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茜儿支着脖子哼了一声道:“怎么没有!就是年头太久,忘了!就是那东西,经络铜人,给不给?一顿不成,我包你们十天饭食!如何?” 不熟悉的人,绝对不能让她们看出自己的根底。 并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这小师姑眼睛一亮,就立刻拉拉师侄的裙摆道:“把我的那尊木头的给她!!” 说完肚子又是一阵乱叫。 成师娘闻言心里一叹,就伸手弹了她脑袋道:“您可真是,还觉着咱家是从前的样子呢,您要什么都是一句话的事儿。便是不要,旁人都会眼巴巴捧到您面前讨您欢喜?就是几顿饭!咱家里带出来的~可就这一个了,她事儿不大,就掉几根头发的事儿,还值当您把那个给她?” 小师姑捂着脑袋叹气:“这才几日,你便敢跟我动手,不给人探脉不寻病因,你也敢随意承诺,你这个不肖子孙!” 成师娘忙摆手:“是是是,我错了!她没带副巾那会子我留意过,想是给她机缘那长辈去的利索,未及给她说清楚是怎么回事。她学脉络的时候又年纪小,怕是记不清了。到底也没多大事儿,你,您啊,咱家的木人说给就给……也不怕列祖列宗从地底爬出来打你。” 小师姑听她这样说唠叨自己,倒是很不在意的摇头说:“你们啊!当初先祖建山开宗,身上也无额外的余财,小鱼你从来都被外物所扰,方多年不得精进。你是如此,我哥也是如此,哎!谁能想到呢,几十代的积淀,终被不孝子败落的干干净净,你们被俗物所扰,连累山门,走到今日也是报应……哼!区区木人,舍了又如何……” 小师姑的脑袋忽就被成师娘盖住了。 成师娘温柔的摸了几下,依旧在笑,却笑的分外勉强道:“是,现在都知道了,若早听您的就不会有今天了,我们知错,您别难过,好不好?” 小师姑长长出了一口气,不想跟成师娘说话,却对七茜儿很有长辈样儿抱歉说:“到底是要麻烦小娘子了,我这个师侄,真干啥啥不成的。” 七茜儿忍笑摆手:“无事,无事!几顿饭的事情。” 对!几顿饭,你们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可千万别找我。 她本来想直接去成先生家指点几下,可成师娘却让她等着。 如此,七茜儿便稀里糊涂的回到家里,没多久便听到院里有人招呼她。 待她来到院中,便诧异的看到,那成师娘一手提着一只收拾好的羊,另一只手托着一块菜板,那菜板上放满了各色外面买不到佐料,还有稀罕的姜蒜段儿。 成师娘这个还好说,她身后的那位小师姑就惊悚了些。 十一二岁的小丫头,单手托着一只还在咕嘟嘟冒泡,里面满是热水的大铁锅。 那能烹一只整羊的锅子,里面最少能放三担水…… 这,这是啥手啊?铁手啊!不烫啊? 七茜儿惊的身躯都在摇晃,脑袋里就一直想,咋过来的?如何来的?怎么弄过来的…… 她看看这两人,再看看那院墙,到底,她咽了一口吐沫,强维持住尊严,回身揭开门帘道:“赶紧进来。” 这两人便提羊举锅的进了正房。 松枝旺火,正堂两个小凳上坐着成师娘与小师姑,她俩托着下巴,具是满目崇拜的看着七茜儿。 这是高人啊!! 这小娘子忒厉害,都不用戥子,什么都是伸手一抓,就是恰恰好的合适。 她们的抓药功夫也能这么利落,可那是扎扎实实练过的,是有名师指导的,是家传渊源自有窍门的,这小娘子何等厉害,何等果断,何等的…… 咕噜噜…… 成师娘与小师姑被迫一起捂住了肚皮。 七茜儿无奈的摇头,回身去了里屋,抓了一簸箩老太太藏的芋头干递给这对,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姑侄? 成师娘接过吃的,感恩的不成,她现在也不装了,就跟自己小师姑坐在那,也不知道是饿了几顿,反正,吃的一点都不贵夫人。 