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8月15开海是什么意思 > 第64章(第1页)

第64章(第1页)

  待到夜半鸡鸣,刚敲过四更鼓,让人把厚厚书卷送给陈沐门口值夜的家兵,待到天明放亮,迷迷糊糊的陈总兵起床就见到洋洋洒洒数千言——邓子龙默写出王守仁的《教条示龙场诸生》,这也就一千来字,没什么特别。  特别在默写教条之后,邓子龙还附上故刑部主事黄宏纲、及其先师罗洪先的两份注解,并留信一封,意在让陈沐对照学习,有不懂的可以问他。  大早起弄得陈沐是既感动又生气。  感动是自然,邓子龙将军要是个姑娘,就因为一句话熬夜写一宿书,他说什么也得抱回家,可惜邓将军是万人敌,陈沐打算等回南洋送他艘船,点不着不怕烧的那种。  另一个世界快七十的邓老爷子在露梁乘舟急驱杀倭无算,结果让自己人把船烧了失去机动壮烈战死,太亏了。  至于为何生气?也没别的原因,被鄙视文化程度了。  王守仁写龙场教条,一定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让他们能看懂,通篇道理简单用词朴实,就是童生都能看懂。在陈沐看来只要能读懂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那龙场教条就能理解九成九。  就这么一篇文章,邓将军居然专门给他写两份注解一份个人叮嘱。  陈沐很想知道在邓子龙心里他这种自己著书立说——陈爷说起这话绝对不脸红,这《旗军生产操练手册》、《炮术操典》这种书,整个大明翻个个儿,前后三十年,能找到第五个不抄书自己写的吗?  像陈爷这种著书立说的水平,在邓子龙心里到底是个啥文化程度啊!  难道是文盲吗?  “将军,邓将军不在房中,他吃过饭了。”替陈沐送粥的隆俊雄扑了个空,回来报信道:“听家兵说,天亮时邓将军就提着八尺枪带旗军操练去了,说是精神抖擞的。”  陈沐穿着铠甲从床上弹起来,他小小地打了个盹,包里摸出从波西米亚辗转而来不知历经几代主人的大圆饼子怀钟,还好,他没眯太久,时间依然是早上。  “武桥将军去练兵了,他不好好睡觉练什么兵,呼大熊整天就想趁练兵逞逞威风,君子要成人之美啊!”  陈沐迷迷糊糊絮絮叨叨地洗了把脸,稍精神点这才把乱糟糟的书案上自己的手稿收拾一下,分出两封书信,再从茶案上把邓子龙的书册收拢齐了放在书案一角,用青铜蛇兽镇住,这才把那两封书信递给隆俊雄。  “让家丁主记上面誊抄三份下面誊抄四份,上边这个送延庆三卫,五日之内,陈某要看见信上所需条目;下边那个,分别快马呈送杨总兵、密云总督衙门谭军门、金山岭戚帅与吴兵备处,挑办事伶俐的家丁去,拿到回信再回来,别让长官派人送信。”  说完这些,陈将军也算清醒,昨晚半宿没睡的不光邓子龙,陈沐也是听见鸡鸣才睡,编了半宿的书。  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因地制宜,想富卫强兵,单单把香山所时的成功经验套用到这边是不够的,同广东比起来,昌平可谓处处束手束脚,偏偏陈沐的练兵并非无中生有。  若非昨夜仔细盘算,陈沐也觉得自己居功至伟,而一番精确测算下来,他也才刚刚明白过来,过去的香山所有三个支柱产业,这三个产业都和他有关,但关系并无旁人想象中那么大。  