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三国之我刘辩苟合在皇位上 > 第102章(第1页)

第102章(第1页)

“孟起能否告诉朕,究竟是何人何事让你如此谨慎小心,竟是不惜以此恶名加于令爱之身也要毁去这婚约?”然而,让马超没想到的是,虽然并不知晓刘永之事,但哪怕只是出于直觉,自已想要毁婚的真实原因也仍是被刘备给猜了个正着。“陛下,臣乃大汉之骠骑将军,位高权重,又有何人何事能够左右臣之想法?臣所言皆为事实,还望陛下明察!”正所谓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顶多半年。面对刘备的洞察秋毫,马超却是来了个死不承认。一口咬定了自家闺女命格不好,不能牵连刘理这天潢贵胄的理由。“孟起你……”见自已都已经表现出最大的诚意了,马超却仍是咬定青山不松口,在不动用皇帝身份以势压人的情况下,刘备也是不由得为之一阵气结。“婚姻大事,不容儿戏!孟起还是再回去好生考虑思量一番,朕今日有些累了,此事改日再说!”眼见好说无用,无奈的刘备最终也还是只能摆出了皇帝的身份以势压人。……“我说老爹,虽说长兄如父,但您老人家现在还健在呢。这四弟的婚事,怎么着也轮不到儿臣来操心吧?”刘备寝宫所在的甘泉殿内,看向自家这越来越‘不讲理’的老爹,刘禅顿时不由得一阵无语。原来,眼看自已无法说服马超打消悔婚的念头,在将其打发之后,刘备根本就不用思索,直接便让人把刘禅找了过来,将这说服马超的任务交给了他。“为父不管这些,总之你四弟的终身大事便交给你了。这说服孟起的事,非你莫属!”直接无视了刘禅的抗议,刘备却是准备‘蛮不讲理’到底了。而面对自家老爹的蛮不讲理,为了不让刘永之事泄露,最终刘禅也只能无奈接下了这个‘媒人’的活计。……“虽说如今中原未复,大汉未兴,但骠骑将军你这过得也太过简朴了吧?”骠骑将军府前,看着马超这连对儿规制中应有之单层门阙都没有的府邸,刘禅也是不由得再次为马超的谨慎低调无语起来。“回禀殿下,臣不过一届武夫,有三尺卧榻眠身足矣。且南郑只是大汉临时陪都,日后终归是要还于旧都的。臣之志乃是追随太子殿下与陛下北伐中原,剪灭逆曹,又何须高宅大院消磨心志……面对刘禅的感慨,大开中门亲自恭敬迎接的马超,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争取‘灭曹’的机会。没办法,宗族上下除了他与马岱之外,两百多口人被曹操杀了个干干净净,这份血海深仇他又怎么可能轻易放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刘禅这小蝴蝶翅膀乱扇的原因,虽然他这个骠骑将军没多大实权,但比起原历史上那完全没实权和领兵机会的‘马超’来说,却是已经好上太多了。再加上刘备、刘禅父子的承诺,报仇有望的他,为了将来的领兵报仇机会,在其它方面尽量低调谨慎些,自然是十分值得的。“呵呵,将军放心,父皇与孤允诺之事不会食言。”面对马超的隐晦‘提醒’,刘禅直接了当的便给了他一个非常明确肯定的答复。“不过孤今日来此,却不是为了北伐灭曹之事。乃是为了与将军商议我那四弟与令爱婚约之事。”再次给了马超一个明确、肯定的答复之后,刘禅却是开门见山,直接道明了来意。“呃,回禀殿下,小女命格数奇……”当听到刘禅提起自家女儿与刘理的婚约之时,马超也是想都没想,直接便祭出了先前应对刘备的‘杀招’。“黄皓,孤与骠骑将军有要事相谈……”没有理会马超的‘自污’理由,反客为主的刘禅却是直接让黄皓将堂上的几个仆役什么的全给赶了出去。“马将军,孤也不与你绕弯子了。鲁王是鲁王,梁王是梁王。你所担心之事,却是大可不必!”待堂上只剩下马超与自已两人之后,刘禅却是再次开门见,一针见血的直击其关键!“呃,殿下,臣……臣不明白殿下之意。