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十里人间by老草吃嫩牛主角 > 第109章(第1页)

第109章(第1页)

  穿着侍卫服饰的人从郡王府的长廊匆匆而过,远远陈大胜看到他,便悄悄站起来,走到院子门口接了他手里捧的一叠卷宗,又坐在廊下慢慢翻看。  老太太还在那边说呢:“……人家又不傻,傻了也养不出皇爷那样的儿子来,你们说对吧?”  佘青岭两腮里鼓鼓囊囊的点头:“恩~!”  “什么都没有的人才会抓住一样东西,死她都不会丢开,是吧?她啥也没有了,就剩下个娘家了,如今便是老郑家是堆儿粑粑,她也得拿香料成年熏着,还不许大家说,对吧?”  陈大胜闻言抬脸插话:“奶,我爹是我爹,可不是她手里哪样的东西。”  佘青岭就笑着往嘴里丢豆儿,啥也不说。  自己这俩崽子都生性,那脾气上来就狂野的狠了,反正不许外面说自己一句不好。  他就听属下说过一件事。  前些日子家里整理院子,茜儿眼界不到,根本不信任商家报价,便是一枚钉子,她都要赶朝廷初一十五定点的铁市,要挨家问一枚钉多钱?  那次也是,茜儿去问铁货价格,就听到几个外地商人议论自己,说一个太监还好意思出来做郡王……  其实这样的闲话,何尝有一日休止,若是在意那些闲话,他早就死的不能死了。  谁能想到呢,这丫头硬是一声不吭的听了全场,还笑眯眯的采购好了东西,没事儿人一样走了。  等晚夕铁市散了,这丫头就带着婢仆悄悄尾随,又给人家套袋儿,拖到没人处,命那五大三粗的婆子,使那捣衣裳的锤儿狠打了一炷香的时间。  还打了不是一次,一到初一十五铁市开市前一日,这几人必要挨打。  这不,那几个嘴贱的也知道得罪人了,如今正在卖铺面宅子,预备外地讨生活去。  佘青岭这一辈子,就从没有被人这样仔细保护过,他心里甜的很,只茜儿当没有这事,他就暗自美滋滋,私下里给她定了好些出孝戴的头面首饰。  老太太还说呢:“……她让你做鞋,也不过就是讨个关系,想跟你拉一根面熟的线儿,就像你四叔,哎!他也是~粑粑呗!”  老太太提起这个词儿,就有些难受,她扒拉了一下身上的小绒毛叹息:“我知道他不是人,也知道他牲口,我能咋的?塞我肚子里,再给他屙出去……”  “……咳咳咳咳咳……”  可怜佘青岭,一代名士,满门忠烈之后,当朝隐相,皇帝表弟,太后外甥,新封的瑞安郡王活到这么大,第一次有人在他面前直刚刚说屙这个字眼儿。  他就一颗豆子入了气管,陈大胜丢开卷宗蹦过来就一顿拍,其余人围上去集体拍。  老太太可不知自己说话有多么大的威力,她还埋怨呢:“你这孩子,多大人了,瞧这点出息呦,吃个豆儿都能给卡住了,赶紧饮饮水。”  如此又呛到了。  燕京本地喂牲口水喝,一般就说,你把那驴儿饮饮,都出了一天力气了。  一家人围着佘青岭团团转,等他倒腾过气儿了,老太太才不会学皇爷那套,喊一声,快喊御医!!!  她就上手打,使劲拍了几下出了气,才狠狠到:“你脑袋上是眼睛!还是瞎窟窿?吃东西都看进路儿?你说你能干啥?”  说完一盘腿儿,她坐在榻上继续唠叨:“你四叔,他就是再牲口我能咋?我都想好了,明儿我死了,我总要跟你们说,你们四叔早晚讨饭去,你们几个不看僧面看佛面,路过好歹给他舍个馍吃,甭让他饿死了,奶就瞑目了。”  陈大胜吸气:“奶!你说他干啥?”  老太太理直气壮一扭脸:“我没生他我就不提了,哦,呸!我是说,那宫里的跟我一个心思,就想着……好歹也是当你亲人一般待过,就为这双鞋,他家有难了,你们可不敢踩去,这样她蹬腿瞑目儿了……”  七茜儿丢开簸箩,上手就去捂阿奶的嘴:“啊啊啊~奶,奶!