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了。” 白子慕接过来,喝了一口就要还回去。 雷东川不接,又道:“再多喝一点。” 白子慕只能又喝了几口,后面跟完成任务一样,小口小口抿着。他头发有点长了,遮住一点眼睛,仰头喝水的时候眼睛微微眯起来,雷东川瞧见就给他伸手拨开,很快又瞧见他身上那件T恤一直往下滑,又给他提上来,一次两次,十分固执地要让衣服整齐些。 白子慕被他弄得笑起来,躲开一点道:“痒痒。” 雷东川道:“你这衣服是不是穿错了?”他过去揪起弟弟的后衣领,看了一眼道,“我就说吗,这是我那件,你穿太大了。” 白子慕被他揪着衣领,仰头看他。 雷东川也瞧着他,忽然乐了:“怎么跟我揪大黄一样。” 大黄就是雷家老宅里养的那只小黄狗,个头不大,但是声音巨响亮,因此得了这个名字。雷东川长得高,白子慕又蹲坐在那,后衣领被揪扯起来可不就跟被揪起来的小狗崽一样。 白子慕不乐意,起来要走。 雷东川没松手,扯着衣领把人拽回来,哈哈笑着揉了揉他脑袋,哄他道:“我错了,我错了,下回不这么说你了,哎,孙小九他们呢?不是说今天卖鱼?” 白子慕道:“都卖完了,中午太热,分了钱就回去了呗。” 雷东川牵着他手,一边走一边把手指头放在嘴边打了声口哨,招呼小黄狗也跟上,路上低声问他们今天卖鱼的情况。 孙小九自从跟雷东川卖过一次鱼,就认认真真在做这项事业,不管卖多卖少,都写在本子上,等雷东川和白子慕来了跟他们汇报。一连几年,都是如此,雷东川也没想到他能一直沉浸在其中乐此不疲,正好赶上前两年雷家村新挖了几个池塘,雷东川就带着他们凑了凑钱——主要是他和白子慕手里钱多,这几年攒下的压岁钱和零花钱都拿出来,集合了他们卖鱼小队的人手,包下了一个小池塘。 他们运气还不赖,这两年都赚到了钱。第112章小买卖 “池子里的鳝鱼抓了一百多斤出来,孙小九给咱们家送去几条,剩下的都卖了。今天来帮忙的多给了一份工钱,其余的按之前写的那样分了,分完还剩下500块钱。”白子慕掏出来递给雷东川,道:“哥,都在这了。” 雷东川道:“你拿着就是。” “哦。” 白子慕就揣起来,跟着他一同回家去。 遇到有田埂的地方,白子慕就跟小时候一样,踩在上面高出一点的上面走,他走得也不多稳,遇到不平整的就会晃一下,雷东川也不催他,在一旁扶着他手,低声跟他说话:“大哥给你打电话没?” “嗯,打了,说暑假不回来了。” 雷东川问他:“想大哥不?” 白子慕点点头,脸上失望的神色还在,他是真的有点想了。 两个哥哥在前几年陆续读了大学,大哥雷成竣考上了军校,去参军了,二哥成绩优异,体能更强,以篮球特长保送去了京城一所知名学府。雷爸雷妈当时也只是惊讶了一下,但对于二儿子自己选择的未来职业道路,他们还是给予了支持。 家里慢慢就剩下了雷东川和白子慕,白子慕起初十分不适应,会跟着雷奶奶一起坐在客厅等雷成竣和雷少骁打电话过来,后面过了一个学期,等雷家两个哥哥放假回家之后,小朋友才好转,知道他们不是离开这个家,而是在外面要读很久的书,还会回来。 但是半年还是太久了,尤其是大哥雷成竣,他去年在军校表现优异,破格提拔去了某军区,更是忙碌得不得了,家里人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他了。 