三下五除二的下好调味,七茜儿把案板上的咸盐拿捏好剂量,放进一个粗瓷碗后,就抬脸对她们笑着说:“成了!弄回去吧!回去看差不多,就把盐味倒进去,再翻均匀了,小火焖锅一个时辰就妥,那会子成先生回来,正好你们揭锅……” “何为差不多?” “如何翻均匀,是木勺翻,还是铁器?劳烦小娘子说清楚,左边多少下,右边多少下?” 前面那句是小师姑说的,后面罗嗦的是成师娘问的。 这到底都是什么人啊!又是怎么活成人的? 七茜儿真是给逗笑了,她无奈的拍拍案板骂到:“怎么就这么笨呢!这是做饭不是熬药!木勺也使得,铁勺也随你们,找不到东西,不是不怕烫么?下手搅合也没人说你们! 差不多,呃,差不多……就是你捞出一块肉咬咬,若烂了就能加盐味儿了,翻均匀,翻均匀……算了,左边你贴底儿三十下,右边贴底儿三十下,最后你便拿勺正转三十圈,反着再来三十圈,这样可明白了?” 这次便真的懂了。 这对站起,认认真真的给七茜儿福礼道谢。 七茜儿看小师姑可怜,又回屋就给她找了几个粗粮饽饽塞她怀里道:“小师姑先拿着垫垫肚子,明儿,你要是饿了就~尽管来寻我……没事儿呢!” 还是个孩子呢。 小师姑接过东西,仰脑袋看了七茜儿好半天,方认真的说:“你!可要拜我为师?” 她的一句话,好没把端着锅出去的成师娘吓死。 亏七茜儿立刻摇头拒绝到:“不好,不好!好好的我做你晚辈,我是吃饱了撑的?我才不想找个人管着我呢,小师姑还是赶紧把你这两个师侄调理好了吧,也免得你以后饿肚子呢。” 小师姑很认真的跟七茜儿解释:“只有一个师侄,阿柠是在我家外门花钱学艺的,他不好指派……,哎,现在又是女婿了,女婿只能哄着,更不好指派了!” 恩?虽然听不懂,可七茜儿依旧认真点头道:“知道了,那小师姑就好好的调理你这不成器的女弟子吧,真不像话!看把我们长辈儿饿的……” 门口传来大力咳嗽,七茜儿便忍笑送了这两人出去,这回涨了一次眼福。 真,墙头,弱女子飞锅! 彼夜,七茜儿提着饭篮给老太太送饭。 进门的时候,她看了一眼隔壁。乔氏房顶的烟囱寒凉,想来没有开火。 都这个时候了?哼,这是觉着她当家的回来了,自己合该孝顺? 管他的,自己反正就给老太太做了一份儿。 七茜儿推门进院,喊了一声自己来了。 等到进了正堂,老太太依旧不许她进去,这母子俩的账目也好像依旧没算清。 中年男人嘶哑的抽泣声盖不住的传到外屋。 七茜儿不便看长辈挨训,便大声说,她回去了。 老太太里面应了,却说今晚她也不过去了。 七茜儿心疼,却也没有办法。 她一人回转,插了院门回到正堂灶前,一个人生火,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刷锅…… 等到天地白茫茫彻底盖住,她便一个人坐在灶坑前,没有点蜡,就抱着膝盖看着忽明忽暗的柴火燃烧。 隔壁院子里的吵杂声很大,劝酒的声音,说笑的声音,还有……成先生竟当众高歌,仔细听听,一会诗经一会药经,最后竟然还有香谱? 成先生果然学识高深啊! 灶下劈柴噼啪一声大的。 七茜儿收拾心神继续看,她想,有多久没有一个人了?自己竟然害怕一个人了?可真是矫情呢。 她自我奚落的轻笑起来,门口却传来小姑娘的询问道:“你明明不高兴,却为何要笑?” 七茜儿吓了一跳,抬眼看去,却是那小师姑,她抱着红布裹着的一个人形,不知道何时来的,就站在门口看她。 七茜儿笑着站起来问她:“可吃过饭了?” 人吃饱了,脾气便总是好的。 小师姑抱着经络铜人进屋,语气软绵绵,还很是抱歉的说到:“这是阿柠的经络铜人,他现在已经不用了,就与你吧。” 那铜人落地,发出沉闷一响。 七茜儿本想道谢,却听小师姑又问一次:“我看你不高兴,可为何要笑?你可以悄悄哭,反正没人看到的。” 