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8月15开海是什么意思 > 第296章(第1页)

第296章(第1页)

重任  北海上的荷兰舰队指挥官是伯爵威廉·罗德维克,一名年轻的陆军将领。  拿骚的威廉率领步兵作战是荷兰翘楚,因为他交友广泛、家庭富有,统帅部队三次被西班牙人歼灭,还能再招募第四次。  在六省联盟组成之前,尼德兰打仗用的不是尼德兰人,尼德兰人都忙着当海上小超人,疯狂帮人海上押镖赚钱,赚来的钱,投入到尼德兰独立的伟大事业之中。  因为阿姆斯特丹在荷兰,这个商业中心辐射着北方六省,荷兰在商业上的崛起几乎是必然。  过去阿姆斯特丹只是汉萨同盟非常不起眼的商业港口,原本没太多制造业。  但当时的尼德兰总督阿尔瓦公爵对整个尼德兰施行重税与恐怖的高压政策,后来西班牙军团哗变时又把商业中心安普卫特劫掠一空并加以焚烧,在那之后,安普卫特这个商业重镇一蹶不振。  等到阿尔瓦去了新大陆,帕尔马公爵被调至尼德兰,南部的南部布拉邦特与弗兰德斯直接成为战争前线,帕尔马攻占城镇后准许城内的新教徒带着家眷与财产和平离开。  这一政策,使新教叛乱的重镇安特卫普、根特、布鲁塞尔等地有大量居民携财产移居北方的荷兰省。  其中就包括富裕的商贾与大量各行各业的熟练工。  这使得阿姆斯特丹快速崛起,六省联盟里,荷兰最有钱,他们之中专事作战的人才,早就在漫长的独立战争中死掉了。  剩下的都是有钱的商人,因此荷兰独立战争的下半场,完全由外国人来打。  苏格兰和日耳曼,盛产勇敢的战士;还有英格兰、法兰西的新教徒,这些人非但不需要出钱雇佣,而且还自备兵器铠甲,只要管顿饱饭就行,是完完全全的志愿者。  如今北海上的荷兰舰队长官,拿骚的威廉,就是一个十分擅长招兵的人——他总能从世界各地拉来许多轻视性命的穷鬼。  对一个人来说,不论做什么事,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很重要。  在威廉刚开始率军打仗,他的部队初初上阵,由于布阵有问题,几乎没跟西班牙人交上手,就被埋伏在身后的骑兵践踏,而后击溃继而被歼灭。  也有部分原因是他的运气不好,第一次上阵就碰上了难啃的硬骨头,西班牙弗兰德斯军团,精锐里的精锐,地位相当于大明的浙军。  等到第二次,拿骚的威廉就统帅部队打了个全场,是倒数第二个崩溃的方阵。  到第三次上战场,他非但没有被全歼,而且还在友军崩溃的情况下重整阵形,拉着半数部队有序撤出战场。  这就是老兵了,不得了的,人人都要高看一眼。  这一次,他拉齐了人马,原本是打算向南进军,不过莫里斯王子要从北方运回一批贵重货物,担心遭受占据英格兰的明军抢夺。  明军攻占英格兰,考虑到大明和西班牙的同盟关系,整个北海对周边国家来说都不安全了。  莫里斯王子是沉默者威廉的二儿子,也被叫做拿骚的莫里斯,如今他才十六岁,还在读书,不过考虑到其父的威望,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奥兰治家族的人能担任荷兰执政官。  奥兰治的长子在西班牙读书,显然被菲利普扣下了;小儿子还小,只有莫里斯最合适。  这会儿英格兰没了、法兰西给白山割让大片土地,强大的邻国都顾不上管荷兰的事,这是最好的机会。  