白子慕没了在田埂上探险的兴致,跳下来,牵着雷东川的手很小幅度地晃了一下,喊他:“哥。” “嗯?” “你别考军校吧,你要是半年不回来……” 雷东川没等他说完就握紧了他手一点,肯定道:“不会,我不念军校,你到时候挑个学校,咱俩读一个。要是成绩太高了,我等高中就跟二哥那样,也去打打篮球什么的,反正我瞧着二哥之前都跟玩儿一样就考上大学了,看着也不难。” 白子慕小声嘀咕:“你可千万别让二哥听见,他要是听见你这么说,一定拽你去球场上连着打好几天球。” 雷东川不在乎道:“他比二叔下手轻多了。” 雷少骁急眼了不过就是抓着弟弟去打球,雷二叔不同,雷二叔不管高兴还是不高兴,都会抓过小侄子来一起练拳。一个打球一个打人,雷东川觉得相比起来,打球真的文明多了。 他们俩一路说着话,回到了雷家老宅。 家里,雷长寿已经弄好了小池子,里面蓄了一层水,初见形态。 雷长寿招手让他们来看,笑呵呵道:“瞧,这池子弄得多好,回头再从咱们藕塘里弄两颗莲花过来,再摆点漂亮的石头,买点小鱼小虾放进去,一定漂亮!” 白子慕听见他说,就道:“爷爷,我们买点虾,多买一点……” “你要画?” “唔,也可以画。” 雷长寿知道小孩在跟着贺大师学绘画,只当要跟齐白石那样画虾,还在琢磨什么样的虾才漂亮,一旁的雷东川懒洋洋道:“爷爷,他是要吃。” 雷长寿失笑,点头道:“原来是吃,那好,爷爷去买点草虾,那个好养,一直到秋天都能吃呢!” 晚上的时候,雷家爷孙俩下厨。 白子慕早早擦干净院子里的木桌,又摆好碗盘,坐在那里等。 庭院里的那棵大榆树枝叶茂密,庭院里亮一盏门前的小灯,爷孙三人围坐在一处吃饭。 雷东川从陆平那里学会了响油鳝糊这道菜,并且试着自己小小的改进了一下,偏甜口,很得白子慕的欢心,配着吃了一满碗饭。 雷东川给他夹的青菜,小孩也都吃了,只是再给夹肉丸子的时候就端着碗躲开,不肯吃了。 雷东川道:“听话,吃一个。” 白子慕:“哥,我吃饱了。” “没有,我看着了,你再吃一个肉丸子就饱了。” 好歹是劝着喂进去了一口肉丸。 雷东川一直盯着弟弟,等他把肉丸咽下去之后,这才大口吃起饭来,他不挑食,什么都吃,一大口饭塞在嘴里吃得特别香。 雷长寿在旁边看着摇头直笑,两个小孩在他跟前长大,这么多年一直没变过。 白子慕小时候不好好吃饭,现在吃饭也不怎么多,吃素多过吃肉,如果说唯一能让他多吃几口的,也就是响油鳝糊和清蒸鱼。但小朋友也说不上挑食,自己捧着一小碗白粥,就能吃得很香。 他吃东西非常固执,只吃自己常吃的几种。 雷东川在的时候,盯着他还能多吃一点,略微放松一下,回来抱起来掂量一下,定准掉秤。 前几年承包小池塘的时候,雷东川当初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给白子慕养鱼吃。 白子慕喜欢吃响油鳝糊,他养的自然是黄鳝。 东昌市养黄鳝的少,从鳝苗养大至少要三年,耗时耗工,也就是雷东川坚持,才养了这么些鳝鱼。 那会儿雷家人只当雷三是哄弟弟高兴的,也就随他去了,但是没想到几年过去,这小池塘却成了一个聚宝盆。 市面上的鳝鱼少,但是市场却不小,尤其是这两年电视养生频道一提,更是价格大涨,今年的价格卖到了8块多。尤其是今年开始之前陆续投入的鳝苗到了收获期,雷东川他们养的黄鳝留下自己吃的一部分,剩下的固定卖一些,赚了不少钱。 晚饭后。 孙小九找了过来,约着明天一早一起去赶集。 孙小九高兴道:“老大,今天不是分了钱吗,大家伙就想约着一起去买点东西,明天初八,是个大集,咱们一块去呗?” 