祖宗,明儿我蹬腿儿还不成么,隔墙有耳的……”  佘青岭在一边都笑的不成了,实在不能听下去,他就忍着笑站起来蹭到儿子身边,拿起老卷宗就问:“这是什么?”  陈大胜站起来,就吸吸气道:“嗨,还不是小七最近那毛病,动不动就心口疼,皇爷都问过几次了,也看了好些先生,就谁看都没毛病,他总疼着也不是个事儿……”  佘青岭将前朝《礼部要辑旧稿》丢在一边,扬扬眉:“小七儿那毛病,跟这些前朝举子集仪又有什么关系?”  陈大胜就拿起他丢开的那本,指着上面的一个名字认真说:“小七儿前几日跟我说,此乃他生身之父。”  佘青岭刹那二目圆睁,好半天才低声问:“鹤召书院?赵东津~是七儿生父?”  说完,他却想到什么一般,歪着头,看着陈大胜难以置信道:“不,不会吧?这世上竟有这样的事情?”  陈大胜点点头,又摇摇头叹息:“爹,恐怕没那么简单,我也就是一猜,小七他们也不知道我在查,啧!这也是灵光一闪,那不是前几日他半夜犯症,我让人拿牌子寻御医去。二典回来就跟我说,国子学的掌院大人也送帖了,说宫先生也犯了一模一样的毛病,就没来由心疼……”  佘青岭更惊了,他倒退几步,陈大胜却看着地上跑来跑去,鹅黄黄的鸡雏儿说:“这事儿太玄,可我却是相信的,您不知道,我~我亲哥没了那天,我也不知咋了,就整日子坐卧不安,干啥都干不到心里去……后来他们告诉我,昨儿你哥没了。”  亲爹没了那日,他也是没来由的就心里就堵得慌的。第113章  (113)  情不移最后一次刺杀谭士元是在秋末,这疯尼将燕京搅了个天翻地覆,九思堂耗尽力量,都没有把这人从燕京翻出来,便在陛下下面失了不少信任。  那谭士元说来也是可怜,却不知怎么招惹了那疯尼,真就是隔上个十几日他便损伤一块肉,从胳膊到腿儿,眼睛一只一只被剜,鼻子没了就到耳朵,真就是活脱脱的剐刑了。  到后来,谭士元本人是很想死的,可朝廷却不许他死了。  老隐皆去后,谭家更无人来援,他便成了诱饵。  那个宛若游魂般的疯子在燕京游走,便是没有针对朝廷,大梁威严不得践踏,便是谭士泽的未亡人又如何?  皇爷连下四道诛杀令。  情不移必须缉拿归案,必须死在朝廷的刑法之下……  然则,情不移深不可测,自皇爷亲下诛杀令,又怕她鱼死网破,陈大胜便带人日日守在殿前,累了就随便找个旮旯歇息,更是家也不回了。  此秋末肃杀之际,家里的老太太倒是悠闲的,到了节令,人家郡王府也不呆了,却带着七茜儿,还有亲卫巷的奶奶们一起上了百泉山挖野菜去了。  对于她们而言,这天大的事儿都没秋分一碗滚汤重要。  所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和家老少,平安健康。老太太亲自理火调味,并按家户人头就一家分了一大锅汤。  晌午在亲卫巷喝了汤,七茜儿这才带了一大锅回燕京,然刚进府里,便听人说干娘来了?  柴氏丈夫儿子都不在身边,跟两个媳妇儿又相处不好,便是再好的媳妇儿,跟婆婆在一起也是伏低做小的,她不去老太太跟前,也不好外面游门子,就只能郡王府溜达。  “干娘竟不在家中理锅?”  将滚汤奉上,七茜儿行了礼才坐下。  “嗨,一个地一风俗,我们家可没有这个讲究,倒是往年你干爹在家的时候,咱家是秋祭的,可他今年不在,一府的媳妇儿,谁又能做得来这个啊?呦!这闻着~倒是喷香,是老太太理的锅儿?”  柴氏笑眯眯的看着这碗由野菜鱼片烹的东西,嘴上夸奖,老太太烹饪就会耍咸盐,这汤卖相到底不好。  