议会已经将此事提上议程,只等着六省通过,拿骚的莫里斯将成为尼德兰新的执政官。  这批需要威廉伯爵亲自护送的珍贵货物不是别的,是荷兰从挪威、丹麦订购造船用的木头;从瑞典王国购买的成品火药,重量高达四千余斤。  火药啊,某种意义上比造船用最好的木头还要重要的多。  其实就在他们旁边,德意志地区的神圣罗马帝国就有量产火药,人们会从马厩的墙上挂硝土、也有在羊厩专门做的原料堆。  单个产量肯定是小的,但是成规模后积少成多,一年有个几斤万斤,正常打仗不用炮或用几次炮,肯定是够用了。  但是神罗不给荷兰卖。  西部航线被掐死了,也没办法去摩洛哥买,他们只能去找家里有矿的瑞典。  带着货物回来,眼看着再有两三天就到荷兰,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撞到了杨策。  并不是威廉想让舰队拉开横阵包围杨策的舰队,而是他想用这种方式完全拦截杨策朝他们冲来的舰队,让运载火药的商船先走、运送木材的船押后,先离开危险地带再说。  什么叫海战的老西班牙人?  随缘放炮,认真跳帮。  毕竟跳帮节省火药,荷兰对火药的节省需求甚至还大于西班牙。  西班牙火药用量大,但他们人口也多,自己堆硝田就有些产量,还离撒哈拉不远,走私商人总能把硝石弄过来。  荷兰不一样,这次从瑞典买火药是他们第一次买到一手火药,以前都是买别人转手的火药,这儿几十斤、那儿几十斤。  东拼西凑几百斤,送到战场连炮都不敢用,十五个火枪连队五次齐射,没了。  就够打一仗,打完火枪手就算退休。  炮?  炮就别想啦,他们能做出整个欧洲最好的炮,自己的步兵方阵却无法做到每一千人配置一门火炮。  谁都知道炮是好东西,没火药怎么用?  长时间海上悬挂各国船旗押镖,让尼德兰人知道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比如,过去葡萄牙人占据的东印度果阿港有火药、西非洲的桑海王国、摩洛哥也有火药,天主教修士说日本有火药、大明也有火药。  但他们现在连北海都出不去。  过去的火药经销商英格兰还死了。  拿骚的威廉真是感觉天将降大任于他,这四千斤火药只要能运回阿姆斯特丹,下一场战争他们就能把西班牙在下尼德兰夺走的城市抢回来。  至于现在的海战?  拿骚的威廉用手敲了敲船舷,扬臂直指前方:“围上去、撞上去,跟他们接舷战!”第三百二十五章开荤  小威廉差一点就成功了。  可惜被杨策的纵队险而又险地从侧翼掠过。  在尼德兰舰队的左翼,海盗纵队的首舰在舷炮射程范围内擦着边,游曳出巨大的弧度,将侧弦炮弹倾泻向敌军侧翼。  他们穿过去的动作让杨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因为整个舰队的行进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会被敌船包围,所以船舰统统以最快的速度穿过。  问题出在杨策的舰队,船舰并非制式型号。  尽管他已经尽量挑选了战舰,但还是无法凑齐一支完全由盖伦船或飞鲨船组成的舰队。  正常情况下依照训练,他们会保持在相近的速度,匀速向敌军舰队展开轰击。  但此时此刻,他们必须全速前进,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敌军包围之中。  