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三国之我刘辩苟合在皇位上 > 第173章(第1页)

第173章(第1页)

“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下去把头上伤口清洗包扎一下,然后自已去领四十杖!”看着满脸血迹的黄皓,眉头一皱的刘禅随即也是挥了挥手让其退下。“看来这内廷也是该好生整改整改了!”看着匆匆黄皓那匆匆离去的背影,刘禅也是不由动起了彻底改造内廷的心思。“来人,即刻传中书令、尚书令、法侍中等一众三省丞相速到宣室殿议事!”只不过,事有轻重缓急。相比于整个国家,区区内廷改造之事,自然也就没那么急了不是。所以,在黄皓告退之后,刘禅也是再次下达了让诸葛大大等人宣室殿议事的命令!第475章“十万余青壮胡虏,六万余胡女!陛下,这……”未央宫宣室殿,看着刘禅命人递过来的密报,即便也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人,以诸葛大大等人为首的一众三省丞相,此刻也仍是不由得瞠目结舌起来。没办法,那六万余胡女分配下去能给大汉带来多少人口增长且不说,单是多了十万余青壮胡虏为劳工,就可以干多少事了?“陛下,如今人手充足,这国子监是否可以正式动工了?”很快,面对这几份捷报,反应过来的一众文臣,却是纷纷把这先前无奈搁置下来的国子监修建,也即是‘重兴文教’之事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诸卿,如今关中粮食尚不能自给,还需从江淮、汉中征调。若是将这些胡虏全部调往关中服劳役,这粮食的消耗可不是个小数目啊!”看到一众文臣再次提起修建国子监的事情,刘禅倒也没拒绝,只是搬出了如今关中粮食全靠江淮、汉中征调的事实来。没办法,胡虏不是吃草的牛马,那也是要吃饭的。在全国一统后,虽然有了走水路从江淮运来的粮食,关中粮食压力已经大为减轻,但也远还没到完全解除这关中粮食危机的地步呢。“呃,那陛下之意是说……”听到刘禅这么一说,稍微一愣之后,诸葛大大等人也是有些无奈的朝其望了过来。“修路!”看着面带无奈的诸葛大大等人,简单明了的两个字顿时便从刘禅口中蹦了出来。“修路?”“陛下,这秦岭直道不是已经……”听到刘禅再次提起了修路,疑惑不解的众人顿时不由得一愣。“呵呵,朕所说修路之事,并非秦岭直道。乃是由长安通往我大汉各州、各郡、各县之路……”在诸葛大大等人那疑惑不解的眼神中,微微一笑的刘禅伸手一挥之下,两名内侍赶紧将旁边墙壁上的微涨揭了起来,露出了一幅绘有如同蛛网般密集道路的硕大地图来!“朕要以直道将我大汉所有州、郡、县全部连通,让从长安出发的车马,可以最快速度直达我大汉的每一处郡县;让我大汉各地物产皆可顺利流通全国……”起身来到地图前,指着墙上的地图,刘禅这才开始跟众人描绘起了自已来到这个‘三国时空’后的第一个‘大工程’,一个足以改变整个大汉,甚至这个时空今后历史的大工程!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于一个国家而言,不管是从军事、政治层面还是经济层面而言,交通的重要性那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作为一个从后世而来的穿越者,刘禅可没有‘古代’统治者那般重农抑商的想法。更没有想过,要把大汉的子民终身‘禁锢’在土地之上!所以,在如今钱粮、人力等各种条件都已经成熟的情况下,以‘高速公路’连通全国,自然便成了他执掌帝国的头等大事。至于开疆拓土,呵呵,没有一个稳固、强大的后方文明基地,就是打下再多的疆土,那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用不了多久就会如同原历史时空中的蒙古帝国一样!