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8月15开海是什么意思 > 第145章(第1页)

第145章(第1页)

  但他现在带着明船逃到卡特琳娜号附近一定会被那艘船上的大贵族在战斗后责骂,这会使他的自尊心受损。  哚哚!  正当他还在权衡利弊时,两声轻响与部下惊恐的高呼提醒了他,那是明船上弩机将钉索投射到他们船上的声音,当飞鲨船上的海盗奋力喊着号子转动绞盘时,两艘本就接近的战船更快速拉近,紧跟着在钉索尚未更多靠人力投掷的勾索勾住了他们的船舷。  那些表情令人憎恶的亚洲面孔近在咫尺!  银鱼号船长的表情永远定格在他望向飞鲨明船的震惊上,一颗铅丸准确命中宽沿铁盔与钢制板甲护喉之间的眼睛,由右眼打至脑后。  弹道的另一边,十余步外仅靠过来的百户号船舷,杨策跟他部下的海盗一同丢下鸟铳,举着火药捆向部下发号施令,在接近过程中将火药捆朝卡拉维尔船奋力掷去——这种唐民岛凤凰造火药捆是杨策能在林阿凤手下找到最合适的接舷战火器。  在这里他曾于讲武堂受训的大多数兵器都派不上用场,没有火箭、没有手雷、没有水雷更没有大口径重炮,就连这种制作简单的火药捆威力也比南洋造少了五成,尽管长得一样,但这不是南洋军那种预制破片四面八方炸开的火药捆,而是只有前后能喷出铅丸的大炮仗。  富有使用经验的海盗们在随同他们的首领丢出三捆火药后根本不用发令便在两船相接的当口中齐齐将身子隐蔽在船舷后——没人能控制火药捆炸开时两头究竟朝向哪儿,如果一头朝向自己,他们刚好在散子射程范围之内。  但与此同时,银鱼号上的水手也将几个大物件丢到他们船上,落地即碎,将海盗们吓得够呛,眼看想拾起来丢回去都不可能,几个离最近的海盗连忙调头伏倒将屁股对向那东西。  爆炸的巨响在卡拉维尔船上如期而至,听着凄厉的惨叫声海盗们发现对方投掷到己方甲板的是瓦片与油脂。  凤凰仿制的火药捆因火药配比存在问题杀伤不足但硝烟甚重,来不及感慨同明人相比葡人的这次投掷充满友好,几只飞掷的火把便曳着火焰穿透硝烟向他们丢来。  火焰升起,孙六已攥明军制式佩刀踏船板飞扑而出,人冲进硝烟中左劈右砍,喊声这才撞进船上海盗的耳朵里。  “先别管火,有一个算一个,尽数擒杀!”  火把与油脂一时半会不能对坚固的船板造成太大损害,同理他们的火油也不大可能直接将那艘逃走的卡拉维尔船烧毁,孙六一直记挂着那艘船,一旦其卷土重来他们便会陷入危机之中,因此务必赶在对方头脑清醒之前把这艘船上的敌人尽数杀绝。  跟在孙六之后的一众海盗自三条船板与帆绳跳荡上卡拉维尔船,杨策没能挤上拥挤的船板,索性在船上一边指挥船夫灭火一面带着仅剩的四名铳手向敌船首尾敌人聚集的地方齐射。  战斗过程比他们想象中要快得多,三根大炮仗在甲板上爆炸对敌人造成的伤亡超过火炮与火铳的总和,甲板上的敌人转眼就被杀绝,有在甲板上丢下兵器投降的军兵也被孙六肆意砍杀,余者有逃进下层甲板的,也有几人被逼着跳下海中。  百户号上的火渐渐熄灭,杨策看见另一艘敌船冒着黑烟渐行渐远,心中稍稍放松,也跟着登上银鱼号甲板,同刚从船舱上来的孙六打了个照面,就见套上一件崭新却不太合身胸甲的水手长提着属于葡萄牙人的水兵斧点点头。  后面出来的海盗陆续自船舱拖出几具被扒到只剩内衣的水兵尸首丢进海里。  接着一箱箱辎重被抬上血迹斑斑的甲板。  铠甲、兵器、火药、炮弹,以及少量面食和水。  这艘护卫船上战利品不多,只有那些水兵随身携带才找到些许财物,不过依然少得可怜。  最有价值的是五门长短粗细不同的小口径青铜炮以及四门船舷上的小佛朗机回旋炮,有一门炸膛的被搁在舱底做压舱,也被海盗们弄了上来。  孙六与杨策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不满,道:“你懂得多,那艘大肚船,能不能抢下来?”  