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下去吧,好生守城,不可懈怠!”让这名守将有些意外的是,司马懿接下来却是并未多说什么,倒是让他白担心了一番。“来人,速请陈、荀、钟等各家家主或管事之人来此,本督与他们有要事商量!”在让北城守将退下后,暗叹了一声后,带着些许无奈的司马懿,随即又召集起了城中各世家大族的‘话事人’来。没办法,从北城守将口中知道有各家信使入城之后,司马懿已能肯定,城中其它各家也已经知晓水军覆灭、青州失守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再想隐瞒此事已无可能。要知道,许昌能够在汉军的猛攻下守住,最为重要的不是许昌的城池有多坚固,也不是士兵有多英勇,而是这些世家大族的全力支持。但现在随着青州的失守,局势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对于这些世家大族是否还会全力支持他守城,司马懿却是没了把握。毕竟他自已也是出自世家大族,对于世家大族的尿性可是太了解了。因此,事到如今,他也只能跟这些人来个开诚布公,看是否能继续取得他们的支持。“见过大都督!不知大都督召我等前来,有何要事?”时间不长,许昌城内的各世家大族的话事人,全都齐聚到了司马懿的大都督府。“呵呵,想必青州之事诸位皆已知晓,本督也就不绕弯子了。不知汝等各家,如今到底是何想法,又做何打算……”面对这些同样已经得到青州消息的世家大族之人,司马懿也懒得委婉,直接便开门见山的询问起了他们的态度来。“既然大都督直言相询,那我等也就有话直说了!不知大都督对于守住许昌,又能有几分把握?”面对司马懿这开门见山式的询问,一众颖川的世家大族在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后,随即也是同样单刀直入的望向了对方。“呃,不瞒诸位,若各家能够鼎力相助,再守住许昌数月倒也不算太难之事!至于数月之后,呵呵,那就得看徐、兖两州能不能扛住汉军的南北夹击了。”略一沉吟后,带着些许苦笑,司马懿也是再次简单直接的给了他们一个极为明确的答复。没办法,都是知根知底的世家大族,在这种情况下玩儿心眼儿只会事得其反。“多谢大都督坦诚相告!只是如今青州已失,若兖州、徐州再失守,我等单单只是守住许昌又有何用?”很显然,在失去青州及黄河控制权后,对于徐、兖两州能否阻挡住汉军的进攻,一众颖川的世家大族却是并不报有信心。事实上,别说是现在了,即便在没有失去青州及黄河控制权之前,对于能否战胜汉军,司马懿也并没有把握的。不然他也不会选择据城死守,整个曹魏对于汉军的‘北犯’也只能采取守势了。“如此说来,诸位是打算要……”面对这些世家大族的‘咄咄相逼’,司马懿也是不禁再次无奈苦笑了起来。“只是诸位莫非忘了,如今这大汉可不比前汉!诸君不妨看看,荆、益、交、扬诸州各士族大家如今之情形……”末了,面对这些显然是准备放弃曹魏、改换门庭的世家大族,终究有些不甘心的司马懿,随即却是又搬出了荆益交扬等‘季汉’国土上,那些如今已被刘备父子‘压榨’、肢解得只剩空壳的世家大族来‘提醒’他们。其实说起来,倒不是说他司马懿就真的对曹魏有多忠心耿耿。实在是如今的情况下,‘死道友莫死贫道’,对于自家所在的河北的世家大族来说,已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基于此点,司马懿倒是想要将这许昌城尽量的守下去。毕竟消耗别人,总比消耗自已要来得划算不是?只不过,同为世家大族之人,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司马懿那点儿小心思,这些世家大族之人又哪里会猜不到。“大都督所说,我等又如何不知?只是我等各家皆生于斯、长于斯,如今又能为之奈何……”听到司马懿的‘提醒’,一众世家大族的代表也是纷纷无奈、不甘的苦笑了起来。说起来,对于‘季汉’那明目张胆打压世家大族的国策,身为世家大族之人的他们又有哪个是不清楚的?