南洋富裕,其一在产出,米粮牲畜及后来的绸缎,这些东西几乎都被卫所自己吃掉,所以不显山露水,可实际上这一部分占了香山所五成半的收入。  其二在贸易,贸易占据四成,其中三成半是绸缎贸易,与产出占额重合,剩下的是两次战利贸易。  其三则是朝廷对战功的赏赐,占了余下四成当中一半,两成也算大头儿了。  剩下两成……是林阿凤三十艘福船的贼赃,那是飞来横财,于良性发展无多大益处,更别说到现在都还没卖干净。  表面上看香山最大的收入是军器局,可仔细一算军器局其实一直是负债单位,挣回来的金属全部重新填在里面给旗军、给外贸做军械,合着除去军匠,陈爷的家匠俸禄是年年都在赔钱。  昨天夜里其实并非陈沐非常勤劳,而是越算心越慌,越算越不敢睡觉,一直到鸡叫困得不行才躺到榻上,躺到榻上脑子里想的还是在北方怎么弄钱。  幸亏他没跟谭纶吹牛,使劲往下压着才说了个两年,只要一年时间他能找到北方卫所的盈利点,后面还是比较稳的。  可就算知道后面应该是稳,也架不住他因为这个‘应该’而愁得掉头发。  北方卫所搞军器局肯定是瞎了,现在兵部有人用他,律法之内,别人动不得他,何况山高皇帝远的,别人也犯不上为这事整他;倘若他在北京城旁边弄出个大军器局,那就是摆明了跟工部寻不痛快,这点利害关系陈爷还分得清。  贸易也不用想了,军器依赖南洋卫往来输送,疏通一下漕运关系两年里运个三五次还行,运其他的贸易品是不可能。  打仗的贸易赏赐更是白瞎,且不说就算有敌人来了,谭、戚、杨让不让他出战还要两说,关键他的驻地昌平在他娘八达岭里头,哪儿能有出战机会!  就靠穷种地?  陈沐这几天已经往南洋卫派回七八趟骑手了,这个早上他又派回去一趟,让李旦一靠岸就派人飞马来信,黄的跟红的,找到没有!  开源暂时没有办法,陈沐就只能从节流上找方式,他送给三位长官一位同僚的书信里就是昨天夜里苦思冥想选出的惩戒贪渎法令,找兵部要直接革职送审指挥使的权力,哪怕朝廷派下中官监军都不怕。  只是陈爷没想到,当天夜里就有人叫开辕门,来了个指挥使。  嗯,锦衣卫指挥使。第三十三章尾巴  陈沐是做好准备了,在北京这两年他就没打算上自己睡上一天好觉。  幸亏夜里他依然在秉烛写书,要是睡着觉突然听说有指挥使来找自己,怕是非要吓得从床上跳下去。  其实陈沐不用怕,对这个人到来他早有准备了,虽然名号出了些意外,但他还是心里有数的。从吴兑、谭纶告诉他锦衣卫官募兵快要回来,他就把算盘打到锦衣卫官的身上,要跟他们拉拉关系,旋即派耳目伶俐的家丁去打探募兵归来的卫官是谁。  他得到一个名字,锦衣卫佥事徐爵。  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自隆庆元年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事的太监冯保义子。  按道理说,这样的身份,不至于南下募兵蹚这风吹日晒的苦水,可偏偏徐爵去了。  陈沐的指挥使来的不容易,杀人放火人头滚滚,一战送三千条性命轮回,得受南洋卫指挥使与昭勇将军。  徐爵的指挥使听封也不容易,人未还、兵未接,募兵有功的封赏便派了下来,赐飞鱼蟒袍、銮带绣春刀及御马,进官指挥使,得昭勇将军散阶。  别说指挥佥事成了指挥使,就算指挥佥事一下子蹦成都指挥使,陈沐都必须咬牙接待。  