杨策目光扫过周围有所死伤的水手缓缓摇头,他只剩不足五十名部下,其中能继续战斗的则只有四十,不足以再进行一场大的海战,尤其是对战体型庞大载兵众多的克拉克船。  何况那艘克拉克在形制上还要比他在讲武堂所熟知的形制要大。  “百户船快,先把船炮都装上修补船舰,远远跟在他后面,派些人开这艘船沿海向西大城航行,我们还有两艘飞鲨也在外面,只要能联系到一艘,就能抢下那艘大船。”  杨策缓缓颔首,对孙六道:“他们不可能一直躲在港口,只要出海,我们就能抓住他。”第六十九章旅途  海上交战并未影响到摩加迪沙近海的圣卡特琳娜号,这艘四桅大黑船直到冒着黑烟的丽娜号自海上奔逃而来才升起庞大船帆向南航行,没有一点为银鱼号复仇的打算。  “摩加迪沙并不安全,召集岸边水手登船,我们向西航至马林迪。”  随船首回廊上的贵族船长名叫加澳,拥有着自己都记不住可追溯至罗马统治时期的姓氏,伴着他下令,身体灵活的少年瞭望手快速爬上顶桅瞭望楼,吹起小号后摇动属于船长的旗帜。  白底四方船旗上绘红色十字架,他们的船长隶属于葡萄牙阿维斯骑士团,不过与那些类似于耶稣会的修士骑士不同。  尽管加澳的姓氏很长,但这艘庞大战舰船长的贵族出身并不像他的名字那么纯正,他的家族不属于传统的伊比利亚半岛贵族,追溯传统,在数百年前他的祖先是一支受雇佣的诺曼武士。  出身不纯正意味着祖先很少受到重用,也意味着后代挂着比别的贵族更长的名字也要更加自食其力,在航海的黄金时代,这让风险与机遇并存。  加澳的父亲与叔叔曾随同达伽马的舰队殖民巴西,在当地先后做起巴西木与蔗糖生意,为国王带回财富让加澳这代人受到重用——其实也算不上重用,航海远比陆战危险,陆战是有目的的减员,而航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几艘船损毁。  正如大明帝国真正把持大权的是张居正而并非权倾四海的陈沐一般,葡萄牙王国中真正受到重用的也是那些在国内把控大局的贵族,但不管怎么说,以为国王效力骑士出身担任圣卡特琳娜号船长,这已经足够让他得到无与伦比的尊敬。  在询问丽娜号船长战斗情况之后,海边的水手抱着木箱跑过漫长沙滩登船,最后剩了一些货物与水手干脆丢在摩加迪沙城里,一大一小两艘战船向西南沿海岸线起航。  装饰着巴西与葡萄牙传统贵重饰物的船长室里,加澳噙着烟斗在扈从的服侍下将整套薄片叠压工艺的板甲穿戴好,带檐轻盔上覆盖着一层黑色天鹅绒,这套铠甲在米兰被造好后又送入里斯本二次装饰,这才抵达巴西的加澳手中,如今被他穿着纵横非洲大地。  他的扈从是一名葡萄牙裔北非混血儿,加衬的上衣外有锁子甲披肩,头戴普遍用于葡萄牙下级军官的高顶盔,桌边放着属于他的西班牙进口重型火枪,腿边靠一柄带皮鞘重剑做工精致,腰上还系一柄匕首。  祖籍并非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裔混血,特别是非洲混血儿已在葡萄牙向外的军事扩张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他们的服装与装备都与伊比利亚半岛贵族出身的欧洲同僚相同。  在伊比利亚半岛西葡两国的扩张战略中,借血统同化统治殖民地是他们放眼百年甚至数百年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决策下,一些北非裔葡萄牙人甚至已成为军中的高级指挥官,在东非、巴西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加澳穿戴好铠甲,将目光望向衣柜中那件黑色刺着骑士团纹章的大衣,那件大衣原本应当披在铠甲外面,但炎热的气候让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接着,他生着浓密汗毛的手便覆盖在桌上书籍上,那是耶稣会与果阿总督区向国王报告的亚洲的局势副本,是加澳从各个渠道弄来的书信一封封亲自修订成书,涵盖自屯门海战至陈沐下南洋之间的大部分资料。  “大人准备的书这次可以用上了。”葡非混血的扈从萨门持剑侍立,脸上矜持的笑容看上去并未将先前令他们损失一艘护卫舰的海战放在心上,道:“明国人来了。”  加澳身上稀薄的诺曼血统让他拥有一脸浓密的胡须,闻言笑了一声,肃容摇头道:“我并不是希望和明国人以这样的方式相遇,我从没想过会在摩加迪沙遇见明国君主的军队。”  “军队,银鱼号与丽娜号遇见的似乎只是一船东方海盗?如果是圣卡特琳娜号,可以轻易击退他们。”  加澳叹了口气,对他的扈从指点道:“在澳门主教卡内罗去年写给果阿总督的信中提到——如果你遇到明国海盗,不要怀疑,他后面一定还有更多的明国军队。他们的海盗必须依附于陈将军才能生存,海盗已经到了这,这意味着明国军队也不远了。”  “从马尼拉到马六甲,他们一直在加快扩张,国内的贵族却认为只需要独占东方香料市场就能避免同明国发生冲突——没有这种可能。”  “明国的海盗会侵扰非洲的商站,当明国战船航行在东方的印度洋,他们的商人就能在这片海域贸易,等他们的商人来了,我们就会慢慢撤出这片海域的所有贸易,即使香料依然会被贩至里斯本,贸易的高昂成本却会让这一切变得无利可图。”  战船在海上快速航行使船舱微微摇晃,萨门对这一切所知甚少,只是附和地点头道:“那样大人在巴西的制糖厂将对国王殿下越来越重要,这似乎不是坏事。”  “你不懂,一切刚开始的时候看上去都是如此,但最终必会以战争结尾。”  加澳不再多说,挎着重剑迈步走出船长室,就听见顶桅帆下的少年瞭望手高声喊道:“船长,有一艘船跟在我们后面,蓝色的,不易发现!”  蓝色的明船!  “不要理会他,继续向前,抵达马林迪我们就安全了!”  话虽这么说,加澳还是迈着坚定而不慌乱的步子走向船尾露天回廊,向后方张望着,隐约之间能望见极远的距离外有一片蓝色影子似乎与海天连成一色。  据丽娜号的船长所说,那艘蓝色明船的航行速度很快,虽然同圣卡特琳娜号有非常接近的长度,船形却要狭窄的多,不像克拉克船以龙骨为轴几乎成为圆形。  久经战事考验的骑士对蓝色明船的目的有了猜测,对方在跟踪,显然在等在帮手,这意味着自己的判断准确,他们在附近的确还有其他船舰。  “小伙子们打起精神,这将是一场令人疲惫的旅途,让丽娜号先行,让马林迪的守军做好战斗准备!”第七十章塞上  葡萄牙人在摩加迪沙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拥有霸权,他们像在澳门一样,一开始只是以贸易为借口,随后便借机声事。  能攻下来就抢掠一番统治这里,攻不下来就再复原关系贸易渗透。  他们试过,但摩加迪沙的高大石头城让他们无法得手,随后便在海岸修建民居与商站,作为沿途航行的补给点。  但摩加迪沙以南千里之外的马林迪不同,那里在明朝被称作麻林国、麻林地,永乐十三年曾向成祖皇帝进贡瑞兽麒麟——长颈鹿,十四年又进贡方物。  直至公元一千四百九十八年,达伽马率领船队在更南方向的慢八撒因贸易竞争被当地的回教徒打了一顿,向北航行至同慢八撒与竞争关系的麻林地,借东非诸国分裂竞争的关系筑起第一座军事要塞,并在这找到印度洋上著名的领航员艾哈迈镕·伊本·马吉德。  在艾哈迈镕·伊本·马吉德的帮助下,达伽马船队仅用二十六天便穿越印度洋,自东非抵达印度西南最繁荣的港口卡利卡特。  麻林地是葡萄牙人在东非建立的第一座武装要塞,长达百年的时间让他们不但垄断的贸易,还在当地有充足的军力来保护港口,继而向慢八撒、木骨都束等地用商业贸易与军事竞争的手段加深他们对这片海域的影响力。  在林凤抵达前,印度洋北方由本土诸国控制,靠近赤道的航线则完全由葡萄牙人控制。  