但凡若是还有其它选项,他们谁又会愿意自已把自已往刘备父子嘴里送?所以在之前汉军北伐之初,这些世家大族对于曹魏一方的支持,那可真是算得上拼了老本了。只不过形势比人强,随着如今青州、黄河的失守,他们又哪还敢继续陪着曹魏一方打下去?要知道,自古以来这失败一方都是要受惩罚的!若是为了稍微延缓一点家族衰落的时间,从而将‘季汉’得罪死了,到时候在家族实力大耗的情况下,还要面对‘季汉’接下来的惩罚式打压,那对他们来说可就太痛了。所以,赶在情况还没有发展到最坏的时候及时‘迷途知返’、尽量止损,自然便成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唯一选择。毕竟季汉的国策虽然是打压世家大族,但其标本兼治的温水煮青蛙方式,其实还算得上是比较温和的,至少没多少血腥不是?“也罢!正所谓人各有志,既然诸位决心已定,那本督也就不再多说。只是希望诸位能给本都督一些时日,以便……”眼见已经无法再让取得这些颖川世家大族像之前一样的支持,司马懿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第342章“军师,大弩、霹雳车这边就交予你了,请军师全力轰击城门楼两侧以隔断敌军,务必为先登夺城争取时间!”就在司马懿正与一众世家大族之人商量,想要继续取他们支持之时,许昌城外,二爷已是在开始布置夺城之事了。“呵呵,云长放心便是!”听到二爷的命令,轻笑着摇了摇手中羽扇,诸葛大大那是满脸的自信。“关平听令,命你率军五百为先登,登城之后务必守住城头,等待后续援军到来。”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布置好霹雳车与大弩的‘火力掩护’任务后,二爷却是把这最为危险的先登任务交给了关平。“廖化听令,命你领军两千准备接应。待关平夺下立足之地后立即登城支援,而后清空城门接应大军入城!”继关平之后,在后世被严重低估小视的廖化,也是随即被二爷分配了接应支援关平的重要任务。不用说,仗着城外土山居高临下的地势以及可靠的消息来源,许昌南门被堵之事,二爷那是心知肚明。“末将谨遵将令!”……“霹雳车准备完毕!”“大弩准备完毕……”时间不长,就在关平与五百身着纸甲的先登之士刚刚准备完毕之际,数十座土山上,刚刚停顿了盏茶时间以便重新调整目标的霹雳车、大弩,此刻也是重新准备完毕。“杀!”听到从土山上传来的将士报告声,一声大吼之下,身先士卒的关平已是领着五百先登,抬着十数架顶端带着飞钩的简易楼梯便冲了出去,目标直指许昌南门!“放!”而与此同时,伴随着诸葛大大手中羽扇的轻挥而下,原本这两天‘火力’已经大不如前的汉军远程‘火力’,却是再次恢复了第一天的盛况。只不过,比起前几天来猛轰城门及其附近城墙不同,这一次,汉军所打击的目标却是转移到了以城门楼为中心的两端城头之上。一时之间,那些受司马懿之令疏散到城头两端的魏军将士,瞬间便被砸得哀嚎震天、得狼奔豕突起来。说起来,为了让司马懿和城上的魏军更加放心,这两天,汉军的大弩与霹雳车可都是在‘悠着’打的。其目的,为的就是这一刻的最后登城!所以,面对汉军这突然变猛且更为集中的火力打击,即便是发现了关平所领的先登之士,但除了少数见机得快、逃到了城门附近的魏军外,其余人又哪里顾得过来?只不过,面对如狼似虎而来的关平等人,这些已是胆战心惊的魏军,所能起到的阻拦作用,又能够有多少?“呯呯呯呯……”很快,关平所领的五百先登之士便已经跨过了那不到两百丈的距离,将抬着的简易楼梯扣上了城头。“杀!!!”随着楼梯的搭稳,一声呐喊之下,单手倒提着‘大关刀’的关平,已是冒着稀疏的箭矢率先攀爬着冲了上去。“杀啊!!!”俗话说将乃兵之胆,眼见关平这个‘少将军’都不惧生死的率先冲锋了,一众随其而来的先登之士又岂会胆怯?更何况,在强大的‘远程火力’支持下,城上魏军的反击力度还软弱得很!“噗!”很快,数息之后,率先冲锋的关平就已经顺着楼梯登上了城头。手中倒提的大关刀一挥,于喷涌的鲜血中,数颗魏军头颅随即便已经冲天而起。“顽抗者死,投降不杀!”