再低头闻闻,柴氏撇嘴,到底拿起一边的汤匙端坐着将汤吃完了。  喝完又灌了两杯浓茶,才找到舌头根儿说话。  婢仆收拾了食器下去,见左右没人了,柴氏这才满面兴奋的与七茜儿道:“茜儿啊,你且坐过来,娘跟你说个事儿吖。”  七茜儿心里憋笑,暗道果然如此,这又是存了一肚子闲话呢。  自打她搬进燕京,侍奉在爹身边开始,三不五时干娘便会找点由头来家,从此这燕京谁家后面老猫下了几只崽子,她也是知道的。  大家都是外来户,可不像人家张婉如她们有个亲戚家走,便是有些闲话,也得说给放心的人听不是,不然传出去便是长舌妇了。  柴氏就满面神秘,凑到七茜儿耳朵边悄悄嘀咕道:“娘跟你说,咱燕京,可出大事了!”  七茜儿困惑问:“大事儿?”  柴氏点头如捣蒜:“可不是,我跟你说了,你可不敢外传啊,娘昨儿不是小曹家吃酒去了么,我就听了一耳朵闲话,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你知道吧,半月前,那谭侯夫人不是进京了么?”  皇后娘娘家人称大曹家,生了九皇子敬嫔家,便是小曹家。  所说的谭侯夫人,就是谭士元亲生母亲,开国候谭守义的发妻钟氏。  那钟氏原本因从前一些事情,被谭守义幽禁在家,对外是说年纪到了身体不好。  可谁能想到,人家也不知想了什么法子冲出府邸,带着一帮子原属她娘家的老亲卫就进了京。  七茜儿闻言点头:“知道啊,她不是十几天前就到了么,大胜回来还跟我说呢,前几日皇爷散朝躲的就是她,没得什么都不做,就见天听她哭求啊。  燕京的衙门是朝廷的衙门,那疯子又神出鬼没轻没重的,干娘,你不知道,她还御前告了老侯爷一状,说老侯爷谋害发妻呢。”  顶级豪门的奶奶们,说的闲话都质量不同,那真是张嘴皇家,闭嘴侯爷的。  可惜柴氏今日却对钟氏告丈夫一事不感兴趣,她就神色古怪的咬着七茜儿耳朵说:“吓死人了!她们跟我说,那钟氏给亲儿子灌了毒酒,谭士元啊,他都死……到今儿三天了!”  “什么?!”  七茜儿低喊出声,嘴巴却被柴氏捂住了:“哎~呦,你小点声。”  柴氏鬼鬼祟祟看了四处一眼,这才紧张的说道:“这事儿,啧,朝廷又要丢人了,这一品大员家母杀子,就太损德行。你可不敢外面乱说去啊,这还是宫里传出来的消息,那曹家老太太多吃了几杯,又看我是个嘴紧的,她憋不住了,就跟我唠叨了几句。”  柴氏也是憋坏了,说完呼出一口气,又对七茜儿确定的点点头:“谭大也是个惨的,我听她们说,他那胳膊腿儿早没了,脸上这些嘴巴鼻子也没了,还当胸一个大洞儿,臭的直生蛆……”  对着空中干哕几下,柴氏就畏惧道:“可,皇爷不许他死,他就不能死,四个御医那边看护着,只不许他断气儿呢。”  七茜儿半晌才叹息了一声道:“倒也是,一片慈母之心……”  “是啊……。”  这世上便只有女子懂女子了,七茜儿做过娘,柴氏好几个崽儿,她们瞬间就明白这是做娘的找不到丈夫,朝廷拿儿子做饵料,为娘的不忍孩子受罪,便亲手结果了儿子。  细想想,这得有多绝望啊。  秋来了,廊下燕窝里的小燕儿翅膀已然硬,正在习飞,也飞不太高,就房檐下扑腾。  两女人就幽幽的看着那燕窝,半晌七茜儿才撇嘴道:“干娘,我一贯不喜谭家,您也知道你大胜他们跟谭家那点子事情,我不火上浇油便是大度了。”  柴氏点点头:“何止你家,谁家不讨厌他们啊,你干爹也说他家练兵有伤天和,哼,我就想这许是报应呗。你就算算咱这大梁自立朝,咱皇爷这皇帝就像是给他家当的一般,不是谭二死了他家讹爵位,就是好好的封疆大吏不赴任,非要赖在燕京附近不走。  