臣之所以想要解除小女跟梁王之婚约,乃是因小女命格不佳,实在不想因此牵连梁王殿下……”虽说因为没料到刘禅会如此洞悉自已的想法而有些惊讶,但怎么说也是当年叱咤雍凉的神威天将军。所以只是微微一愣之后,马超随即便再次装傻充愣的坚持起了自已先前的说词来。只不过‘抗拒从严,顶多半年’这招,在刘备那里行得通,但在刘禅这里又如何能够管用?就在其继续以先前那套‘封建迷信’的说词应付之时,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刘禅却是把把话挑得更明了。“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孤之三弟先前受人蛊惑确实做了些荒唐事。然此事已经过去,孤也已放下。且孤这三弟之事又关四弟何干?马将军此举岂非对孤之四弟不公?亦是对孤之信誉有所怀疑?”面对马超的‘忽悠’,根本不为所动的刘禅,却是直接给他来了个‘王炸’!‘忽悠,有本事你就继续忽悠,孤看你现在如何忽悠!’一记‘王炸’甩出之后,刘禅顿时不由得在心里暗自得意了起来。“殿下……”果然,面对刘禅甩出的‘王炸’,马超顿时便傻眼了。没办法,这事情挑明了和没挑明,那可是两个概念。“再说了,就算真如马将军所言,令爱命格克夫,那也只是对凡夫俗子而言。孤那四弟乃父皇幼子、天潢贵胄,又岂能与凡夫俗子相提并论?”看着傻眼的马超,胜券在握的刘禅,随即更是得意无比的给他来了个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只不过常言道‘得意之时莫忘形’,就在刘禅‘得意忘形’之际,马超接下来的回答却是差点儿没让他被茶水给呛死。“呃,殿下这说法倒也有些道理。只是梁王殿下虽为天潢贵胄,但其命格又哪里比得上太子殿下您贵重?小女虽命格不佳,且不过蒲柳之姿,但却胜在颇有才识,不若太子殿下……”正所谓泥人尚有三分土性,更何况是马超这个‘神威天将军’?面对刘禅的步步紧逼,先前被其一记‘王炸’给炸得有些懵圈的马超,稍微一愣之后,随即却是血脉中的‘蛮人’性子发作,有些‘恼羞成怒’的使出了这损人不利已的两败俱伤之法来。你不是跟咱讲天潢贵胄的命格贵重不同‘凡人’吗,那梁王一个诸侯王的命格还能比你这太子爷、未来的皇帝命格更贵重?“噗!咳咳咳咳……”听着马超这带着‘恼羞成怒’意味的话,一杯茶水刚刚入口的刘禅顿时化身成了喷雾器,随即便被呛得剧烈咳嗽起来。“咳咳咳咳……马将军,这玩笑可开不得!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更何况还是孤的血脉兄弟……咳咳咳咳……”顾不得被茶水呛得直咳嗽,刘禅赶紧尴尬慌乱的严词拒绝起来。开玩笑,且不说马超之女不过是和刘理年龄相仿的未成年,自已可是奉老爹之命来给刘理这个兄弟保媒的。这若是保着保着把‘弟媳’保成了自已的妃嫔,这算怎么回事儿?“哈哈,臣可没开玩笑。小女命犯孤煞,等闲之人岂能镇得住?也只有太子殿下这未来的九五之尊,方能……”看着刘禅那一脸尴尬的慌乱样子,原本只是一时恼羞成怒的马超,此时在体内蛮族血脉的刺激下,却是连平日的谨小慎微都给暂时性的忘记了。事实上,在这原本只是一时不经大脑之话出口之后,回过神来的马超还真是对自已这个想法有些动心起来。要知道,他之所以想要悔婚,就是因为担心刘理这个梁王日后若是出了什么事殃及到自已的女儿。毕竟他可是经历过一次宗族被灭的人,对这事的敏感程度不是旁人能理解的!但若是真将女儿嫁给刘禅这个继位毫无疑问的实权太子,那这种担忧自然也就成了杞人忧天之事。所以就算是给刘禅这太子做‘妾’,但在家族的‘安全性’上来说,那也是好过做一个诸侯王的正妃不是?“停停停!我说马将军,这是大汉不是羌地。孤乃大汉之储君,当为万民表率,岂能做此有悖人伦之事……”眼见马超的样子似乎还真是盯上了自已这块‘唐僧肉’,好不容易平复下咳嗽的刘禅赶紧再次正色拒绝并提醒起了马超来。