雷东川想了想,道:“也行,我正好去买点鱼和虾。” 孙小九道:“那好,明天咱们骑车过去,我们一早就来找你啊。” 雷东川之前跟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去赶集过,不过他还是低估了那个“一早”的含义。 孙小九早上六点不到就跑来了,进了后院轻轻拍着窗户喊了好几声,才把雷东川喊醒。他怕在窗边兴奋道:“老大,走啊,赶集去!” 雷东川看着外面天色刚刚泛白,闭了闭眼,摸索着从枕头底下找出一块电子表,缓了片刻才看清上面的时间。他起身过去,压低声音问道:“怎么这么早?平时不都七点才走吗?” 孙小九道:“那是冬天啊老大,冬天天亮的晚,夏天亮得早,咱们早去还能赶上吃第一锅小笼蒸包!” 雷东川走回去,弯腰在床铺上低声问了一旁的小孩,对方往薄被里拱了拱,很快就被雷东川抓出来,半抱着给穿了鞋袜。 孙小九一直在外头等,有蚊帐隔着也瞧不见什么,他们这帮人也都习惯雷老大这么养弟弟了,以前还手把手喂饭、追着喂水喝,现在好多了,不过是哄着起床而已。 雷东川对窗户那边道:“你们先去,我擦把脸,马上过来。” “哎!” 孙小九等在外头,不多时就瞧见雷东川他们过来了,老宅院子外面停了十几辆崭新的自行车,一帮十来岁的皮小子眼睛齐刷刷看向雷东川:“老大!”这些自行车是雷东川带着摸鱼小队赚钱之后买的,大家伙人手一辆,平时擦得锃光瓦亮,出去的时候骑得风驰电掣,甭提多自豪了。 雷东川也有一辆,他买的是最时兴的变速车,大概要六百多块钱,不过他这次没骑,跟一旁的人换了一辆带横梁的老式车子,把白子慕抱到前面坐着。 白子慕长高了点,但还是小学生模样,娃娃脸看着显小,被抱来抱去也不奇怪。 小朋友还未完全清醒,上车被哥哥圈在怀里,打了一路瞌睡。 十几个小子在马路上骑车,声势很大。 等到了集市,他们先去包子铺拼了两张小木桌,围坐起来吃了热气腾腾的小笼蒸包,然后又去隔壁摊买了豆腐脑和大碗的豆浆过来,美美吃了一顿。 白子慕吃了两个小包子就开始往四周看,雷东川没惯着他,捏着小脸又让他转过来:“吃完。” 白子慕指着那边道:“哥,你看那个——” “你吃了我再看。” 白子慕只能咬住那个小包子,小笼蒸包和饺子差不多大小,他一边腮帮子都鼓起来努力嚼着,一边还在指着那边:“哥,那边有卖鱼的,好像是鳝鱼。” 雷东川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有点远,看着还真的挺像。 这附近十里八乡,没听说还有养黄鳝的,吃蒸包的这些男生们也都纷纷停下来,去看向那边。 孙小九拧眉:“怪事,黄鳝养到能卖至少三年多,附近哪个村子要是养了,咱们肯定能知道,怎么没听说过?” 一旁的男生想了想,忽然道:“上个月咱们去摸黄鳝的时候,不是一直找不到大个儿的吗,会不会是被人偷了啊?” 他这么一说,其他几个人也都纷纷开口,按耐不住想过去看看。 雷东川端起白子慕跟前的那碗豆浆,几口帮着喝完,起身道:“走,一块过去瞧瞧。” 集市一角,挑了两个竹筐的人正在卖黄鳝,他看着十八九岁的模样,鼻梁上戴着近视眼镜,一边捧着一本书看一边不时低头去看看面前的塑料大盆里的黄鳝。他大概是眼镜度数不太对,即便佩戴了厚酒瓶底一般的眼镜,也有些看不清楚书上的小字,不时捧起书凑近了看,太专注的时候还会念出声,学得认真。