只是如此一来,速度上便有了先后之分,行列整齐的舰队被分成了四节。  张满帆,冲在前面最先绕过敌军侧翼的是中型汉飞鲨,排水量普遍在一百五到二百五十吨之间,又轻又快。  船上装载的火炮也轻重不等,大略都是佛朗机炮,小号、中号皆有。  除非贴近,否则这两种佛朗机都很难对船只甲板以下造成伤害,船身的颠簸与距离也会让火炮不易瞄准,难以准确射杀甲板上面的水兵,因此他们的舷炮打出去,只是聊胜于无。  跟在飞鲨后面,在舰队中间的是三艘大型加莱船,也就是大明的蜈蚣船,不过个头要更大一点儿。  这东西载人多,船形又大,正常来说在海上跑得不快,但这会大蜈蚣身上的桨都被船上的海盗划了起来,一个个分外卖力,速度快得很,几乎要追上前头的汉飞鲨。  在他们船上,佛朗机炮尤其多,二三十门重型佛朗机,打出去又快又狠,就在绕过尼德兰舰队侧翼不到一刻时间里,三条大蜈蚣足足打出去两轮。  就像海面上的炮弹抛射机,眨眼便向尼德兰舰队左翼轰出去五百多颗炮弹。  再往后,是四艘瘦盖伦、两艘胖盖伦,都是四百吨以下的船,胖瘦的区别在于原产国不一样,英格兰的盖伦船瘦一点、西班牙的盖伦船胖一些。  两种船的船壳都很厚实、载重也极大,反正速度都不快,但火力强,装的都是青铜重炮,打出去声势骇人。  舰队的第四梯队,则由飞将军垫底儿。  飞将军的航行速度跟它的名字刚好相反,它本来就比别的盖伦船大,杨策在船首装了石质将军像、四门打五十斤石弹的那种重型射石炮,更别说还有一身的镇朔将军。  这些镇朔将军炮,有一部分是陈沐作为赏赐交给杨策的,还有一部分是杨策在桑海自己仿铸的。  仿铸的镇朔将军炮,虽然匠人也是被林阿凤弄出海的大明工匠,但他们没掌握镇朔将军铁芯铜壳的核心技术,铸出来的炮普遍要沉三成,才能保证火炮的质量。  这些因素加到一块,杨策的飞将军就像是百米跑道上脚步蹒跚、膝盖积水的大胖子。  它最开始可是在队形最前头呢,让各舰全速前进的命令还是它下的,结果舰队还没绕过敌军侧翼,飞将军已经落到最后去了。  而且还被尼德兰两艘快船卡在面前。  杨策倒是一点不慌,他在桅杆上对全舰队下达了向右侧转向、全速前进的命令,不慌不忙地从桅杆上下来,跑到船头闷头依次亲自调整好四门射石炮的炮位。  再一抬头,看着挡在前头的一艘卡拉维尔船,像没看着一样,只是自顾自地把首桅的帆绳在自己身上缠了几圈。  舰上水兵长官此起彼伏地高呼着让海盗们小心碰撞,杨策口中还振振有词:“他们被大蜈蚣的炮吓傻了?怎么到现在一炮都不……干霖娘!”  轰隆的巨响伴着木料断裂的声音在船头响起,剧烈的震动从船首瞬间传递到船尾,把一名正在船尾栅栏板上尿尿的海盗甩飞出去,拴在腰上的帆绳确保他和自己刚刚的尿混在一起坠进海里。  巨大的摩擦声里,船上所有人被撞得东倒西歪,瞭望台上的瞭望手被甩飞出去,屁股顺着兜满风的船帆一路滑下来,最后趴在甲板上拍出个大字,好半天才挣扎着抹着鼻血起身,胳膊、后背到处是木刺刮擦的血道。  提前做好准备的炮手们倒是没被有被撞死的,但有个倒霉蛋刚爬起来,便把脑袋伸到船舷外头,想要看看被飞将军正面撞击后的东西到底什么样。  紧跟着就被一根横扫而来的帆杆砸了回来,脑袋都变形了。  飞将军继续向前,右侧低了一截的卡拉维尔船被侧面撞击,船首右侧全部裂开,下层船舱眨眼就被海水漫过,船舱里的水兵奋力向外游去,上层甲板的水兵则竭力拽着勾索试图挂住飞将军庞大的船身。  