排,港口要有人搬货,让他们去。” “还有这次你夺来的四条单桅快船,留一条,剩下三条归你了。”陈沐低头看着,皱眉道:“差这么多?” 百斤生丝三十个克鲁扎多,一匹染过的红绸二十五个克鲁扎多,实际上生丝做成一匹绸缎只需要十斤二十斤就足够了,有五至十倍的利润。 “去问,广城一百斤生丝是多少钱,一匹红绸又是多少钱。” 陈沐抬手头也不抬地对李旦说着,虽然他手上有不少克鲁扎多,但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佛朗机人的金币和明朝银子是怎么个兑换价,只知道一枚克鲁扎多比一两银子值钱。 “义父真将那些船给我?” 李旦脸上的笑来得急切而僵硬,他们并不是没船,只不过那些船都是很小的渔船,缴获的单桅船就算最小的一艘都比他的船大。 更重要的,那些都是海船。 “别忘了问,铜和铁,那些外夷商贾把缅铁卖到这儿的价钱是多少,广城铜铁的价格又是多少。” 从国家的层面上讲,把生产品卖出去换来没用的贵金属,这是非常幼稚的,哪怕大明得到全世界百分之三十的白银又能如何?自己国家的资源变少,银钱增多但并未增加生产出有用的东西,无非是从羊变成猪罢了。 陈沐可没心劲儿去想李旦现在心里究竟有多高兴,他关注的那几艘炮舰,至于小的单桅帆船留着也没用,短时间里他没机会出海远航到其他国家,李旦也需要几条船来撑门面,小船给他正好。 他更关心克鲁扎多与银两在购买力上的差别、生丝织成绸缎的人力物力消耗,如果这些东西没有问题,他就知道千户所成百上千的妇女闲着没事的时候该做点什么了。 从广城购入生丝,由千户所的妇女把生丝织成绸缎,卖给夷商,再从夷商手里购入缅铁或更好的铁,在香山所永不停止的水力锻锤之下变成经久耐用并更加先进的关铳。 很快他就能有一支火器装备率相当之高的部队。 颜清遥那小妮子说的是什么屁话,什么叫莺莺燕燕成百上千没一个陈爷的? 她们都是陈爷的! 睡觉? 呵! 只有懦夫才喜欢跟娘们儿睡觉,陈爷喜欢黑又硬的铳和炮! “记得在香山喝酒时候我给你说过什么?也许现在你并不知道我们做这些事对今后意味着什么,总有一天,海平面上会缓缓升起镶龙红日旗,这是个开始。”第五十三章操炮 香山收了头季粮,下过几场雨没过多久就感觉快入秋了,还尚未入秋,感觉却像去年冬季一般,恐怕今年从清远送来的熬硝废水肥都拯救不了二季稻的产量。 濠镜的事告一段落,强行禁海数月,海商的交易早已完成,一待商引等事宜完成便火急火燎地载着自己的货物驶离濠镜,岛上人烟转眼少了多半。 三十个克鲁扎多的购买力大约能顶五十两银子,由广城采买生丝的价格比从福建要高上两成,不过就算是在广城买丝,等明年卖到濠镜照样能赚数倍利润。 如果是自己的船卖到马六甲,利润更为惊人,不过对明国海商来说,想在葡萄牙控制下的马六甲做买卖可不容易。 濠镜的章程定下,岛上番夷少了许多,陈沐的压力也少了许多。 他与周行一道召集引商议定岛上事宜后就一道回了香山,当然,驻军是不会撤回来的,留下石岐在内的三个百户所轮防并加紧操练,陈沐则把孙敖又派出去募兵了。 从总督府衙门请下超编三百的额定兵员可是不用白不用,他要再招募三个百户所的疍民。陈沐已经不敢想将来如果他能因缘际会升任指挥使的话会是怎样情景了。 恐怕到时候整个疍江上的疍民都会被他招募一空。 招募一空怕是还不够填补旗军缺额呢。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这个时候他将会完全养得起一个满编卫所五千六百名旗军,因为他拿到了三分海关税。 张翰派到濠镜的税官不是别人,是过去在清远弹压矿工时有过一面之缘的库大使朱襄,既然认识还有点交情,后面的事情就按章程走就行,走不通再说,反正一成税交给朝廷剩下的油关防截留也已经拿到总督府的手令,只等着明年海上再来就是大批进项。 七月,陈沐刚派人购入织机让卫所匠人仿制,白元洁率八百旗军乘船而下,移防香山所,同来的还有张永寿以及他家矿山捣鼓出来的铜铁锭。 三人再聚首,自是饮得酩酊大醉,接着事务就分担个干净。 