而今又出了这样的恶事,朝廷颜面算是没有了,往上数一千年都没有母杀子这样的事儿,也不是我吹嘘我那几个混账东西,别的不成,眼色还是会看的。  若是咱家遇到这事儿,肯定不敢给皇爷添一丝半点麻烦,咱就是死那也远远的去!也省的碍眼不是?  如此死了,皇爷朝廷还念你个好。好么,这隔三差五便大半夜受一场惊吓,那皇亲国戚家都没他家事儿多。从前在邵商咱还不觉着,怎么这人一入了燕京,就成了这个样子呢?”  七茜儿认同点头:“那谁知道呢?”  大丫头四月指挥着婢仆将东西摆在廊下,这对干亲母女就坐在那儿,边吃秋酒边寒碜谭家。  全燕京都知道,老刀与谭家那是彻底决裂,离仇家只有半步。  谭家逢年过节都会按照供奉的节礼,差人送东西到老刀家。可惜,这七位对谭家的态度是很直接的憎恶,甭说接奉养了,便是朝上见到谭家的官员,他们都会让开几步拉开距离。  都知道他们有委屈,却难得在外面,从听不到老刀说谭家一句不好,便有人故意把话引到面前,他们七个也是笑笑,告罪站起来躲避。  这便很不易了。  将秋酒咽下,柴氏倒没有幸灾乐祸,还颇为同情的说:“你说这做女人的难不难?老天爷看你要出生了,先把你腿儿斩断了,好不容易家里珠宝般捧大了,又要送到旁人家过活,给人生儿育女,给人掌管中馈,遇到那有良心的到死会给糟糠一句,你这辈子也不容易,可那遇到狼心狗肺的,香的臭的再帮你存一院子,这辈子就造化了。”  七茜儿双手执壶,给柴氏满杯,柴氏端起来一饮而尽后苦笑道:“自打听了这消息,我心里就总不舒服,憋了一条河那么长的话,就想待个人絮叨絮叨。  是个做娘的听到这种,亲生母亲毒死儿子的事儿,便会往自己身上引,啧,夜深人静只要一想,这一夜就别睡了。  这得绝望道什么地步,才动的手啊?我也不是同情钟氏,邵商不大,她在后宅做的事咱能不知道么?老侯爷多少子嗣都没在她手里,可如今她出了这事儿吧,我,我只做一日宗妇我就可怜我自己,可怜的不成了!我的儿,我这么说你懂么?”  七茜儿点点头,大妇小娘天生的立场不同。  放下酒杯,柴氏就拍拍七茜儿肩膀笑道:“可你是个命好的,咱家那几个孩子我也知道,真就是谁嫁进来,谁就是上辈子积德,从前她们还笑我柴家大姐儿跟了武夫,嘿!现在看看,大姐儿过的是啥日子,皇爷看中,嫁进屋就给了诰命……”  她正说着,就看到四月带着门子来了后院,一问何事,却是南丰县推官胡醇厚家派他家二公子,来家里走秋礼,送滚汤?  七茜儿闻言愕然,就纳闷的问:“他家送滚汤?怎么送到郡王府了?”  门子也问过这话,便弯腰回话道:“回奶奶话,小的也是这般问的,可那胡家的二少爷却说,本是先送到老道营那边的,可五爷这几日都在宫里当差,天儿热,也怕汤坏了,就只得送到咱府上了。”  陈大胜对下面的弟兄,真就当成亲生的待,就剩俩没成亲的,他就每天都带在身边。  人家能打听到这边,也不稀罕,人尽皆知的事情。  柴氏却听的莫名其妙,便在一边打听:“这是谁家啊?”  七茜儿看干娘也不是外人,便把胡有贵身事说了一遍。柴氏听完颇震惊,半晌才说:“这,这倒也是个传奇本子了,我的儿,这汤你可不好随便接着,接了就是亲戚了。”  七茜儿想,可不就是这个理,宫里没法去问,便打发人问家里的老人家。  四月下去一会,便带着吉祥过来。  柴氏看人家处理自己的事儿,便站起来告辞回家。  她总是憋了一肚子话,算是宣泄出去了,走的那叫个轻松。  吉祥笑着对七茜儿道:“奶奶,老爷的意思,那边老人活着三个呢,硬碰硬,咱五爷天然吃亏,不若收了东西打发他走就是了。”  有了佘青岭的吩咐,七茜儿这才派人把胡有贵他弟胡有禄唤进来。  