时至此刻,他们在好望角以东的东非海岸已拥有五座沿海要塞,并同当地部落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获得数以万计的同盟军队。  只不过在这个时节,海岸上的武装商船都已载满货物向里斯本起航,这才使杨策的漫长追击显得枯燥乏味。  追难以忍受的并非是枯燥乏味的航行,而是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但杨策有自己排解乏味的才华。  他在那具模糊不清的望远镜中看见前方大黑船的船帆仅仅升起少量,甚至还在途中发现对方把底层船帆拆了下来,这让有从军经验的海盗首领眼睛发亮,在笔记上用毛笔尽心尽力地记录着这种简单有效的船帆形制。  除此之外还有可供爬上爬下的绳梯与沿岸地形、航海路线里程,统统被他记录在册,装进胸前带着被铳子打投的胸甲内侧。  不过除了这些聊以自娱的事,以缓慢的航速远远吊在圣卡特琳娜号之后的杨策望向前方的大黑船时目光总是带着忧虑——圣卡特琳娜号的航速要比他在讲武堂学习时得到的数据快上不少,此时对方有意放慢速度,另一艘稍小的战船已消失不见,显然是去前方港口通知守军了。  “航行四日已过千里,离你说的麻林地还有多远?”孙六的神色似乎总是不善的,但此时这份不善已不是向杨策,他说道:“后面的飞鲨即使顺利,也还要两日才能跟上来,我们可别冲到人家家门口去。”  杨策担心的也是这个,他摇头道:“如果黑船的目的是麻林地,还要这样航行三日,飞鲨能跟上,我们就能试着抢抢,若跟不上,就只能回去了。”  经木骨都束海域一战,百户号上火炮添置八门,达到不算被炮弹砸歪炮口的二斤炮,可以战斗的镇朔将军炮、葡制青铜炮、佛朗机炮已达十五门,缴获破损或完好的锁子甲十七副、胸甲六副,火绳鸟铳十四杆,长短兵器各式上百柄,还有一具造型奇特打一斤铁弹的手炮。  战斗能力直接攀上一个台阶。  但他的水手大幅减少,多出的兵器甚至都没人能使,因为分出十余部下操控缴获的银鱼号去北方寻找林阿凤放在外面探路的飞鲨,如今船上只剩下二十九人。  相对福船更加复杂的船帆带来更快的船速,但同样也使战船需要更多操帆手,一艘福船只需要七个水手就能开起来,林阿凤的飞鲨则需要十八个人。  令杨策苦恼的正是如此,他的船现在根本无法打仗,且不说输赢,他就连想一下、试一下都不行,他们只能让所有火炮齐射一轮,连白刃战的水手都没有。  就算后面的飞鲨及时赶到,他的船上没有足够水手也会使他们在战胜后分配战利品取得劣势……杨策什么都不想要,他就想要那条大黑船。  但船能不能归他,不是他说了算,要林凤发话,想让林凤把这艘大船分给他,他必须在这场战斗中取得功绩,若只是个行船引路,恐怕不能让林凤与众多海盗信服。  “我有办法了。”  孙六转过头,看见闲着无聊的杨策将匕首插在后腰,船舷上留下刻出工整字迹,一直以来沉浸在无法获得战利品的失望情绪中的孙六连忙问道:“想到什么了?”  “我们船上有许多谷米与布帛,还有从葡夷那弄到些许金银。”杨策指向不远处海岸边升起的炊烟,道:“岸边时常会遇到渔村,过去航行到这里的先贤说这的百姓操兵习射,俗尚嚣强。”  “我等拿出钱财,沿途每遇渔村雇些射手壮丁,待飞鲨赶上,兴许能有七八十人。”  孙六嗤之以鼻:“还花钱雇人,壮丁上岸掳来就是,唯独言语不通,号令不行,掳来再多人都没用。”  “总要试试,兴许他们能听懂葡人的言语,我也会。”杨策说着招呼舵手向岸边渔村航行停靠,这才对孙六道:“钱粮还是要给的,这才能叫他们出死力。”  嘴上虽这么说,杨策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这是个好机会,能让他在正当目的下招募一些自己的亲信——这的人若会说葡语,那所有海盗首领都没人能跟他们交流,只有自己。  