锦衣卫与别的卫不同,它这个系统里自己就有都指挥使,而且都指挥使通常还会加左都督的官职;都指挥使下面则有一大堆指挥使,有实权的就几个,剩下都是领俸禄没权柄的,现在的徐爵就是其中之一。  但没权柄也有关系,不要说指挥使,就算是锦衣千户,在京师的关系网都不亚于陈沐在广东的关系网,而且威力要大得多,因为他们能沟通内外。  其实有时候陈沐是很懊恼的,重回四百年后,他最大的才能难道不是未卜先知,不是知道张居正能当国十余年吗?依照正常的故事发展,讲道理现在当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应该是他啊!  哪里还需要奋死拼杀,自己还挨倭寇一铳?  可陈爷自香山千户任南洋指挥使之后才发现,原来明朝人跟自己知道的差不多,想搞这种奇货可居,根本不可能!  嘉靖四十一年,心学思想家何心隐游学京师,就感慨过:“天下之能士尽在京城,在我看来,能兴我学者并非华亭,亡我学者也非分宜,兴亡之在江陵。”  明人喜以家乡暗指,华亭指的是松江府华亭出生的次辅徐阶;分宜指的是当时首辅严嵩;而江陵,是当时因病请假回老家游山玩水的五品翰林院编修张居正。  别人都知道,几十年以后这个家伙一定会很厉害的,锋芒藏都藏不住。  不过现在有个唾手可得就能奇货可居的机会摆在陈沐眼前——被当国首辅压制而风雨飘摇的东厂提督,冯保。  机遇与绊脚石就是眼前的徐爵。  明代历史,尤其这个时期的历史,能让陈沐记住的不多,首辅与名将之外,最引他注意的就是与前者相较只是个小人物的徐爵,因为历史中的徐爵只有寥寥数句,但只需一句话就能让陈沐对这个家伙提起面对虎狼尚不足的心。  ‘且数用计使两人相疑,旋复相好,两人皆在爵术中。’  这两人,一曰张、一曰冯。  “啊!使不得使不得,爵何德何能,怎能请陈将军亲自迎接?”  着鲜红飞鱼蟒袍腰胯绣春刀的徐爵看上去年轻极了,也就比陈沐老十岁,发际线很高,黑丝发巾下连发根都看不见,只露出光洁额头,浓眉大眼笑起来非常面善。  他的额头、他的下巴、他的肩膀、以及撑起飞鱼蟒袍的肚子,都是圆的,此时满面笑意肩膀微耸,腰背也稍有佝偻,拱起手来憨态可掬,很难让人不生出好感。  “哎呀,实在是叨扰啊,仆听说接手这支兵马的是打出屯门大捷的陈将军,一路马都没敢停,生怕耽搁将军要务。”徐爵的嗓门洪亮,虽然身材不像武人,但做派却比陈沐还像是沙场豪将,说着收回向后回指的手臂再度拱起,又用不好意思的神态与语气道:“却不想叨扰了将军休息,实在罪过!”  说着,便又要抱拳拜下。  有生以来头次听人用仆自称,这胖爵用一套极其浮夸的谦卑组合拳差点把陈爷打蒙,硬是让他眼神飘忽不知该怎么接话。  瞟来瞟去,陈沐的眼神在肩头盏茶前刚脱下披在身上的薄氅上找到焦点,抬手果决地扒下掷于地下,两手捧住徐爵继续向下拜的手道:“早知徐将军来,小弟哪里还敢睡觉!”  “徐指挥请入堂上座。”  陈沐脸上义正言辞,他这外卫出力小旗的底子,熟练弓马拼杀三年,力气比徐爵要大,亲热地攥着胖爵两只手硬把要拜下去的锦衣指挥托起来,示手向前厅道:“请!”  演呗,演得这么浮夸肯定是心里有事,爷看你能揣到啥时候。  显然,徐爵也被打蒙了,被托起来保持耸着肩的姿势睁圆眼睛看着陈沐,缓缓眨了三次眼,这才抿抿嘴道:“陈将军,兵,兵还没交……”  尾巴露出来了!  “诶呀!兄长您夜半到访,咱们就不要管什么兵了,难道兄长还会糊弄小弟不成?