第113章方启 雷东川他们十几个人围拢上去,从上方投下一小片阴影。 那个戴厚底眼镜的男生捧着书正在看,书上的文字被阴影遮挡看不清楚,他这才抬起头来,瞧着周围一圈人吓了一跳。虽都是半大小子,但阵势也足够唬人,尤其是前面蹲下翻看塑料盆里的鳝鱼的,一看就是不好惹的刺头。 雷东川翻看了一下,抬头问他:“哎,你这鳝鱼怎么卖?” 男生有些紧张,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道:“半斤以上的7元5角,剩下的都是6元钱一斤。” 雷东川道:“不对,你这价要的不对。”这么低,岂不是把他们都要挤兑下去? 对方有点怕雷东川,试探道:“那你说多少钱合适?” 雷东川还在皱眉思索。 一旁雷家村的一个小子已经忍不住上前去查看,塑料盆里的黄鳝瞧不出什么分别,他越瞧越觉得像他们养的,抬头看了那个卖鱼的男生狐疑道:“这鳝鱼真是你的?我怎么瞧着像我们养的啊。” 这话一出,卖鱼的和周围想要来买鱼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了,本想凑过来买鳝鱼的几个妇人,连忙扯着孩子避开他们走了,而那个卖鱼的男生已经攥紧了手里的书,嘴唇抿得都有些发白,压着火气道:“我给过了。” “什么?” “保护费,一天5块钱,我已经交过了。” 孙小九本来还在质问对方,听见这句刚开始没反应过来,略一想立刻摆手道:“不是啊,我们可不干那事,我们不是来跟你收钱的!” 卖鱼的男生站起身,恼怒道:“我说过了,鱼是不可能给你们的!”他身形略单薄,个子也就比这帮半大小子略高出一点来,护在自己两个竹筐前面的时候显得更加瘦弱,但依旧坚定不肯挪开一步。“这些鳝鱼不给,家里那些更不可能!” 孙小九道:“谁要你的鳝鱼了啊,我就是问问你鱼从哪儿弄来的,问一句还不行了?” 另外一个也道:“对啊,你说,你这鳝鱼哪儿弄来的?” “这马路上我们可天天都守着哪,来什么车看得特别清楚,别说是你从外面淘换来的。” “从外面弄来也不对啊,你倒腾半天就为了卖低价?” …… 一帮人你一言我一语,逮着他不放,一副刨根问底的架势。 雷东川站起身,他一身背心短裤,和身后雷家村的小子们穿得没什么区别,脚上蹬着双拖鞋,看着懒懒散散,也在等着听回答。 那个卖鱼的男生视线忍不住几次落在雷东川身上,一般那种冲动一点来收钱的还好,眼前这种更难缠,通常胃口更大,会跟他要更多钱,说不定还会被缠上……那个男生已经开始害怕了,但梗着脖子,不肯退让:“我是前面十方镇的人,这鳝鱼是我自己养的,你们不要诬赖人,我不偷不抢,你们要是不信,我可以带你们去看。” 雷东川拨开孙小九几个人,问道:“你叫什么?” “方启。” “那行,你带我过去瞧瞧。” 方启看了他们一圈,带了几分谨慎:“你们人多,不能都去,我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在……” 雷东川咧嘴笑道:“巧了,我也带了小孩出来,这样吧,我们去三个人,其余的人留在这给你看摊子。” 方启一副“果然如此我就知道要抢鱼”的表情,冷声道:“最多两个人。” “好,那就两个。”雷东川点了孙小九过来,“就我俩,行不?” 方启看了雷东川一眼,大义凛然地撒开手里护着的竹筐干脆道:“行,走吧,我带你们去看!”反正今天被这伙人盯上,卖了鱼,最后钱还是要被抽走。 