虽然他不准备做什么,但总不能一直指望林凤给他调拨海盗,万一今后遇上不测那些人跟自己不是一条心可不行。  想到这,杨策望向渔村的目光越发炙热,手握成拳轻轻锤着船舷。  “你刻的那是什么?”  “唐诗。”  杨策转过头对上孙六疑惑的目光,道:“使至塞上。”第七十一章伏击  杨策的焦虑同样出现在圣卡特琳娜号上的加澳心中,他们都只知道自己的援军会在什么时间大致赶到,却同时担忧着对方的援军能否及时赶到。  在追击的第四日夜里,圣卡特琳娜号上的导航员报告离马林迪港口还有一天一夜的路程,加澳下令熄灭船上灯火、降下船帆,静静停泊在海面上,像一头笼罩在阴影中的巨兽,等待着它的猎物上钩。  甲板上葡萄牙水手林立,炮手攥着火石立在十六门钉在船舷的回旋炮后,装备重炮的下层甲板上也将炮口伸出炮窗,更多水兵从船舱里穿上他们最好的铠甲,持各式兵器瞪大眼睛望向黑暗而平静的海面。  黑暗与海水,是两个与生俱来就能向人类带来恐惧的东西。  但他们心中没有恐惧,此时此刻,他们是恐惧的化身。  顶着覆盖天鹅绒带檐轻盔的船长加澳缓缓走过甲板,低声为他的部下打气,在他身后跟随着一列持未引燃火把的水手,他吩咐道:“战斗开始,你们引燃船上所有火把。”  比旁人更多的知识让他为知识所累,在摩加迪沙,如果不是担忧明国海盗之后那些‘紧紧跟随的明军’,若在第一时间率败退的丽娜号杀向明船,也许这场长达四天四夜令人身心俱疲的追逐早就结束了。  他一直等到四天后,才终于在放缓航速漫长的追逐中发现远远吊在他们身后的一直都只有一艘明船,一艘火力、兵员不是那么雄厚的明船。  天知道是什么给了明人这么大的胆子,一艘船追击圣卡特琳娜号四天四夜?  又是什么让明人产生自己能够战胜他们的错觉呢?  其实在海洋的另一端,破浪航行的百户号上海盗们也是抱有巨大怀疑的,他们不止一次向首领表达,一旦开战他们可能无法取胜,可每当首领问起:无法取胜又能怎么办呢?  他们还是会选择继续追击下去。  这并非出于争强好胜的内心,也与胜负无关,只关乎他们职业操守的尊严。  打起来他们当中一些人很大可能会死,也很大可能最终不能取胜,但当他们见到一条大鱼,绝不能放任自己调头离开,必须试一试。  没准……援军就到了呢?  杨策的招募当地土人的计划异常成功,虽然一开始停船靠岸被当地黑肤拳发的百姓用长弓短矛当作贩奴船攻击,但后来真的在渔村里找到一名曾去过麻林地经商的商人,商人名叫阿里,会说一些葡语,看在白银的面子上很乐意登船为他招募人手。  “我不会加入你们的战斗,战斗开始前要把我放到岸边,在路上招募一个壮男要给我这么大一块布。”阿里长相上有明显阿拉伯血统,但肤色像北方阿拉伯人又涂了一层黑,轻轻摇手带着轻微的市侩跟亚洲海盗谈起买卖也不能免俗,微微瞪大眼睛透出金钱的味道,道:“你们的战利品,我可以帮你们就地卖掉。”  杨策靠在桅杆上吹着晚风,看着火把下阿里用手比划出大约一尺的远行,提起脚下的印度棉布用刀比划出一尺见方,接着道:“这是一尺,你帮我募了五十八个人,其中有十七个自带兵器,我给你七十尺布。”  “不,五十八尺。”阿里看上去并不是第一次和海盗合作,望向杨策与孙六等人的目光一直带着审慎,一口咬定道:“我只要我该要的,你们会把我放到岸上,对吧?”  这个回答令杨策与孙六相视而笑,就连一直忙着恐吓阿里的孙六都不忍心再去恐吓,只是对杨策道:“他不能下船,只有他和你会说葡语,没了他你跟那些人说不上话,他们看上去倒像是吃这碗饭的好手,就是不知道动起手来怎么样。”  经过阿里短暂的招募,他们靠岸四次募来五十八个水手,有的本身就是不安分的海盗对近海生活极为熟悉,有的则是听说杨策出钱募人跟葡萄牙人打一场就跟着上了船,让此时的百户号接近满员,这些人体形普遍高瘦,上船上都只是在腰上围一圈麻布,少有几个穿衣服登船的看上去像是异类。  