哈哈,兵都停在大营外吧,我部下参将一盏茶前就去接收新兵了,让下边人办吧。兄长,小弟实不相瞒——”  陈沐把着徐爵的手臂让他居前往厅里走,走到门槛正见隆俊雄火急火燎从偏院出来,二人眼神交汇隆俊雄重重点头,陈沐喜上眉梢,笑着像吐露天大秘密般小声对徐爵道:“小弟刚睡醒不识数,我去了也不知道有多少兵。”  俩人一入堂,高谈阔论互相吹捧,兄长贤弟的嗓门一个比一个大,言语是一个比一个谦卑,门外的家兵与锦衣卫站出两列个个汗颜,虽服色不同却都向对方露出一样的表情:你家爷真特么丢人!  邓子龙没让陈沐等太久,不多时快步走入堂中,在陈沐耳边说出一个数字,陈沐挑挑眉毛,“两……”  紧跟着话音收住,邓子龙行礼退下,陈沐偏头挂着职业笑容问道:“兄长此次募来多少兵?”  徐爵也在笑,抬手三根指,“五千足数。”  陈沐心里了然,歪头朝旁边咳嗽一声,话音一转没头没脑地问出一句:“兄长,前年你托人持重金到广州说是要给令尊购东南夷国象牙,小弟此次不但带来象牙,还带了西洋自鸣钟与金线锻,请兄长转赠令尊,要记得小弟一片苦心,美言几句啊!”  说话间,偏厅的家丁便捧着盛宝盘三只,分别摆着一根三尺象牙、一樽自鸣钟、三匹西洋金线锻。  徐爵不笑了,很干脆地恢复了即将笑抽筋的脸,语气平淡地对陈沐道:“陈爷,别着凉,罩袍脱下来再披,有心了。”  呸!你礼物都备好了,还说是刚醒?就等着爷呢!  “徐爷的飞鱼袍是昌平换的?”陈沐也不笑了,他脸有点酸,陈沐出了口气,两手在大腿上一叠,向后微靠,轻飘飘道:“来人,伺候徐爷换身衣服,闲服官服外面再套个飞鱼服,小弟看着都热。”  刚赏你的飞鱼蟒袍就穿身上了,吓唬谁呢,呸!第三十四章数目  从徐爵露出尾巴,陈沐就知道他是个什么盘算。  无非看他是外卫兵头,今后打不出什么交到,虽然互不相识但捧得高高,坑这一次也够用了。  就他这种锦衣指挥使却低到骨子里,对着小十岁的平级外将躬身拱手好几次,别说是武官,哪怕没直接同属的文官都受不住,心里必然是美到了天上,他再说办什么事,多半连一个子儿都不用使就办了。  千算万算,没算陈沐也是二皮脸。  对徐爵来说,见这个副总兵是真累,笑得脸都抽筋了,事儿还没办成。  陈沐怎么可能让徐爵的事成了,带来两千出头的募兵,他往上报五千人,要是让这事成了他就是天字第一号大傻逼。  三更半夜,昌平州小校场衙门的灯还亮着,衙门里两位爷传出消息,让家兵和锦衣卫都撤走,进小校场营房里歇息去,找人筹备酒菜,各自留下七八个贴心手足,接着衙门外灯笼都熄了。  徐爵换了衣裳,反正穿得鼓鼓囊囊也吓不住陈沐,干脆把里面罩甲脱了,单罩飞鱼服坐在厅中等着陈沐,浓眉大眼在厅侧摆出三样要通过他的手转送冯保的礼物上巡视。  都是好东西,象牙就不说了,这是稀罕物件儿,不过斥出重金在京师还是能买到的。后面两个,其未必有多贵重,但物以稀为贵,不论自鸣钟还是金线锻,这都是想买都买不到的东西。  徐爵是去脱衣服,陈沐则是去穿衣服,没多大会,穿绯袍罩猛虎雕文胸甲,提两杆手铳走出后堂。  “呔!”  原本端坐堂上的徐爵为之侧目,惊叫一声露出想跑又被头脑制止的尴尬动作,抬起二指指向陈沐,“你,贤弟提铳出来这是何故啊?”  哐哐!  “我与兄长一见如故,请务必收下傍身!”  陈沐权当没看见徐爵的惊讶,两杆精雕手铳往茶案上一撂,横推过去,陈沐言辞也正经许多,道:“小弟到京师来,领的是兵部操练军士的命,前日刚传信辖下各卫指挥,让他们统计旗军数额,不让用在籍缺额来糊弄我。”  “现在兄长让陈某拿同样的东西去糊弄别人,今后还如何管别人,所以我做不到,这是我的难处。”陈沐像闲谈一样,摊手问道:“兄长的难处是什么呢,难道说在交接兵马之前,已经向朝廷报备募足五千人马了么?”  “这倒没有。”  开玩笑,就是真向朝廷报了,能跟你说?  “贤弟能报多少?”  “要是别人,送五千人来,陈某还得劝回去三千,报两千足矣。”陈沐板着手指头老神在在,“不过既然押送兵马的是兄长,两千三百一十八人,陈某就全收下,报两千三百一十八人,如何!”  之所以这么说,是邓子龙来报过,说兵员身体还过得去,要不然陈沐打定的主意就是来多少人他至少退回去一半。兵在精而不在多,更多数量更低的素质只能浪费粮食、浪费军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贤弟不如这样,你报四千军兵,为兄给你跑路子从武库司弄来两千套兵甲。”  陈沐挠挠头,徐爵还真是执着,但他还是拒绝了,道:“在下准备所有军械,都自南方调集,这事已经与兵部议过了。”  这话徐爵找错人来说了,武库司是兵部下属单位,陈沐不是那些对京师毫无关系的外卫指挥,六部三司,他对兵部的熟悉程度甚至远超其直属的都指挥使司。  哪怕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满口奉承一手银子是陈沐绝活,如果想要,陈沐自己也能从武库司提出足够的刀枪。  “从南方调啊,这路遥水远,贤弟该不是听了京师谚语,这才信不过武库司的吧?”徐爵看陈沐这水泼不进的样子,抬起三根手指道:“三千,贤弟报上三千之数,总可以吧?”  徐爵有点摸不清陈沐的路数了,这话依然留有余地,为的就是等陈沐把为何要通过自己给冯保送礼的原因说出来……可越问话,越觉得陈沐一点儿都不着急。  他才出去募兵半年,难不成现在京师已经流行无事献殷勤这套了么?  可这要是无事献殷勤,三样礼物,随便拿出去一样都足够了,开始就送这么贵重的礼,今后真要办事,你还有别的东西可送么?  “两千三百一十八人。”陈沐见徐爵眼睛偶尔看向他准备的礼物,虽不知徐爵心里在想什么,但知道已经到了该再逼一步的时候了,转头望向礼物自言自语道:“陈某是刚睡醒心思混沌呀,这三样难道是内官张大受托陈某采买的么?”  徐爵算明白了,这姓陈的就是无事献殷勤,摆明了让他端正心态,这些东西是陈沐送徐爵送冯保,而不是陈沐托徐爵送冯保,他不求人,所以这样的好事也未必只有他徐爵能做。  “两千三百一十八就两千三百一十八。”徐爵好大不乐意,把玩着两杆手铳打了个哈欠,在他看来和陈沐没什么好谈的了,就听陈沐拍手叫道:“来人!东西给指挥使装车。”  “兄长先别急,来都来了,不如小住一晚,下人已备下酒菜,权当一洗风尘。”说罢这才侧身按下手铳,对徐爵问道:“长夜漫漫,方才所说京师谚语,是什么?”  “这京城有四不靠谱,你不知道?”徐爵原本作势起身要走,不过屁股没离开椅子,又靠回去道:“那京师谚语说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谓其虚有表,而不适用。”  “你倒是很有意思,往后咱们多来往。”  陈沐心道这徐爵倒真厚脸皮,刚还说要给自己跑路子弄两千套武库司刀枪,转眼又说起武库司刀枪虚有其表。  