他们不是想要上船,而是船要沉了,有个东西挂着哪怕在海里游会儿,到离友军船舰近的地方才有求救的可能。  不过飞将军上可一个善男信女都没有,那些海盗哈哈大笑着,争先恐后地逃出手铳、鸟铳、弓箭,居高临下朝他们射个痛快。  最过分的是还有人拿船舷上钉着装散子的回旋炮打。  杨策脸上是云淡风轻,解开帆绳又回到船头张望着就近靠上来的敌船,寻觅能让四门射石炮开荤的角色。  自打这艘飞将军落到他手里,这不是第一次撞卡拉维尔船了,在他眼里,所有船形就没有比卡拉维尔船更适合挨撞的。  个小、皮薄、馅儿大。  只要别头对头,将军船首像对着它侧前脸、侧面、屁股都行,一撞一个准。  撞完都不用看,它一准沉、飞将军一准屁事没有。  比卡拉维尔船再大点儿的,杨策就不愿意撞了,哪怕是条轻盖伦,撞上去多半赢但飞将军肯定也会受损。  比它再小的,那就不叫撞,叫碾。  无法体现撞击的刺激,船上的人只会感觉自己好像骑上了点什么,然后就没了。  只有卡拉维尔船,这么清脆柔顺。  “看到那条盖伦船没有,夷格兰制的,准备好咯炮位不要动!”  杨策晃了晃被震得有点发昏的脑袋,把钵胄取下来夹在肋下,回首对四名炮手指着前方缓缓逼近的一条盖伦船,道:“四门一起,预备,放!”第三百二十六章接应  飞将军在敌舰群中左冲右突,横冲直碾。  小舟小船不知被撞毁了三条,一艘体态同样庞大克拉克帆船在接近时就被火炮轰塌了艉楼,而后两船跳帮,同样没能拿下飞将军。  还有艘倒霉的夷格兰制轻型盖伦,被两颗高抛射的石制炮弹砸进船首,船是没沉,低矮艉楼上的舵手却被颠飞起来砸进海里。  在交锋中,操作得当的纵队要比横队占便宜,因为在某个时刻,总有敌舰在纵队从队首至队尾所有舷炮的射程范围内。  西式盖伦船在肉搏战中的生存能力在这场海战中得到充分验证,比它高的船、尼德兰没有;比它矮的船,水兵很难跳上来。  而跟他一样高的船,在尼德兰军舰不开炮的情况下,贴近了一轮齐射就能把水线船壳、船舷甲板轰得支离破碎。  尼德兰舰队也没放过汉国在外围游曳的舰队,船舰调整方向朝汉国舰队的尾巴追去。  大蜈蚣屁股上几个光着脊梁的海盗提着水雷对后面的追兵看了又看,最后还是没把水雷放下去,他们的旗舰还在后头呢。  在游曳与追逐里,尼德兰舰队的队形逐渐松散,几条受损船舰逐步撤出战场。  未能殖民新大陆的夷格兰是个穷鬼,没有收获东印度群岛的尼德兰,则在海军更为残疾。  没有充足的火药,就要先保障陆军军需,对尼德兰这个三面环海的地区来说,被攻占的唯一可能既为被一支优势陆军从南方突破。  而没有充足的造船木料,则意味着战船受损很难修复,战船损失很难补给。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让前番勇猛包围而上的威廉在发现飞将军号并不害怕包围,反而坚守战位拖延其追击速度后向舰队下令,准备撤出战场。  反正运输火药的商船已经走远,这些军舰难以追上没有武装的商船。  其实杨策的飞将军号上已经乱成一团了,露天前甲板上,有至少三条船的水手攀援而上,有十几个水兵已翻上甲板跟海盗展开白刃战。  艏楼下层被尼德兰人乘船抛出的纵火物丢入炮窗,烧毁了两个炮位,引燃火药爆炸让飞将军损失了几名重炮手,还把艉楼的军官厕所墙壁炸坏。  陈沐送杨策的景德镇陶瓷马桶也保不住了。  