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反坐。
自秦、汉以降,历朝律法皆定有此条铁律。
譬如《唐律·斗讼》中明言:“凡诬告他人者,皆须反坐其罪。”
更有甚者,若诬告品官致其被削除官籍,其罪责更重于反坐。
比方说,告发一位五品以上官员在其管辖之地盗取一匹绢,若属实,该官员应受杖责三十并除名;但若是诬告,那诬告者所受的惩罚,就不仅是反坐杖责那么简单了。
须按被诬告者身为五品官除名后所折算的徒刑——三年,来反坐诬告者。
此刻,李琪便是要坐实陈宁这“诬告”的大罪!
要么你陈宁自己担下这罪名,要么就将背后指使你的人供出来!
陈宁顿时有些乱了方寸,急切地想要辩解弥补。
“孔圣人有云:以德报怨。李琪,你何以特立独行?”他抛出圣人之言。
“中丞大人还是回去多读些书吧,莫要拿着浅薄当博学。”
李琪冷笑驳斥,“孔夫子原话分明是:‘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李琪点明圣人的本意:教诲世人处事公正合宜,不偏不倚。
恩德当以恩德相报,怨怼则应以公正之道回应
。既不能一味纵容,使罪恶蔓延而良善蒙尘;也不可挟私泄愤,加重报复。
“这……”
陈宁一时语塞,脸色尴尬。
“不错,李琪所言极是,正是此理。”
御史大夫刘伯温对李琪能引经据典驳倒陈宁,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说起来,陈宁这御史中丞,本就是他刘伯温这位御史大夫的属官。
可惜此人“身在御史台,心在别处”,素来与刘伯温不睦。
如今更是跳出来弹劾李琪,甚至隐隐有攀扯太子之意。
刘伯温早已视其为酷吏,恨不能推他一把,送他上路!
陈宁此人,手段酷烈,性情严苛刻薄,素有酷吏之名。
他虽才干魄力兼具,但行事过于狠厉。
当年江南赋税重的积弊深重,需派一能臣前去整顿。
太祖陛下力排众议,任陈宁为松江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