不过却并不让人讨厌,这是个聪明人,只怕陈沐不问,他自己也会说出来,至少这话他自己说出来同别人说出来,听在陈沐耳朵里的效果是不同的。  一顿宴席,酒足饭饱就已是深夜,徐爵在小校场住了一宿,次日离开,陈将军得了两千三百营兵调邓子龙与呼良朋麾下。  只是不知道,三卫的在籍旗军与实际旗军,是同一个数字吗?第三十五章彻查  “这数目当然不会一样,陈某卫官出身,这种事不会弄错。”  延庆卫指挥使跟兵备道吴兑前后脚来到小校场,嗯,这个前后脚是陈沐刻意为之。  他压根没见指挥使,硬生生把同级卫官留了一天一夜,听见指挥使亲自过来的消息,直接派出快马请吴兑前来。  兵备道的全称是整饬兵备道,其实就是监军,地方兵马、钱粮和屯田都归他们管,虽品级稍低,但对地方军官是现管,如果陈沐想对指挥使做什么,都需要知会吴兑。  吴兑很早就来了,端着茶碗轻嗅,这才说道:“新官不算旧官账,将军是要既往不咎只论今后,还是从头到尾抓个干净?”  “抓个干净?”  陈沐摇头,“抓不干净,如能既往不咎最好,可惜了。”  他茶案上摆着一份书信,是延庆左卫指挥使送来的,内里详细写了延庆卫兵员、田亩、兵装、钱粮等信息,算是唯一一个把事情办好的,哪怕五部千户所缺额六百七十,也都详细写在上头。  当下的情况看来,缺额六百七十都已经不算什么事情了。  “缺额的,陈某打算让他尽快补齐,没办法的,陈某帮他一道想办法,世上没杀不死的人,也没办不成的事。”陈沐说着抬手指向桌案另一边盖着红布的绸盘,撩开了内里码着整整齐齐二十颗银锭,“门外头认错的且不说他,这位该怎么办?”  “陈某要的是卫所情况,不是四百两银子。”  延庆三卫,延庆卫指挥使王忠国人没来、信没送,送来白银四百两;延庆左卫指挥使胡兴运把事情如托办好,旗军差额六百七十;延庆右卫指挥使江月林在小校场住着,陈沐还没见。  陈沐可算见着个送礼送的比自己还神的人,这王忠国送银子没问题,陈沐不说他,可银子送来却不报延庆卫的事,这是糊涂到家了吧?  “那将军打算如何?”  吴兑面上没有表情,只是静静坐着看陈沐下一步想法。其实他没什么想法,这一幕他已经有所预料,只是更加深了他对卫军不可用的印象罢了。  卫军让他丢人丢大了,前些日子他刚在陈沐面前说过延庆三卫兵员是足额的,此时一封书信却引出一个缺额六百余的卫所,还有一个来求见、一个送银子的,可想而知到底是什么情况!  “且请吴兵备回避,待陈某见过江月林再做打算。”  吴兑没说其他,拱拱手走去偏厅,陈沐这才召江月林进来。  这位将官名字风雅,眉骨棱起,最引陈沐注意的就是他的肩和手,这是个用惯了劲弓的指挥使,手上有功夫的。  “在下江月林,拜见陈总兵。”  虽是同级,但受制于人,面上的恭敬还要有,江月林随之递交书信道:“这是总兵让卫所上交的信目,总兵到任后卑职还没来拜谒,便借此机会一并带来了。”  “江指挥使请坐。”  江月林言辞坦荡,一屁股坐在旁边等着训话,看上去像不善言辞的主儿,陈沐翻阅书信,看上去同延庆左卫情况差不多,问道:“江指挥麾下,也差额六七百?”  “是,回陈总兵,自隆庆元年卫所更名,朝廷募足旗军用了半年,延庆卫靠居庸关,扼守京师、宣府,逃军之风屡禁不止,勾军又没人愿意从军,故缺额难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