白元洁在水上操练旗军,邓子龙在陆上操练,张永寿管着陆上香山所沿岸巡防,兵马轮换操练少数军丁担任巡防,十日七练,相对整个时代所有军队而言都是极其繁重的训练了。 陈沐是哪个都管,水上操练旗军他要练、路上操练旗军也有他的份儿,唯独沿岸巡防全交给张永寿,这事他不管。 除此之外,他还时常去岸边新建的铁坊探查修造进度,偶尔上山去看余丁采木道途,同时尽心习练弓马学习策论——去年的武举他没赶上,下次武举是后年,也就是隆庆四年。 李焘考上了进士,来信说被派到福建泉州府担任推官,信上讲了自己初初到任办了件大案,陈沐没别的能帮他的,回信写了点过去看大宋提刑官时印象深刻的办案手法,希望能对他的仕途生涯有些帮助,又挑了个来自西洋的小礼物给他送去。 虽然新的铁坊还在建造,水力锻锤与锯木机也还未做好,要等这些齐上阵怎么着也要临近冬月,但香山所制造鸟铳的事并未停止。 产量还更多了,十几个匠人在千户衙门造铳钻膛,一个月能钻杆能磨坏十几根,要造出禁得住超量装药的铳管,合格率大约九成,三月过去库里又屯了近百根合格铳管,只等着刷油后的铳床上漆就能投入使用了。 香山千户所的旗军经历议事广场之战后有了老卒的样子,兵甲齐备火力也足。 白元洁的兵更不必说,有近半都是参与过平定李亚元好几个月战事的老卒,虽然看上去窝窝囊囊,临敌上阵蛮獠军可是谁都不怕,唯独火力上稍差了点。 他也受了陈沐的影响,觉得买来的铳没有自己打的用起来放心,可清城又没有广州府调拨过去的军匠也没有关元固的钻床,即使到如今也不过维持百杆鸟铳的程度。 随陈沐军火器消耗量的大增,火药匠谢鸣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如今他在靠近铁坊的位置管理着一座火药房,手下七个火药匠与二十多名军余学徒,每隔十日就从香山所调去一批硝黄柳木炭与颗粒化需要的烧酒,让香山所的硝黄存量快速下降。 火炮就是个吞药怪兽。 陈沐刚觉得自己有点儿家底,山上规划的军学书院还没开工,火炮操练起来转眼家底就又显得紧紧张张不够花了。 “不行,让大多数旗军会操炮的事不能干,一人点一次上千斤火药就出去了,再把炮打坏了,老子可买不起。” 陈沐这么说着,在探查岸边操炮的旗军后对魏八郎道:“每个百户所挑两个小旗,一次两门炮,一个小旗用九个小旗看,轮换着学,多看几遍。” 预想中的炮兵操典还没半点章程,陈沐倒是把三点测距的要领教给八爷,但大多数旗军都不识字,画出各种参照物写着大小长度的小册子他们都记不住,单单这一点就太难学了。 陈沐只能另想其他法子,用佛朗机依此试了以五十步距离为标准直至六百步十二个发射角度,让关匠在炮架上做了在炮尾调角度的木角器,这样一来至少在平地上,陈沐部的炮兵对瞄准的难度能大大降低。 也只是降低,这种方法对距离的估算要求太过精准,还要求必须完全是平地上才有效,海上要是风平浪静还好,一旦起风船身摇晃,打准的几率微乎其微。 但并非全是让人糟心的事,八月初的一天,陈沐接到来自北方的礼物,兵部的快马传送来一只木匣,里面装着两只做工精美的望远镜,透明琉璃做成的镜片他最早磨出的不知道要好多少。 来自兵部尚书谭纶的礼物,回赠他与白元洁。 时隔一年有余,明朝工部造出比他制作好得多的望远镜——谭纶还没忘记他们。 在他收到望远镜的第三日,肇庆府地震。 九月初,广东急报频传,海贼许瑞、李茂趁守备皆在广州的机会寇犯琼州,广州分兵至雷州。 十一月,曾一本兵袭潮州,为俞大猷所阻,率船入海。第五十四章船厂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对东亚庞大的农业国家而言,漫长的海岸线就是一道死节,没有敌人从海上过来是没有敌人的事,一旦有了,一打一个准。 就象现在,从广东都司上层传至香山所的琼州府战报表明整个都司上层对分别发生在广东都司西边琼州府与东边潮州府的战事相互联系,是曾一本为攻打广州府的声东击西之策。 说这是阴谋,它像是,可实际上这是阳谋。 