长长呼出一口气,七茜儿慢慢蹲下,把这小师姑当做小孩儿般的摸着她脑袋说:“你不是看到了!小师姑记住啊,这世上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喜怒哀乐里面有一件你是不能学的。” 小师姑歪歪脑袋:“那件?” 七茜儿捏捏她脸蛋说:“不能哭!也别学会这个东西!哭只能让你软弱,它对你遇到的一切难处,除了让你更狼狈,起不到半分作用,如此……越是难,咱越要笑!你记住了么?” 小师姑认真的想想,最后抬头道:“恩!言之有理!你,你是对的!” 说完,这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忽眉目轻弯,就咧嘴跟她笑了起来。 笑完,她认真的对七茜儿施礼道谢。 谢完,就笑眯眯的就离开了。 院子再次安静,天气寒凉,雪片落地沙沙作响…… 七茜儿伸手拿了一根蜡烛,对火点着,举着来到铜人面前,就一把揭开了红布。 好半天之后,七茜儿轻叹道:“原来~你们长在这里啊!” 霍七茜,年十五,如加上她前生的所有岁数,许她心里住着的就是个差点百岁的老太太。 有经历的老人对世上的一切事,都有自己的认识。且她们还会耿直的觉着,旁人没有她们岁数长,自然不如她们懂的多。 七茜儿就是这种人,她是自信的,虽活人活到现在,她才知人身上竟有这么多说法,从前也知道经络,xue位,却不知道有这般的多,原来,这些玩意儿组合起来才算是个完整的人啊。 从那廖太监送了她两本书起,她已经反反复复看了不下百次,并按照字面的意思有了自己的领悟。 是的,就是她自己的领悟,就像从前没有人愿意给她单独上课,她就反复,常常背诵自己领悟般,她也是这样领悟这两本秘籍的。 加之当日那瘟神庙里,有个叫谷红蕴的人对她说过,只要找到铜人,按照传承的方法找对路数,跟着练就成了。 谷红蕴认为七茜儿家中必有成法,隔壁的一对师侄也是这样想的。 这样的舍命拓脉,若不是家中有实在的传承,谁人又敢什么都不说的,就稀里糊涂的拓脉灌顶? 如此,这些人便各自在心里给七茜儿补出家谱,补出传承故事。 旁人是如此,七茜儿如何不是这样!她是完全不知道厉害,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对她而言就是,我按照这个练练,明儿我就长头发了。 没错,她就是为了生发练的。 那修合真经上说,须得赤足踏地,方能感受大地真元。 那真经又说,须得子午,那午时已过,现在就只有夜里的子时了。 深夜子时,七茜儿便脱了鞋,赤足踏地去感受,站好半天两脚冰凉,她啥没感受到,便想,许是感受就是把那些气拽上来,我才能感受到? 此人上辈子对着牌位寂静惯了,是个入静便能立刻心无杂念的。 如此,她迅速入了静,想着我从大地拽一口元气感受到它,感受它,感受它……有了! 再按照这些经脉去运行它…… 一股子从地底冒出的气还真被她生生感知到了,那气被她拽到足心,又与她从前身上本就有的气合并在一起。 然后,这两股气合并一处,就规规矩矩沿着书上,那铜人上标注的脉络开始运行…… 如此的理所当然,理直气壮。 那气儿越来越多,便慢慢变成奇怪的东西……先是从左足开始走的是热气了,又从右边开始走的是寒凉之气了? 七茜儿不知道这些气为什么变化,便认为它们本该如此,就是这样。 气虽不同,然则,按照修合真经的办法,它们自有循序,就这样互不干扰的一圈一圈的游走起来。 隔壁喝到下半夜,便开始送客。 七茜儿能听到足够的吵杂,却丝毫不会分心。 她此刻是愉快的,愉悦的,并欢喜的。 讲不出为何这样欢喜?