“嘶~”“陛下好气魄!”“以直道连接全国各州、郡、县,若是真能如此,日后我大汉岂不是……”看着硕大地图上如同人体血管般蛛网密布的道路,再听着刘禅那充满了‘蛊惑’之意的介绍、描绘,以龙凤组合及法正等人为首的一众三省丞相,激动不已的同时,也是不由得凉气直抽!开玩笑,都是这个时代最为聪明的精英,众人又哪里看不出这其中的巨大好处来。若是真能按刘禅所说,将这全国各州、郡、县皆以这直道连接起来,不说其它好处,单是朝廷对各地的控制力一项,那可都是直线飞升般增加啊!所以,只片刻间,对于刘禅这看似好大喜功、甚至远胜始皇帝大修长城之事的大工程,除了赞同之外,众人却是没有一人开口反对。没办法,谁叫相比于大肆征发百姓、滥用民力的始皇帝,刘禅这‘好大喜功’的修路大工程,别说滥用民力了,却是根本连‘民力’都没用到呢!而没了滥用民力的担忧,在朝廷只需付出少量钱粮物资,就可以加强对国家统治力,只要屁股没坐歪、立场没有问题之人,谁又会出言反对?而且可以断定,在不用担心朝廷征发徭役,还能享受到便利交通的情况下,对于这样的大工程,百姓也只会拥护,绝不会有半分反对。而有了百姓的拥护,还会担心国家因此而大乱,进而崩塌吗?“陛下,臣以为除秦岭三直道外,长安通往中原及河北之地的直道当为首选!”“陛下,想要以直道连通全国各州、郡、县,这直道之里程长度,怕是要以万万里来计算。如此庞大之工程,恐非数年之工能成。臣以为尚须仔细统筹规划……”时间不长,总算是从之前的激动中逐渐冷静下来后,众人随后也是开始讨论起了这‘高速公路’修建的各项具体事宜来。“嗯,诸卿所言不错!长安虽为我大汉帝都,然于中原而言,却是有些偏西了。这通往中原、河北之主干道,确实当为优先……”“另外尚书令所言亦有道理,如此大工程,自然是当仔细统筹归划!朕以为,此事可令将作监以年为限,就直道路线之规划、筑路所需要物资之调配、劳工监管之事等诸多事宜,预先拟定出一份数年之详细施工章程出来!”眼见自已这沟通全国的修路大工程得到了一致认同并通过,心情大好的刘禅也是随即参与到了这具体事宜的商讨中来。很显然,刘禅这是要更改以往‘用多少拨多少’的成例。“预先拟定施工章程?”听到刘禅这开工前先行做‘计划书’的新法子,诸葛大大等人顿时不由得眼前一亮。第476章“臣自陛下少时便相随于荆州,却不知陛下有此良法。若是早得此法,这几年臣这尚书令也不至于干得如此辛苦了!”对于刘禅这‘开工’前先做‘计划书’的法子,眼前一亮的大汉诸相之中,作为直接掌管着六部的尚书令庞统,此刻顿时不由得一脸‘幽怨’的朝他望了过来!没办法,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只负责提案、审核不同,统领六部的庞统所负责的尚书省,却是负责朝廷政令之具体实施事务的。所以,相比于诸葛大大与法正这中书令与门下侍中来,很显然庞统的工作量却是更为繁重一些。说起来,如果按‘特长’来说,诸葛大大跟庞统这对‘龙凤组合’中,更为擅长内政的诸葛大大其实却是更为适合掌管尚书省的。只不过,在刘禅看来,诸葛大大虽然更为擅长内政,但就其性子而言,却是太过谨慎了一些。因此,在其处理事务之时,就很容易出现事无巨细皆由其亲自决策处理的情况,从而让其下面之人很难得到真正的锻炼机会。如此一来,时间长了,其下面的人自然也就很难有真正独当一面的能力!而庞统在这一点上,却是恰恰与诸葛大大相反。其在处理事务之时,往往只是提出具体要求和大致意见,然后让六部之人自已去具体发挥,十分懂得‘放权’,倒是跟‘偷懒’的刘禅很是相似。所以自三省六部制度在‘季汉’实行以来,在庞统执掌下的尚书省,其六部官吏之中,哪怕就是糜芳这个只能算是中人之姿的户部尚书,其本职工作那也照样是干得风声水起、有声有色。另外,从私人感情方面来讲,大汉的这些高级文官之中,庞统也是跟随刘禅最久之人。所以,这三省之中实权最重的尚书省,自然也是要交由庞统这个更为‘心腹’之人来执掌不是?