胡有禄今年二十,身上有秀才功名,现下正在国子学读书。  今儿一大早,南丰那边的两位老人家便派人送了半车的东西,还有一大锅的滚汤来寻他,说是一半的东西是他的,另外一半是他哥的。  这就把这孩子为难死了。  自打寻到哥哥,胡有禄是没有脸来找哥哥的,他倒是躲在暗处去过老道营,远远的看到人,也一眼就认出那是哥哥,却没有脸上去相认。  老天爷给人教训之前,肯定要让你摔个大坑,流点血才知道疼。  他自出生就养在爷奶面前,他哥哥跟娘亲一路,便常被爷奶挑拣不是。  后来娘没了,家败了,哥哥恨父亲,爷奶便开始说哥哥的不是。  他那会子懂什么,爷奶不喜欢,他跟爷奶亲,自然就针对母亲,针对哥哥只说他们的不好。  可是后来哥哥也没了,家给败的什么都吃不上了,他懦弱又依靠不上,爷奶才想起埋怨爹。  他家就是这样奇怪,谁有能力就要打压谁。后来也都说知错了,也都说悔了,可娘跟哥哥也回不来了。  时间久了,这事儿便不许提了。  偶尔悲愤他说一句,那边便满面你不懂事的语气教训,人都死了,难不成活人不过了?怎么又要提?  再后来爹开始走运,做了官,娶了后娘,有了小弟弟小妹妹,人家又是一家人,他就更是个外人了。  七茜儿看着婢仆带进来的这个年轻人,第一个念头便是,瞧着倒是斯文清秀,却没有自己家有贵好看,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胡有禄进门就看到正堂垂了纱帘,便知人家当他是外人呢。  他笑笑,也不是很介意,就整理了一下仪容,认认真真的给七茜儿行礼。  七茜儿客客气气让他起来,命人给他上茶,等他坐下便淡淡说:“小先生跑亲戚,莫不是跑错门了?”  胡有禄考的是恩科的功名,考到秀才便走了些门路,从南丰到燕京国子学继续读书。  如此,七茜儿称呼他为小先生,也是可以的。  听到纱帘后的奶奶说话颇不客气,胡有禄也不敢计较,倒是满面羞愧的说:“确实是太过冒昧,到底给您府上添麻烦了……”  七茜儿冷笑:“既知冒昧,又知添麻烦,以后便想想再做这样的事,不然咱们就都为难死了,到了最后什么可都落不下了,小先生细细想想,是不是这样?”  胡有禄慢慢站起,强笑着给七茜儿作揖道:“奶奶说的是,可是学生今日来,却是有几句话想跟这边说说的。”  自打哥哥没了,爷奶就变了脸,胡有禄便比这世上人多了三分心眼子。他没多少读书的天分,却比谁都能吃苦。  他爷奶生性自私,偏就养出他爹那种义气诨货,又怕他有本事了,读书出息了报复他爹,暗地里就做了不少令人齿冷的事情。  好在他坚韧,到底是扛过来了。  他看不起胡醇厚,胡醇厚也知道,就很回避这个儿子。  没了父亲庇护,他就彻底孤寒起来,得亏他考上秀才上了国子学,那家里就又变了嘴脸。  他存了一肚子话,一直等到那日,父亲来寻他说哥没死,还活着呢,他想跟他一起去老道营寻哥哥。  如此他便笑着问父亲:“父亲的面皮总是厚的,可我却是没脸去的。”  看着父亲震惊那张脸,他便畅快极了。  他了解父亲,真不能说是个坏人,至多就是个浑人又爱面子。  被他拒绝一次,那人就再也不会寻他,只,家里那两个自私至极的老东西,却也是回避不了的。  看这人呆愣着想事情,七茜儿便催他道:“小先生,你有话说?”  “哦!”胡有禄清醒过来,抬脸赔礼道:“是学生走神了,奶奶莫怪。”  七茜儿在纱帘后撇嘴:“大节令的,我那边确还有事儿,你有话就赶紧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