一刀挥出、斩首数人之际,一声怒喝也是随即在城头之上炸响。“当啷……”面对关平的怒喝,城门楼附近这些本就人数不多、且在霹雳车与大弩的打击下心胆战心惊不已的魏军将士,手中刀枪却是不由主的就掉了下来。“少将军威武!这可是小人们打的最容易的一次登城战了,哈哈哈哈……”就在这些魏军将士手中刀枪被关平一吼震落之时,其余紧随着冲上来的汉军先登将士,此刻也是陆续的登上了城头。“别废话,抓紧时间让兄弟们结阵,接下来能不能守住才是最关键之时!”探头看着城内墙下那些密集的魏军将士,以及为防误伤自已人已经越来越稀疏的‘远程火力’支援,关平却是顾不得登城成功的欣喜,赶紧招呼起了众人列阵,以便应对接下来魏军的反扑。“众军听令,随本将杀!”就在关平招呼一众军士列阵之时,城下早已整装待发的廖化,此刻也是带着后援之军冲了过来。“传令,停止攻击!”就在廖化率军冲出的同一时间,随着诸葛大大手中的羽扇一扬,数十座土山之上,原本就已经陆续在减弱的远程攻击,此刻也是彻底的停了下来。没办法,随着廖化所领两千后援之兵的出击,再这么轰下去那误伤可就大了。“众军听令,左右出击,随本将杀敌!”眼见已方远程火力支援完全停止,一声大喝之下,关平所领的五百先登也是组成了两个小方阵,左右一分便朝着城墙两端已经涌来的魏军迎了上去,将背后的空白地段留给了正领军杀来的廖化。“杀!!!”很快,踏着城头上那以魏军将士血肉所形成的‘泥泞’,攻守双方随即便在这并不宽敞的城头上撞到了一起。“呯呯呯呯!”“噗噗噗噗……”“啊~”刹那间,伴随着交战双方那朴实无华甚至可以说有些机械的刀劈枪刺,受伤将士的哀嚎惨叫随即便裹挟着浓郁的血腥之气在这城头升起。只不过从关平所率领先登将士那并未减缓多少的步伐看得出来,作为守城一方的魏军,却是处在了绝对的下风。……“启禀大都督,汉军开始攻城了!小人来时,汉军先登已经登上了城头……”计昌城大都督府内,正当司马懿还在为颖川世家大族的改换门庭决定而长叹之时,随着一名小校的匆匆闯入,汉军已经攻上城头的消息也是送到了司马懿这里。“什么,汉军为何能如此快攻上城头?本督……”听到汉军已然攻上城头,刚刚还保证能守住许昌数月的司马懿,此刻也顾不得什么打脸不打脸的事了,抛下这些颖川郡的世家之人便拔腿朝堂外跑去。“诸位,如今许昌城破在即,已容不得我等迟疑。凡事当断则断,否则时机稍纵即逝矣!”就在司马懿刚刚离去的前后脚,这些被其请来的世家大族中人,一名年约三旬左右的中年男子,此刻却是一脸肃穆的望向了堂上众人。第343章“大胆,本督命尔等上前支援以夺回城门,为何抗命不遵?莫非欺本督手中之剑不利乎!”许昌城南,看着前方正一边阻拦魏军、一边迅速清理着城门洞砖石的汉军将士,焦急不已的司马懿‘唰’的一声便拔出了腰间佩剑,指向了身前不远处几名魏军将领。“抱歉,小人等并未接到家主之令,故无法听从大都督调遣!”面对司马懿手中那明晃晃的百炼钢宝剑,几名被其虚指的魏军将领不但没有半分惧意,反而更是明目张胆的抗命不遵起来。不用说,能让这几名将领说出大都督之令不如‘家主’之令的话来,很显然他们非曹魏的朝廷正规军,而是颖川各世家大族的部曲私兵。而先前对司马懿的调遣一向是十分服从的他们,如今却是明目张胆的抗命,很显然这都是收到了主家的授意。事实上,此次司马懿防御许昌的数万兵马中,有近半都是颖川各世家大放的部曲私兵。而出于‘保存’朝廷实力的心思,司马懿也是将大半朝廷兵马放到了被汉军放开包围的北城。如此一来,也就造成了眼下朝廷兵马在前苦战,而这些世家大族私兵却在一旁作壁上观的一幕。“大胆刁奴,竟敢顶撞大都督,还不赶紧向大都督赔礼?”就在几名世家私兵将领明目张胆违抗司马懿的命令之时,伴随着几声呵斥声响起,只见先前那名在在司马懿走后提众人‘当断则断’的中年男子,此刻却是带着几名世家代表出现在了这激战正酣的南城。“大都督息怒,恶奴无知,还望大都督不要与其一般见识!”呵斥完几名抗命不遵的私兵将领后,这几名世家之人随即又转过头来向司马懿拱手行了一礼,算是道歉。很显然,这些被其斥为刁奴、恶怒的私兵将领,便是他们各自的部曲私兵。“大都督,这南城便交予我等防守便是。大都督只要防守北城即可,不知大都督意下如何?”