“当年朕的注意力都在战事之上,可没注意过这些小事。且尚书令与朕在荆州之时,这处理政务之事向来轻松得很,也从未问过朕这方面的事情啊,哈哈哈哈……”看着庞统那稍显些浮夸的‘幽怨’表情,刘禅也是不由得畅快大笑起来。“不过,凡事预先做好规划,处理起来也确实是要轻松不少。不止是工程之事,如朝廷每年之各项开支、国家今后每年所需要做的事情,其实都可预先由三省及各部做好规划……末了,在众人赞同不已的眼神中,刘禅却是再次意有所指的看着众人轻笑起来。“陛下方才所言国家今后之事……”闻声而知音,听到刘禅所说,作为这个时代最为顶级之谋士的诸葛大大等人也是顿时不由得心中一动。“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同书院之学生一样,其每日、每月、每年所学,自他们踏入书院之日起便已有了大致的规定。朕以为,朝廷亦当以此为例,以年为期,给国家制定出一个详细的远、中、近三期‘发展任务’来,而不是坐等事情来临后再临时想办法解决!”见一众丞相们理解到了自已的意思,刘禅也不揶着藏着,直接把后世的‘几年规划’概念提前了近两千年搬到了这个时代!“呃,提前制定出一个远、中、近‘发展任务’……”听到刘禅嘴里冒出的这新名词,诸葛大大等人顿时不由得全都若有所思起来。“正所谓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于士人而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是其应有之志;于朝廷而言,让百姓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当为其志……”“于朕而言,朕要我大汉长盛不衰。即便是千年万载之后,我汉人子民仍能以汉为荣……凡此种种,朕以为,皆可为国家今后之‘发展任务’!”就在诸葛大大等人若有所思之时,刘禅那带着赤裸裸‘蛊惑’之意的慷慨激昂之语,随即也是缓响彻众人耳旁!“陛下志向高远有如鸿鹄,臣等愿倾力相辅,助陛下中兴大汉,使之长盛不衰!”听着刘禅那既朴实、却又偏偏让人热血沸腾的挥斥方遒之语,即便是‘龙凤组合’这等顶级谋士,此刻也是不由自主的就被其感染,顿时变得心情激荡不已!所以一时之间,整个宣室殿内,尽是‘马屁声’一片!“哈哈,诸卿皆是我大汉当世最为顶尖之大才,有卿等尽心相辅,中兴大汉、再创盛世,不过是必然之事也!”不得不说,这‘马屁话’听着是真舒坦。尤其还是‘龙凤组合’这等级别的大才所拍!所以,秉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原则,刘禅这个大汉天子自然也是诚意十足的肯定了一众大汉丞相们的治国才能!“不过,中兴大汉、再创盛世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与想法之上,还需卿等与朕切实行动起来。朕以为,我等可以五年为一期,制定出我大汉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比如秦岭直道、关中至中原段直道的修筑,于全国各郡县落实好田地分配之事等等,朕以为皆可作为第一个‘五年规划’之内容!”趁着众人热情高涨之际,刘禅随即也是正式把这大汉朝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提上了日程。“臣等遵命,定会尽快将我大汉第一个‘五年规划’制定出来,以供陛下御览审定!”随着刘禅话音刚落,诸葛大大等一众三省丞相,随即也是态度坚定的应声‘接旨’!就这样,借着姜维、邓艾等人大胜而归的机会,刘禅不但将这勾连全国郡县的直道‘大工程’之事给确定了下来,顺带着,一道对‘季汉’日后影响深远至极的‘五年规划’之事,也是就此被其确定了下来!