“呃,殿下,臣……”虽然身上有着羌人的血脉,但马超毕竟不是真正的羌人。面对刘禅的正色提醒,体内‘蛮人血脉’被压下的马超,此刻也是再次‘切换’回了先前的谨慎状态。“孤仍是那句话,马将军所担心之事,大可不必!”冲马超摆了摆手,大概也能猜到其想法的刘禅,倒也没有真的为他的‘无礼’怪罪。“孤曾答应过父皇,不会让兄弟阋墙之事再现汉宫,马将军该不会怀疑孤之承诺吧?且梁王性格直爽,为人又知进退,孤十分喜爱。所以马将军所担心之事,必无出现之可能!”随后,为了自家兄弟的婚姻大事,刘禅又再一次就其担心之事做出了承诺与保证。“殿下一诺千金,臣……臣又岂会对此有所怀疑。若是陛下与殿下不怪罪,臣……臣愿收回在先前解除婚约之事!”眼见刘禅这位说话分量十足的一国储君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马超也是不得不放下了心中的担忧,打消了先前悔婚的念头。“哈哈,正该如此!将军乃我大汉之骠骑将军,这精力还是应该放在统军与为国效力之上,岂能只顾着小家……”眼见马超在自已的劝说下终于是放弃了悔婚之念,成功完成了老爹交待任务的刘禅,此刻也是终于轻松了起来。第292章“殿下,中书令跟征东大将军他们已经到了。您看……”章武七年冬十月,在地龙的热力下,温暖如春的东宫昭文殿后堂,看着正一脸宠溺抱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娃逗弄的刘禅,不忍打扰的黄皓,最终还是不得不破坏了这温馨不已的一幕。说起来,现在的‘季汉’,虽然因为刘禅那要让老爹在未央宫接受群臣朝贺的‘执念’原因,皇帝仍是刘备本人,但整个国家的‘权力中心’却是早已经由南郑行宫转移到了刘禅的东宫。如今除了除了数日一朝的朝会之外,真正解决整个国家的各项政令决策,却基本都是在他东宫之中制定的。可以说,除了一个皇帝的称呼之外,刘禅这监国太子跟皇帝也没什么区别了。“薇柔、琇莹,爹爹要忙正事了,我们回去玩好不好?”听到黄皓的禀报,知道刘禅有正事要忙了,原本在一旁无奈充当看客的关凤与张星彩二女,这时也准备将两个小女孩娃抱走。不用说,两个出生日期只相差一天的小女孩儿,正是关凤与张星彩在章武五年为刘禅所诞之女。说起来,当初二女尚未生产时,满朝文武可是都在为这皇太孙到底是由哪位太子妃所诞而暗自‘开盘’的。结果让众人没想到的是,张星彩与关凤二女却是相隔一天时间,先后为刘禅诞下了两名女儿。直把想要抱孙子和外孙的刘关张三兄弟给郁闷的,最后‘败家’老爹更是连当初豪言的大赦天下都没了。为此,刘禅可是费了不少的心思,这才将心怀愧疚的关凤跟星彩这二女哄好。不过相比于刘关张三兄弟和满朝文武的‘重男轻女’,两辈子第一次当爹的刘禅,倒是对两个女儿宝贝得很。不仅特地翻着诗经为两名宝贝女儿起了取自《小雅。采薇》跟《卫风。淇奥》的薇柔和琇莹的正式名字,更是只要一有时间,那不是在撸娃就是在撸娃的路上。“不要,爹爹抱,不回去……”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见关凤与星彩要将她们抱走,两个小女娃却是紧紧的抱住了对她们宠溺有加的刘禅胳膊,就是不肯松开。“不回去就不回去,就在这里陪爹爹议事,有什么大不了的,哈哈哈哈!”见两个小棉袄不肯离开,已经完全沦为‘女儿奴’的刘禅,当即便毫无原则的答应了下来。“夫无妨,此乃孤的东宫。薇柔跟琇莹又乖巧听话得很,又有何关系。”不等关凤与星彩二女把话说完,刘禅却是已经抱着两个宝贝女儿往前殿而去了。“殿下这宠女的名声果真是名不虚传也!”