替手下私兵将领赔礼过后,那名为首的中年男子,随即又主动向司马懿提出了承担城南防务的请求。“汝等……罢了,就依汝等之意吧!”面对几人的主动‘请战’,只略一沉吟便弄明白了对方用意的司马懿,此刻也只能无奈点头应了下来。……“在下陈佐,恭迎君侯入城!”许昌南城南门内,当傲然策马而入的二爷刚刚穿过城门之时,先前主动向司马懿请缨防守南城的那名中年男子及几名世家代表,此刻却是全都双膝跪地匍匐在了二爷马蹄前。其姿态放得,那是要多低有多低!“哼,陈佐?汝与长文是如何称呼?”听到中年男子的自称,一声冷哼后,二爷倒是微微睁了睁眼。“回君侯话,长文公乃是家叔!在下不才,如今暂为执掌陈家……”面对二爷这倨傲至极的态度,这名叫陈佐的陈家‘家主’,此刻却是不敢摆丝毫世家大族的谱,赶紧谦恭不已的将自已的身份报了出来。“呵呵,原来如此,长文倒是好算计!”得知眼前之人乃是陈群之侄,又是一声冷笑后,二爷倒是稍微收敛了一些身上的傲气。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陈群毕竟也曾在自家大哥手下做过事,怎么说也‘同事’一场不是?“都起来吧,可知司马懿现在何处?”或许是看在陈群的面子上,摆了摆手后,二爷总算是让这些跪伏于地的世家之人起身了。“启禀君侯,半个时辰前司马懿已率军逃离许昌,我等兵微将寡,实在无法阻拦,还望君侯谅解!”听到二爷问起司马懿这个豫州大都督,刚刚起身的陈佐等人却是不禁有些心虚、担忧了起来。要知道,放司马懿及其所领朝廷大军安全离去,可是他们与其达成的改换门庭之交换条件。若是二爷真此事上追究起来,如今身为‘鱼肉’的他们,可是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呵呵,不过一介败军之将而已,逃就逃了吧,下次再擒便是……”瞥了心虚不已的陈佐等一人眼,对于司马懿逃走之事心知肚明的二爷,倒也没有在这个场合揭穿他们。“君侯虎威……在下等已备好酒宴,不知君侯可否赏光!”眼见二爷并未揭穿为难于他们,暗自长吁了一口气的陈佐等人在又拍了几句马屁话后,随即便再次‘得寸进尺’起来。“哼,如今城中诸事未定,本将哪有这饮宴的闲功夫?”对这些世家大族之人本来就只是敷衍应付的二爷,在见到对方的‘得寸进尺’后,顿时不由得脸色一寒。“呃,君侯教训得是,倒是我等所虑不周。君侯有用得着我等之地,还请君侯吩咐便是!”面对瞬间变脸的二爷,陈佐等人顿时不由得浑身一颤。“罢了,安民之事,汝等可找中书令请示便可……”看到几人那诚惶诚恐的样子,二爷最终还是收敛了自已的怒气,借机将这些人甩给了诸葛大大,自已却是亲自安排起了汉军接替许昌各处城防之事来。至此,许昌这个曹操时代的大汉帝都,于曹丕篡汉数年之后,如今也已为汉军所收复。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许昌的收复,也就意味着虎牢关以东、黄河以南的中原之地,已是基本上落入了汉军的包围之中。事实上,就在二爷收复许昌之时,另一边,马良、赵累所率领的荆州部汉军偏师,也是同样攻下了汝南,并与江淮汉军所派出的偏师会师在了汝阴,此刻却是正沿着颖水逆流而上,往曹操老家谯郡杀奔而去呢。而刘封、陆逊所率领的江淮部汉军主力自然也未闲着。在夺下寿春之后,只稍事休整了数天,随后便继续向北发起了新的攻势。在与二爷差不多时间接到邓艾夺下青州的消息后,军心大涨之下更是一鼓作气的从灵壁推进到了徐州,再次跟曹洪争夺起了彭城这个徐州重镇的归属来。可以说,到了此时,整个黄河以南的中原之地,就地盘而言,汉军已是占了三分之二。曹魏一方如今还能控制的,也就只剩下了兖州及部分豫、徐之地而已。于‘季汉’而言,绝对算得上是形势一片大好!当然了,这世间之事从来都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就在‘季汉’北伐形势一片大好之际,此刻的曹魏都城洛阳内,却早已是人心惶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