至此以后,这提前为朝廷制定‘目标规划’之事,就此成为‘季汉’祖制!第477章“末将邓艾、姜维、马岱,奉陛下诏命巡视边境,恰逢胡虏犯边,幸赖将士用命……共俘获酋首及胡虏等十有六万,马畜牛羊七十余万,现特向陛下复命!”大汉建兴二年冬,十月长安城南太庙外,于无数长安百姓军民的注视下,伴随着咔嚓作响的甲叶摩擦声,出塞‘打草谷’的邓艾、姜维、马岱等一从汉军将领,随即便推金山、倒玉柱般以单膝军礼在了刘禅这个大汉天子面前,简略汇报起了此次‘巡边’遭遇胡虏袭击,汉军‘被逼无奈’之下发起‘自卫反击’的战况。没办法,做和说那是两码事。为了彰显大汉天子的仁爱、为了彰显大汉的正义,邓艾、姜维等人的出塞‘打草谷’的事,在这极为庄严的‘献俘告庙’仪式上,自然便成了代表正义的‘自卫反击战’!“有敢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待邓艾等人的简略汇报完毕之后,大手一挥之下,刘禅这个大汉天子,随即也是霸气无匹的宣示对于胡虏犯边的强硬态度!“献俘!”随后,伴随着一道肃穆无比的长喝,于无数长安百姓军民的注视下,千余名专门被‘精挑细选’出来用于献俘礼的羌胡、鲜卑俘虏代表,随即便被威风凛凛的汉军将士押解了上来。“万胜!万胜!!大汉万胜……”刹那间,军民百姓‘万胜’之声直冲云宵。一众胡虏之中,除极个别之外,全都不由得颤栗不已!‘虽远必诛?哼,总有一天,我要将今日的屈辱加倍偿还给你们!’一众胡虏之中,裸露上身、被绳索强勒着垂头而行的秃发树机能,此刻却是在心中为刘禅刚才的霸气发言,恶狠狠的暗自发着发着狠呢!“传朕诏命,胡虏残暴、害我百姓子民,理应杀之以警其余。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加之我大汉子民向来宽宏大量,今特免其死罪。着令其男子罚没为奴,充入劳工营筑路营建,以赎前罪;妇女罚没为婢,赐予有功将士及功民……”就在秃发树机能还在暗自发着狠时,刘禅对于所俘胡虏的处置诏令已是传入了他的耳中。只不过,与他预料结局有所不同的是,刘禅的诏令中,却是并未如以往‘东汉’或是曹魏时对他们这些部族头人‘安抚优待’。也就是说,从此以后,他这个鲜卑秃发部首领,也得和其它族人一样给汉人当什么‘劳工’筑路去了。‘哼,不留在长安更好!’听到刘禅处置诏令,正想着报仇雪恨之事的秃发树机能倒是不由得心中一喜。毕竟在外筑路,这逃跑的机会总比留在长安要大得多不是?“众将士为我大汉抛头颅洒热血,尽忠卫国不辞辛苦……着令此次‘巡边’将士,所获战功之外每人再爵升一级,赐钱两万!”就在秃发树机能还在想着怎么逃跑复仇之时,下达完处置胡虏诏令的刘禅,心情大好之下随即便开始‘败家’式的赏赐起了这些‘巡边’将士来。眨眼间,两三亿钱就这么挥手间便洒了出去。当然,刘禅其实也不亏。相比于邓艾、姜维等人带回来的巨大缴获,这点儿钱其实也算不了什么了。毕竟且不说掳掠而回的那十几万胡虏,单是那七十余万牛羊马匹,其价值都已经差不多有十亿钱了,早就远远超过了刘禅‘败家’撒出去的钱财。……“马岱杀敌有功,着升都乡侯,加食邑五百户;全琮、贺齐等着升都乡侯,各加食邑六百户;张苞、关兴、赵统、魏昌俱由都亭侯升乡侯……”未央宫前朝大殿,献俘仪式第二天的朝会之上,此次出塞‘打草谷’的一众将领封赏,自然也是随之到来。只不过,武威一路,因为马超还有巡视西域长史府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回来的将领中只有马岱,所以这封赏名单之中,自然是没有马超这个骠骑将军,只是将马岱的爵位小升了一级,由乡侯升到了都乡侯。至于其余几路,不管是跟随邓艾的全琮、贺齐等人,还是跟姜维的张苞、关兴,也是人人都有爵位和食邑上面的封赏。倒是原本应该被排到最前面的邓艾跟姜维,到了此时却是还没有得到任何封赏呢。“士载、伯约,汝二人这封赏倒是让朕有些为难啊,哈哈哈哈!”