就是能感觉到,那身上蔓延着一种奇妙的生机,生机是协调的,平衡的,还任她掌控,又如沃土遇到了种子,种子遇到了水,季节恰恰合适,那树苗儿便发芽了,从大地慢慢探出头,啪的一下…… 世界便发出喜悦的一声哼,又是一声哈…… 七茜儿知道自己低低发出了些声音,这不重要! 倒是隔壁小师姑盘膝坐在蒲团上点头道:“果然家学渊源!” ……种子变成树苗,树苗抽出枝蔓,枝蔓长满绿叶,受着恰恰好的和风细雨,滋滋润润当中那树苗便开始抽条,越来越高,越来越壮…… 七茜儿看不到自己,并不知道自己身上已经一会热气升腾,一会满是寒霜。 这是个压根不知道武林,更不知道江湖,听都没听过绝世武功这个词儿的后宅妇人,她便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哦,她知道自己在练生发的功夫。 她一人走出了从前一切人都没有走过的修炼之路,然而事情也真非她所想,是一帆风顺的。 如一个气囊,一直往里面添加大地一口真元,虽有那廖太监给她拓宽过经脉,然而这经脉总会有承受不住的时候。 如此便难受了。 大概是下半夜的时候,七茜儿便觉胸中憋闷,好像是荷塘底下挤满了淤泥般不得纾解。 然而此刻她也是收拾不住了,那气脉还在一圈一圈的游走,甚至七茜儿心里已经清楚,再这样吸进来却散发不出去,她一定不好了…… 不好了? 不好了! 该如何是好? 她便想起那本月德三十六式来。 怪不得那老太监给了两本,该死的遭雷劈的!他咋不说是一起练的啊!那书自己只看了几眼,上面尽说些什么来着? 哦!兔起乌沉,右臂前出,左腕拧翻?气贯于指,手足小圆…… 圆?圆?圆圆圆! 身上好难受……要死了,要炸开了……要是一个圆,必须有一个圆,对!家里有个大磨盘……圆的! 七茜儿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就只想着,老娘几十年都熬得,阎王老爷身上生死簿都逃出性命了,我能在这里炸了? 休想! 如此,这天地唯一奇哉的妇人便叉着收不回来的腿儿,一步一步的出了正堂,又一步一步趟雪的去至后院磨房。 老官宅,有人就得吃粮,有粮总得磨成粉。 这原就是一户家有二十几个婢仆的老宅,也不知道前主人是如何想的,许是刻薄,他家里用的磨盘就不是那牲口拉的滚磨,却是上下两片的人推石磨,还出奇的大。 七茜儿好不容易挣扎到地方,脑袋里就一个想法,总要做点动作发散出去,总要画个大大的圆才能舒畅,如此,她就一头扑过去,双手把抓住那磨盘上的拐,就开始一圈一圈的磨了起来。 到底……还真是圆了! 左右足心于大地取一口元气,灌输体内与身上先天之气会合,延出阴阳二气运行经脉,润养经络,兔起乌沉,气贯全身送至双手,圈圈环环收气于体,周而复始……当天地再次明朗,庄子里瘟鸡又开始撕心裂肺的叫唤。 七茜儿便缓缓放开双手,睁开双目想:“我成了!” 又一想?什么成了? 反正,到底是成了! 最后,她颤颤巍巍伸出手,摸了一下脑袋顶,瞬间……她就泪眼汪汪了 娘哩!好发!毛拉拉的,划手哩!第44章 七茜儿整夜未睡,早上依旧浑身的力气,出了磨房竟也不觉着冷,精神抖擞更不想睡。 天地满目银白,站在没了小腿下半肚的雪中,她仰头看看雪势,半天儿嘀咕了一句:“恩~风雪连两世,重门雪皑皑,啧~房儿多了也是麻烦啊,算!好歹现下是省了棉衣了,从此又节省一笔也是快哉……。” 她是真的满心欢喜,只觉着随它深冬雪寒,她自周身二月春风护身,如着狐裘。 又好一身劲儿无处宣泄,算是找到了用处,这院儿房屋太多,从前就怎么都收拾不过来。 然!现下不怕了,她有的是气力了,就在找了扫帚抹布,从前院到后院,二十多间屋子,犄角旮旯,房梁马圈,能照顾到的地界,她都照顾了三遍,牲口圈的骡子驴蹄儿她都给抛了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