不过现在就好些了,杨策缴获葡萄牙人的衣服被发给他们,各个套上衣衫再挑拣衣甲船上,拿着长弓短矛短刀,倒像那么回事。  最大的缺憾就是这么多人硬是没有一个会使用火器的,让人失望。  “一时半会你不能下船,但我会保你活着……”  就在这时,望楼上的端着杨策那副林凤给的劣质神目镜的瞭望手快速攀下,到孙六身边小声耳语几句,紧跟着孙六便将消息告诉杨策,打断他继续要说的话,就见他诧异地皱起眉头,一把将阿里推进船舱,跟着孙六快速攀上望楼。  年轻的瞭望手指着远处大概方位,孙六端着神目镜递给杨策,道:“他们的船火熄了,停在那不知是什么意思,看着怪慎人的。”  不仔细看确实不容易发现,间隔有近十里距离,杨策在海面上仔细搜寻了两圈才发现那艘拥有巨大船体的葡船如今熄灭所有灯火,连船帆都降下,只剩下阴影中的巨大轮廓静静停泊在海面上。  神目镜中,圣卡特琳娜就像一头大象蹲在草原上用鼻子遮住眼睛,嘴角洋溢着只有自己知道的笑容,还以为别人看不见它。  把杨策都看笑了。  “怎么办,它好像在等咱们。”  孙六倒没察觉杨策脸上的笑意,桅杆上的风很大,吹得他眯起眼,道:“看上去那艘船想让我们从侧面过去,用火炮先轰我们一阵。”  “还能怎么办,感激陈帅吧,要不是这个东西,发现他们也来不及了。”杨策把粗制滥造的神目镜插回腰间,拍拍孙六道:“我们从左侧过去,临近转舵用左舷炮轰他一阵,调头就走,他升帆要一会,打不到我们。”  这能给他们创造优势,可惜船上没有重炮。  “全速前进,让我们仔细看看这艘大肚子!”第七十二章亚念  万历三年的严冬如期而至,北亚墨利加的明朝远征军却早在三个月前就感受到这里的严寒。  尽管他们走了很远,但这片广袤大陆的寒冷地带实在太大,让远征军上下都认为自己会把一生都耗在这里。  但至少麻贵这个冬天比去年好过的多。  在五月,他的人在连接望峡州与北亚墨利加的黑水靺鞨群岛东端建立第一座港口,就在那个曾帮助过他们拥有上百个宗族近千人口的女真使鹿部的领地之中。  不过那其实只是一个拥有五座冰屋、两条木质栈桥的小哨站,被起名叫夏鹿港,驻扎两个小旗的女真士兵。  不论规模还是位置,都决定了夏鹿港只作为指引航线的存在而无其他战略意义,因为这个小港口附近只有夏天才有船只能够抵达,其他时间有时会被浮冰影响,有时则可能完全不能通船。  麻贵真正立起的港口在夏鹿港沿岸向东北航行近七百里的海湾中,名为美湾,即使在冬季也不结冰,不过合适做海湾的海滩极少,远征军寻找了足足三十六日才在海滩上找到一处能让货船与战舰停靠的地区。  海港起初并未起名,不过随远征军定居而被叫做麻家港——还活着的远征军将士到如今已经能深刻认识到想在这里获取土地以显祖宗有多么不易。  没人再带着最初的痴心妄想,他们只想在这活下去,因为放弃唾手可得的土地对他们来说更困难。  麻家港广袤的海滩缺少优良海港,却有大片潮泥地带,在离海岸稍远的地方有适合种植粮食的肥沃土地;自海湾能捕食数量众多的海鱼,内陆分布着大量湖泊,肥美的大鹅与鸭子及在此地栖息的鸟类能作为充足的肉食储备。  西北方有自称亚泥俺的女真人,麻贵更喜欢把他们称作亚念部。  各部少则几十,多则数百地散落生活在西面与北方山林湖泽之间,多以狩猎为生,在麻贵他们行过时有几个部落曾向他们发动攻击被剿灭招抚,更多部落则同他们建立了相对良好的关系——其实就连麻家港也是这些‘女真人’指引给他过来的。  麻贵已经渐渐感觉到奇怪了,世上不应该有这么多女真人,可大家长得都一样,称他们做汉人未免太过抬举,叫蒙古人又未免太远,最像的野人女真,似乎都比他们会穿衣服。  不过麻将军很会处理问题,他把这些东西写成长信,揣在身上等寻找他们的明军过来送回到天津的陈沐手上,让他给这帮人起名。  十一月初三,黄道曰:宜出行、入宅、安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