所有人的封赏都完了之后,看着面色平静的邓艾、姜维二人,刘禅随后却是面带揶揄的向二人望了过来。“陛下,臣此次虽是大意之下输与了师兄,然愿赌服输。臣愿将‘冠军’之号暂让于师兄,下次再夺回来便是!”在刘禅那一脸揶揄的笑容中,心知肚明的姜维却是抢先邓艾一步开口,主动说出了愿赌服输的话。“那为兄可就承……承让了!不过日后师弟能……能否夺回,那可就难……难说了,哈哈!”面对姜维的愿赌服输,同样知晓刘禅之意的邓艾也不扭捏客气,随即便大方的开口‘笑纳’了这‘冠军’爵号。“既然汝二人皆无异议,那这‘冠军’之号便暂归士载了。伯约你就暂用‘长平’之号吧,哈哈哈哈!”就在姜维、邓艾二人各自表态之后,刘禅也是随即大笑着依先前约定,将二人的爵号来了个对调。至此,命运的齿轮开始再一次加速转动。姜维、邓艾两人为了‘冠军’爵号的争夺,随即也是进入了又一个全新的阶段。大汉周边的‘胡虏’们,从此也是迎来了继卫青、霍去病后的又一轮‘至暗’时代!“不过,有功不能不赏,爵号之事乃是先前之约定……传诏,邓艾、姜维二人各加食邑一千户,赐钱五十万!另,令邓艾、姜维二人为帝国军校左右监正,负责掌管军校一应监察之事!”末了,在将二人的爵号依约对调之后,刘禅随即也是将此次的军功封赏颁布了下来。不仅如此,顺带着也将二人正式任命为了刚刚竣工的帝国军校左右‘教导主任’。“陛下,帝国军校竣工了?”听到刘禅的任命,姜维顿时不由得面色一喜!第478章“嗯,不错!教学楼跟营房之间再移栽些松柏树木,另外再把这所有地面再硬化一下,明年开春这帝国军校便可正式开学了!”就在太庙献俘的第二天,上林苑原建章宫,如今的帝国军校内,看着眼前一座座规划有序、由青砖建成的宫殿式教室,刘禅顿时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说起来,虽然如今的建章宫不再是皇家宫苑,但作为帝国军校,天子亲任祭酒的大汉最高军事学府,其建筑形制,刘禅依然还是选择了宫殿样式。只不过,鉴于一来木料太过容易损毁,二来也是出于对关中地区水土环境的保护,刘禅却是并未选择传统的木材作为建筑材料,而是选择了宣帝时才被发明出来的青砖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而为了保证大量使用砖石后建筑的牢固性,原本还只刚刚是处于萌芽状态的‘三合土’,自然也是被刘禅亲自‘改造’了一番,使其瞬间跨过了数百年的成长阶段,一步到位达到了成熟状态!“地面硬化?陛下之意莫非是要将这这军校之内全部铺上地砖?”“陛下,教室铺……铺砖倒是无甚。只是这校……校场铺砖,是否无……无此必要?”听到刘禅口里蹦出来的又一个新名词,一旁的姜维跟邓艾两人顿时不禁一脸惊讶、无语的朝他望了过来。要知道,这帝国军校可是包括了整个建章宫宫苑建筑群的。其大小范围,就是比之洛阳城也小不了几分。而在这如同一座中型城池的学校之中,除了房屋建筑之外,更多的却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校场。除了可以容纳数万人的大校场外,那些为各‘分院’设立的中小校场,更是多达十余处。若是要将这些校场全部铺上地砖,即便因为有胡虏劳工驱使可以大大减少了成本支出,但其所需要耗费的钱粮,那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况且即便不计较钱粮之事,单是这么大面积的铺设地砖所需要耗费的时间,那也不是三两个月能完成的。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姜维、邓看看来,帝国军校即便是学校,但本质上却也仍是一座大军营。而军营之中,又哪来的那么多讲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