看到直接抱着两个女儿便来议事的刘禅,早就对这位太子爷宠女一事有所耳闻的一众三省六部和军方大佬们,虽然对此有些惊讶,倒也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甚至于像赵云、庞统等与刘禅私人关系亲密的文武,还上前逗了逗两两个小娃儿。只不过,相比于赵云、诸葛亮这些老帅哥来,庞统那长相却是实在太磕碜了些。在其凑近了之后,却是直接便将两个原本并不怕生的小娃儿吓得直往刘禅怀里缩,倒是惹得让众人好生‘嘲笑’了他一番。……“遵殿下教令,章武七年及数年来各项赋税,现已经全部清查核实完毕……”很快,在经历了庞统吓退两位小郡主的插曲后,众人也是随之开始了正事的汇报。而首先站出来的,自然便是掌管着帝国钱袋子的户部尚书糜芳了。“殿下,经清查核实,章武七年之田租、算赋、盐铁及皇家商行等各项收入总计折算下来,较之章武六年,共增加不了二十亿两千万钱左右。共计得钱一百二十亿七千五百余万钱……”在刘禅的示意下,摊开手中厚厚的帐本,糜芳又开始了他一年一度最为‘高光’的表演时刻。“嘶!一……一百二十亿钱?这……这都快赶上孝武帝时的一半了吧?”听到从糜芳口中蹦出来的天文数字,即便这几年来早已经习惯了朝廷收入年年创新高的众人,这会儿也是不由得纷纷倒吸起凉气来。要知道,虽然这个数字还比不了最高时的汉武帝时期,但比起‘东汉’的财政收入来说,已是其三倍的体量了。“另,自章武四年以来,除去朝廷各项开支,历年之盈余累计折算下来,约得钱两百六十亿!”似乎不满自已的‘表演’被打断,就在众人直吸凉气之时,糜芳却是随即提高了声音,再次报出了一个让众人激动得有些难以置信的庞大数字来。“殿下,如今朝廷钱粮充足,北伐中原之机已到,刻不容缓矣!”听到糜芳这最后汇报的历年财政盈余总结数字后,马超这个骠骑将军的第一反应便是兴兵北伐。“孟起所言不错,眼下朝廷钱粮充足,也是时候收复中原,还于旧都了!”继马超之后,身为征东将军,掌管着大部京军的赵云也是站了出来,提出了北伐中原之事。事实上,对于这出兵收复中原的北伐之事,可不止马超与赵云这军方之人动心。在确定了钱粮之事已经不足为虑之后,诸葛亮、法正、庞统等一众三省大佬们,也是纷纷提出了北伐之事。“哈哈,卿等勿急!虽说这打仗打的便是钱粮后勤,但咱们也不能指望直接拿钱粮去砸死敌人吧?这军力方面的准备情况,骠骑将军也跟大伙介绍介绍吧。”看到众臣对这北伐之事全都是众口一词,摸了摸唇上刚刚才开始蓄起不久的短须,同样面带喜意的刘禅,此刻却是不禁转头望向了马超这个军方在京城的代表来。说起来,虽然在实权方面比不上镇守一方的二爷、三爷,甚至连魏延、吴懿这些人都比不上,但在职位上仅次于二爷这个大将军之下的骠骑将军,马超作为军方的‘驻京代表’,做做统筹各军兵员、战马、军械装备数量什么的权力还是有的。“哈哈,多谢殿下提醒。臣一时太过激动,倒是有些失态了……”眼见这北伐之事基本上已是板上钉钉,想到刘备、刘禅父子先前给过的承诺,马超这会儿也是比平日‘开朗’了许多。“启禀殿下,加上京军,如今我大汉共有马步水军战兵共三十一万余。其中骑兵占据八万,荆州、江东水军各有一万五千人。步卒数量最多,占了二十万左右……”“至于军力分布,除开镇守汉中及南郑的十万京军马步军外,大皇子统领的江淮驻军共有马步水军六万人。大将军所镇守的襄樊一线,共有马步水军七万,车骑将军镇守的陇右驻军五万。另有三万战兵分驻于益州、交州,用以镇慑南中诸蛮!”听到刘禅的提醒,马超也是醒悟了过来,赶紧介绍起了如今的汉军数量及构成、驻防情况来。说起来,这几年随着大汉财政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汉军的兵力自然也是相应的有所提高,从当初刘禅整编雍凉、汉中及益州兵力后又增加了五万余,总共达到了三十一万左右。当然了,这些都只是最为精锐的战兵。若是再加上各地近四十万的郡国兵,汉军的总兵力却是达到了汉武之时的巅峰七十万左右。