方启要在前面带路走回去,雷东川却叫住他:“哎,哪儿去,过来,借你辆车子骑着快点。” 方启愣了下,跟着过去就瞧见一旁树下停了十几辆崭新自行车,专门在集市上看车的人还给他们开了票,领头那个刺头小子过去,给了对方几毛钱推回四辆自行车过来,给了方启一辆。 方启这会儿反倒没有那么紧张了,他瞧出对方手头阔绰,不是那些附近村子里游手好闲的皮小子,一时放松下来,推着走了两步骑上去。他骑车技术很一般,磕磕绊绊的,勉强能骑在路上,反倒是旁边跟着的孙小九一直看他,忍不住提醒道:“你小心点,我们这新买的车子,别给磕了!” 方启点点头,问道:“好,你们是哪个村的?真不是来收保护费的?” 孙小九不乐意了:“当然不是,我们是雷家村的!这是我们老大,雷东川……” 方启来了兴趣:“哎,你们就是雷家村的人啊,听说你们村打架可厉害了,都是全村一起出动?” “瞎说,我们这几年都不打架了。” “那以前呢?” “那也不能叫打架啊,那叫团结。” …… 一路聊了几句,骑车很快就到了十方镇。 十方镇虽然是个镇子,但是因为周围土地并不肥沃,也没什么山林依靠,看起来比较清贫,只有一处老旧的火车站还在运营,听方启说每隔三天会有一班运煤的火车经过。 方启:“我以前经常带着弟弟妹妹来捡煤渣,多的时候能有十几块,有时候还有煤核,那个可结实了,带回去能够一天烧饭用的。” 孙小九听着,都觉得他可怜。 这人得多穷啊,说到捡煤渣都这么兴奋。 雷东川一路都在听,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在孙小九问话之后又给他一个眼神,示意他再问下去。 孙小九瞧见心领神会,他们以前经常这么合作,在大马路上卖鱼的时候就是这样了,他负责搭话,说得多了,是真是假肯定能漏出来一两句,他们雷老大听在耳朵里,等会再问上几句,就能把那人的情况猜个八九不离十。 不多时,到了方家。 方启把自行车停在院子里,带他们进去。 意外的,方家虽然清贫,但收拾得十分干净整洁,唯一的木柜上还铺了一块方格布,已经浆洗得发白。入门的帘子是草珠子串起来的,一串串颜色做了区分,深灰色和浅白色相间,花了心思,拼成了图案,看得出这家的人十分爱生活。 雷东川进去扫了一眼,瞧着那一张半旧餐桌和几把拼凑起来的木凳,心里就有数了。 但他还是低估了方家贫困的地步。 方启带他们两个去看了自己的“鳝鱼养殖场”,在一旁的草棚子围了一圈搭建起来的一个简易落脚地上,里头摆了七八个泡沫箱,一个个里面养了水葫芦,在水草叶子下面,认真辨认,就能看到一条条盘在里面休息的鳝鱼。 方启给他们介绍道:“这就是我设计的净水无土养殖基地。” 孙小九都看傻眼了,打从瞧见这棚子开始,他就开始怀疑人生,这么破烂的地方他们雷家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他往前面走的时候,还差点碰到一个大水桶,方启立刻道:“小心点,别碰倒那个装置!” 孙小九以为是什么厉害的东西,侧头去看的时候,却发现是个塑料废桶,桶口割得破破烂烂的,里头还放了碎石块和一些塑料圈,瞧着过半的水都有些发绿,孙小九立刻闪开些,磕磕巴巴问:“这、这什么东西?” 方启:“这是净水系统。”他想了想,又补充道:“我比着书上说的,自己解决了一部分设备材料,自发研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