广东都司的高官大将明明知道曾一本要打广州,可其他诸多府城能不防备吗?不防曾一本一打就是一个准,防备了总共兵力就这么点,分开了谁来保护广州府? 五岭以南第一大都会,倘若被海寇攻破,是什么后果? 可还是要分兵,广州府好歹还有大城护着,其他地方的百姓大多没有大城,一旦被倭寇所祸就是祸害千家万众的大事,张翰面对这种棘手情况,特意传信询问对策。 肯定不是单单询问陈沐,陈沐不知道别人,只知道书信送到他这儿,他写了个甲里联防的对策出去,最后也没能良好施行。 自倭乱开始,明朝沿海百姓是野惯了,单单今年总督府上报朝廷的贼情里,叫得上名号的有山匪七十二、海寇八名,沿海各地百姓谁是兵谁是谁都分不出来,而陈沐提出甲里联防的要点就在于要开武库分给各地百姓兵器——这种情况谁敢分? 所幸自俞大猷于潮州沿海逼退曾一本后,这海上巨寇并未再出现在广东沿海,不过人们知道,他就在不远处瞧瞧注视着广东,像一条毒蛇吐着信子,准备随时张开毒牙咬上一口。 隆庆三年,在整个广州府大警的情况下悄然而至。 警不警的,不管陈军爷的事儿,他和白元洁邓子龙就在香山练兵备寇,而且曾一本其实还帮了陈沐的忙。 操练旗军从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敌在后,人人心里都知道临近战前,恨不得每日多操练些,叫苦叫累都少了许多,就是太费火药。 尤其张永寿,整天提心吊胆绷着脸带兵巡逻,他是再不敢有丝毫松懈了。 说起来老张也是倒霉,仨哥们儿一个起点,第一次见仗白元洁和陈沐都有所斩获,他居中协调旗军放铳把自己人打死了;弹压矿工,被矿工堵在山上不敢下来;守备清远峡,清远峡被一群倭子冲破;唯独室山硬了一次,被陈沐激得带兵扎进敌潮里差点命都没了。 张副千户下定决心这次要一雪前耻——看见敌情就让陈沐顶上去! 当张永寿向陈沐强烈表达这个想法时,陈千户极其缓慢地勾起嘴角,“呵,呵!” 这种人,自带吸引敌军先攻的被动属性而不自知,妄想靠耍嘴皮子改变命运,这可能吗? “月港的船来了,停驻濠镜。” 濠镜在新年迎来一批来自月港的客人,不单单只有他们三人的商队,还有来自别人的。 曾一本倭患影响沿海商路,启程没多久的他们只能折返月港,停泊二月才继续启程,为避免遭受倭患商贾自发组成庞大航队,在新会又停泊了一段,这才跟着千户船队一路行至濠镜——因为他们听说香山驻军击败了濠镜夷商,料想兵力应当更强。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新会仅驻扎一个把总的营兵,南海卫在新会的驻军力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香山显然不同。 接近两个满编的千户所驻扎在此,能让他们得到最好的保护,还有贸易。 在陈千户的授意下,拥有一家破酒馆的‘濠镜豪商’华宇出面用稍低于广州市价的财物购进大量生丝与福建毛铁,输送香山千户所,由农妇织造绸缎。 至于织出成品能有多少,并不在陈沐的考虑之中,发现一条财路总要先试试,今年不行明年,手熟了就行了。 等到手熟,或许能在香山建一座厂房,集中管理、监察。 新年过后,整个广东都很难再绷着弦等曾一本,各地防务稍有放松,香山千户所也是一样,整个正月仅操练十三日。 直至三月,操练才恢复到三日两练,再难升上去。 因为船厂建起来了,香山所的人力实在不够。 香山所最南端的沙滩上,由旗军带队的军余喊着号子,拖拽着一根根巨木在沙地留下深深沟壑,露天船厂边沿垒着木栅,过去的小渡口更为大渡口,疍民船匠听从来自广州府调下的精熟战船匠休整木料,高耸的木杆吊起船木架在火上烘烤。 吃水很浅的船坞正在修建,与之相邻的船架造地也已经过休整,留出将来能造四百料战船的位置。 当然,那只是将来。 现在不论香山所的财力物力还是人力,都不足以修造诸如俞大猷调来福船那样庞大的船形,即使有足够的材料也没有熟练工艺,只能从五六丈长的百料小船造起。 