“另外,经数年积累下来,除全军将士已经配发的盔甲军械外,各地武库尚有各类盔甲军械共计一百余万套,足够支撑大军北伐时的损耗!”末了,做完兵力方面的汇报后,马超随即又将盔甲军械的储备情况也报了上来。可以说,经过数年的准备,不管是在物资还是兵力方面,如今的‘季汉’已是完全做好了北伐的各项准备,只待刘备父子一声令下了。第293章“启禀陛下,如今我大汉府库充足,粮草、军械均已齐备,北伐之力已具。当此之时,应大举王师,兴兵北伐,以复我汉家故土,归于旧都……”章武七年十月十五,就在刘禅召见一众文武汇报的第二天,‘季汉’南郑行宫议政爵堂举行的大朝会上,以中书令诸葛亮、门下侍中法正、尚书令庞统、骠骑大将军马超、征东大将军赵云为首的满朝文武,联名向身为皇帝的刘备递上了请求出兵北伐、收复大汉故土的表章。不同于原历史上诸葛大神请求北伐时,朝中还有不少益州‘土著’反对的情况。这一次,满朝上下,却是无一人跳出来说什么不该此时北伐的话。开玩笑,在刘禅这只小蝴蝶扑腾着翅膀一通乱扇之下,如今的‘季汉’,不管是控制的土地、人口还是经济等综合国力上,那可都不是原历史上的‘蜀汉’能比拟得了的。在这种优势在我的情况下,若是还敢有人提出不该北伐,那除了脑子有包便只能说是别有居心了。因此,这一次自然也不再需要丞相大人再苦口婆心的写什么《出师表》,倒是让这世间少了一篇流传千古的佳作,同时也为‘后世’学生减少了一些‘负担’,少了一篇需要背诵的古文。“哈哈哈哈,如此看来,这北伐的准备之事,卿等可是都做好准备了?”看到这满朝文武这众口一词的北伐呼声,同样等这一天已经等得太久的刘备,此刻也是不禁畅快大笑了起来。“回禀父皇,北伐之事如今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矣!”看着畅快大笑的老爹,刘禅随即也是一脸肯定的开口笑了起来。“传朕诏命,朕定于章武八年春,尽起举国之兵北伐,务要一举剪灭逆曹,复我大汉江山!”随着刘禅肯定的答复刚刚出口,意气风发的刘备,大手一挥之下当廷便下达了于章武八年全面北伐的诏命。……“启禀陛下,鲜卑轲比能部兵利马疾,且对逆曹向来是虚与委蛇。我等何不晓以利害、以利结之。待我大军北伐之时,令其于逆曹背后击之。如此一来,逆曹必首尾不能相顾……”就在刘备刚刚正式下达了于章武八年春大举北伐的诏命后,朝臣之中却是有不少人提出了联合鲜卑部,从背后两面夹击曹魏的建议。“征召鲜卑助战么?此法倒也……”听到这联合鲜卑两面夹击曹魏的建议,御座上的刘备也是不由得神情一动!“大胆!勾结异族夺取中原,亏汝等想得出来!若是如此,那我等届时到底是北伐还是北侵?汝等欲要让父皇与孤背上千古骂名否!再敢言勾结胡人者,孤必严惩!”然而,还还没等刘备来得及开口,向来鲜少在公众场合,特别是这礼仪性大朝会上发火的刘禅,此刻却是霍的一下站了起来,抬手便戟指向那些提出联合鲜卑的臣子怒斥了起来。“殿下,臣……臣等……”面对刘禅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大殿之上一众文武顿时不由得懵了。就连御座上的刘备也不例外,照样为为刘禅这突如其来的激烈反应目瞪口呆起来。“哼,我中原各家相争,说到底那不过是自家兄弟间的争夺而已。不管谁输谁赢,到最后那都是肉烂在锅里,便宜不了外人。然鲜卑算什么东西?那是胡人、是外人!拉外人打自已的兄弟,汝等可还要脸面?汝等到底又是何居心……”看着一众懵逼不已的朝臣,冷哼一声后,刘禅不单是斥责起了他们联合‘外人’打自家人的想法,到最后更是上纲上线的给他们扣上了一顶居心叵测的大帽子来。“阿斗,正所谓言者无罪。众位卿家亦是为了兴复我大汉社稷江山……”眼看一众提出联合鲜卑的臣子被刘禅骂了个狗血淋头,身为皇帝的刘备却是不得不开口为众人打起了圆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