杨策被尼德兰舰队的战术打得有点晕头转向,尼德兰人用火攻、跳帮这种战术,看起来可一点儿不像个西班牙人。  简直跟林阿凤一样。  这恰好是杨策的短板,他的舰队上没有火砖之类的装备,也就在跳帮作战上还有点常规训练……他是真没想到在遥远大洋的另一边还能碰上这么喜欢使用火攻的敌人。  尽管敌军舰队有队形松散逐渐撤出的架势,但杨策看不见整体,他只能看见十几艘大小敌船围在他左右,蚂蚁一样的尼德兰水兵争先恐后地朝高大的飞将军蚁附而来。  越来越多的敌军士兵得手,把上层露天甲板杀得尸横遍野。  看样子,他们是想把这条大船俘虏回去。  其实这场仗双方心态彻底反过去了,杨策成了被抢的那个。  尼德兰舰队的船,确实没几艘能被杨策看上眼的,但他的旗舰在敌人眼里可是个大宝贝,只要能夺回去这一条船,整个战场的损失不但可以抹平,还小赚一笔。  杨策就不一样了,他不是来抢劫的,而是为了泄愤,只要能杀人毁船,他什么都乐意。  就算只是一个海盗,靠着大明的杨策,在这场战斗中也比尼德兰人有更多依仗……即使飞将军有再大的损失,只要没沉,回到港口给应明交个报告,都能得到足够的资源修缮。  所以他什么都不怕。  露天甲板上的战斗持续到中午,飞将军的舷炮已经有一多半都哑火了,船上的海盗水兵也死的死、伤的伤,作为回报,他们在杨策的率领下连续七次打退敌人的跳帮。  不过他的兵力不足以让海盗跳到对方的船上进行占领,基本上只有损失、没有收获。  尼德兰人也在持续的战斗中筋疲力尽,飞将军号就像是海上一座不可攻陷的堡垒,在他们付出巨大伤亡后,依然无法攻落。  飞将军的存在,极大地打击了尼德兰舰队的士气。  双方保持着合围的局势,顺风缓缓漂泊在海面上,飞将军持续轰击的火炮也抓住这短暂的休息时间,得到停止轰击命令,等待下一次敌军扑上来。  两边休息到阳光最旺盛的时候,眼看重整旗鼓的攻击即将开始,突然从遥远的海面上传来连续不断的炮声。  天降铁雨落在敌军舰队头上,甚至还有两颗炮弹打在飞将军不满裂纹的船壳上。  “开炮,我们的舰队回来了!”  海上的另一边,六艘小型盖伦船乘风破浪,划着巨大的圆弧调整方向,直直地朝飞将军缓慢而坚定地冲过来。  只是一轮炮击,就摧毁了敌军的信心,聚集在飞将军周围的尼德兰战舰缓缓退却,紧跟着被汉军盖伦船切入队形,连撞带碾,还不忘把勾索丢在飞将军上。  六条船并不恋战,勾着船帆被烧毁大半失去机动能力的飞将军向南航去。  就在那些留在原地的尼德兰船舰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从他们的旗舰发来撤退的命令,两支船队这才脱离接触。  明明被部下从敌军舰队正中救出,杨策脸上却看不出丝毫高兴,他不停紧张地环视海面,最后干脆脱了铠甲拽着勾索绳朝盖伦船爬了过去。  这些盖伦船的首领是杨策部下军官团首领杨继忠。  “我的船呢,就剩这六艘了?”  “不是,将军,咱们得去尼德兰了,汉飞鲨追着敌军的商船队朝南边走了,蜈蚣船还在东部海面跟敌军缠斗,但是问题不大。”  “要是不能在靠港前抢下这批货,咱们这仗可就亏大了。”  听见飞鲨船队与蜈蚣船都没被歼灭,杨策提起的心可算放回肚子里,思忖片刻,他点头道:“对,是得把那批木头抢回来,飞鲨队应该行,我们去接应他们。”第三百二十七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