不过陈沐喜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渡口,李旦带人驾着战利中一艘单桅战船缓缓行来,岸边翘首以望的陈沐带人闪开一片,临近岸边李旦与船上几人跃入水中,留无人操控的单桅战船依预定航向直直地冲至岸边,搁浅在沙滩上。 “义父,真要把船拆了?” 李旦脱去湿漉漉的短衫攥在手中踏步而来,远远看着搁浅战船眼中不舍,“这船虽小,但能扛住小炮,船尾太窄,但前头能架四门炮。” 虽说是小船,但其实十几米长个头也不小,只是船身后半部分狭窄,只能装货不能装炮,唯有船首半身能装二到六门火炮,都留有炮眼。 属武装商船。 “拆。” 陈沐指挥船匠与画匠拿着量尺去测绘战船的各个部位形制,对李旦道:“你就不想知道为什么一样大的船,我们的一百料战船连佛朗机都扛不住,打上几炮船就要散了,这种船却没事?” 说着,他挥手向忙碌的船坞,道:“都留着位置,夏天,百料战船船架就能填满整片沙滩,千户所渔船都要换上架着炮的百料战船。学徒已经派进佛朗机人的炮厂,两年三年,他们都是熟练炮工,到时候让我大明的渔民下南洋打个渔都开上炮船!” 阳光洒在沙滩上,忙碌的船坞工匠成为美丽的背影,海潮来了又走。 岸边沉寂的巨石上有隆庆二年香山千户陈沐手书篆刻:香山船厂。第五十五章虎蹲 轰! 隆庆三年春,香山所。 孙敖新募三个百户所旗军刚整训四个月,换上三十杆旧制鸟铳与十五杆新制关铳的旗军还正在例行操练,突然听见新建铁坊的方向传出一声炮响,把习惯在江上讨生活的旗军吓得够呛。 “千户,能用,咱香山所有炮了!” 在陈沐面前,两门形制不一的火炮静静地架在炮车上,其中一门炮口上冒出硝烟。 “没炸。” 站得很远的陈沐微微咬牙,抬手抹了把脸面,脸上并无悲喜,只是微微张口深深吸气,这才带着笃定点头后道:“骑马去找落点!清膛,再装平量五斤药试射!” 炮是铁炮,铜炮更贵也更难造,佛朗机人在濠镜造的就是铜炮,香山要想自造要等那批炮匠学到些东西才行。 以大发熕的制式,墨线测定准星,同样以新关铳的形制前薄后厚更加科学,也令炮身更加美观重量更加轻便。 在这个设计改进的过程中陈千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他一开始就瞎掺和,应该能少炸两门炮——这已经是炸坏之后制作出的第五门炮了。 新炮长四尺二寸,重三百七十斤,打五斤弹,射程极远,威力很大。 是陈沐打算安置在香山新造百料战船上的小炮,当然也能作为陆战炮,不过要靠马车拉才行,对路况要求很高,在北方比较方便,南方行军就要受限些。 南方陆战要防备的就是倭寇,而对付倭寇,戚大帅的虎蹲炮是不二之选,虽然这玩意儿在陈沐看来要么射程不远要么杀伤太低,但大面积覆盖普遍无甲的倭寇却能收全功。 所以为迎接曾一本,他也仿制了虎蹲炮。 戚继光造的虎蹲炮因为一部分以浙江旧炮改造一部分以熟铁新制,因而形制不一。而其用法不过两种,要么追求射程,以大角度抛射打二三百步坠落杀伤,打无甲敌军;要么追求杀伤近百步以接近直射的小角度直接杀伤大批轻甲敌军。 陈沐只在广州府军器局选了一种虎蹲制式来仿造,重七十七斤,炮口深而宽,发五十颗一两铅丸,重杀伤而轻震慑。 “千户!发三四百步,嵌在树上卑职取不下来!” 陈沐拍着脑门,他就不该让人骑着马去找,喊道:“你再过去,再去俩人跟着他,拿两把步尺好好量出来到底多远,再去个回数术的,慢慢量!” “关匠啊。”陈沐摇着头疲惫道:“赶紧把皮尺做出来,做个圆木壳,中间有个转杆收放卷尺,至少要有十步长,不然成天这么量炮距得累死。” 关元固深以为然,陈沐跟他说过做这个叫卷尺的东西,只是近来最好的匠人都忙着做炮,其他东西就都耽搁了。 没过多久,新炮试射的距离测算出来,是二百九十七步,深深砌进一颗腰粗的树里。 试射还在继续,接连调整炮位角度,最终测算出最高角度能打一千二百八十步,不过那种角度与距离下瞄准全无作用,真正能瞄准方圆一丈圆布去打的距离是一百步,能有至少九成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