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三国我为王官方下载 > 第129章(第1页)

第129章(第1页)

正当曹叡有感于曹操的赫赫武功而不自觉的吟诵着那首曹植所作词赋之时,一道来自司马懿的紧急军报却是瞬间打断了他的好心情。“紧急军报?呵呵,如今我大魏的军报又有哪一道又不紧急了!”看到捧着军报趋步而来的内侍,一脸无奈的曹叡却是不禁有些自嘲的摇了摇头。没办法,自从汉军北伐以来,他可就没收到过什么好消息。所以,对于司马懿这份军报,他自然也不会认为能给他带来什么意外。只不过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求而不得,不求反得!况且‘意外’之所以叫意外,那是因为无法预料。当曹叡带着无奈、自嘲的心情打开手中那以火漆密封信筒后,只片刻间,一股喜意却是迅速涌上了他那俊美无比的面庞。“太祖保佑!哈哈哈哈……”片刻之后,自汉魏开战以来,就从未真正有过笑脸的曹叡,此刻却是再也忍不住心中喜意,于这铜雀台上放声大笑了起来。“陛下……”面对曹叡这突如其来的反常行为,身边的一众内侍顿时不由得担心起来。很显然,他们是把曹叡的欣喜理解成了怒极而笑、悲极而笑!“起驾,回宫!”没有理会一众内侍那疑惑、担忧的眼神,曹叡却是已经精神抖擞的大步而去了!“即刻传一众文武入宫议事!”……“诸位卿家都看看,此乃仲达刚刚送回的军报……”邺城皇宫朝堂正殿,看着一众急匆匆奉命赶来的臣子,还没等众人开口询问,心情大好的曹叡已是挥手让人将司马懿送来的那封‘喜报’传了下去。“什么,这……这……”看着手中曹叡传下来的‘喜报’,第一个观看的陈群顿时不由得面色大变起来。不用说,这道军报对曹叡来说是喜报,对陈群等一众颖川世家来说,那可就是妥妥的‘丧报’了。没办法,虽说已经和陈家‘划清’了界限,但怎么说都身体里流的都还是相同的血液不是?“长文,你这是?”看到陈群那突然大变的脸色,一旁的钟繇也是没来由的生起了一股不详的预感来。“元常你自已看吧!”带着一缕无奈的苦笑,陈群随即便将这‘喜报’递向了钟繇。“什么,这……关羽匹夫、诸葛村夫,汝等安敢如此!”几眼扫过陈群递来的军报后,心中不详之感被证实的的钟繇顿时不由得索然大怒起来。没办法,比起陈、荀两家只是散了‘财’不同,钟家可是连人都给散了不少出去的。“元常,钟家还算是好的!其它各家那可是……”看着钟繇那布满了愤怒之色的面庞,瞬间找到了‘平衡’的陈群,这下倒是反过来安慰起他来了。……“众卿节哀!关羽、诸葛亮如此倒行逆施,注定不得人心……”时间不长,当这道颖川众世族遭铲除的‘喜报’传阅完毕后,看着殿内满脸铁青之色的颖川士族臣子,心中其实暗爽无比的曹叡,却是带着‘沉重无比’的神情宽慰起了这些人来。说起来,对于‘季汉’处置这些世家大族的‘随意’方式,大战之前还在想方设法削弱世家的曹叡其实还是挺羡慕的。所以,不管是出于看到这些世家大族被收拾的快感,还是‘季汉’收拾这些世家大族给曹魏带来的机会,曹叡都没有理由不爽不是?只不过羡慕归羡慕,暗爽归暗爽,这么好的机会,他可不能单单只是过过眼瘾爽一下就成了。“卿等以为,仲达重夺许昌可否成功?”这不,在宽慰了几句这些颖川臣子后,曹叡随后便有些迫不及待的询问起了众人对于司马懿反攻许昌的意见来。当然,说是询问的意见,但事实上却是为了让他们表态。毕竟这些人虽然跟各自的家族‘划清’了界限,但血总是浓于水的嘛!“陛下,若是朝廷大军重夺许昌,臣及郭家之人愿效死力!”“陛下,臣及韩家亦愿效死……”“请陛下下令,臣等愿为大魏赴汤蹈火!”眨眼间,在曹叡的询问下,原本已经跟各自家族‘划清’了界线的颖川士族官吏,顿时便是请战讨伐之声一片。没办法,杀人不过头点地,谁叫‘季汉’做得太‘过分’了呢?“哈哈哈哈,大魏有卿等如此忠心之人,何愁我大魏不兴!”面对众人这积极无比的表态,原本还只能暗爽的曹叡,此刻也是不再掩饰自已内心的喜悦了。“报!启禀陛下,大司马紧急军报!”正当曹叡畅快大笑之时,伴随着又一声‘急报’传来,只见一名内侍却是又捧着曹洪的军报来了。不用说,与司马懿一样,曹洪所送来的紧急军报,自然也是汉军‘清理’徐州士族的事情。“哈哈哈哈,正所谓天欲让其亡,必先令其狂!刘备父子竟敢如此倒行逆施之事,实乃自取灭亡也!”很快,当着一众臣子之面打开曹洪送来的军报后,曹叡却是不由得再次放声大笑了起来。然而这还不算,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对于曹壑这段时间以来尽收到坏消息的‘弥补’,继曹洪的军报之后,紧接着,刘放、孙资也是带着中书监这个曹魏‘厂卫’的密报送了过来。“启禀陛下,据密探所报,豫、扬、徐诸州郡,凡汉军所占之地,当地世族全都为汉军所迫害……百姓盼我大魏王师如盼甘霖啊!”……“不知司空以为,以如今的形势而言,我大魏是否仍要放弃中原诸州以收缩兵力?”邺城皇宫太武殿,在结束了‘统一人心’的大朝之后,曹叡随即又召见了陈群、钟繇、华歆、蒋济等一众心腹之臣召开‘内朝’,商讨接下来的方略。很显然,面对汉军如此大的‘昏招’,曹叡自然没有理由白白错过不是?所以,其目标自然也是从先前的反攻许昌,变成了如今‘与时俱进’的‘收复’中原!要知道,敌人敌人虽说不一定能够成为盟友,但那也绝对是属于可争取的对象啊!这些对‘季汉’来说是毒瘤的世家,在从前同样着力于削弱世家的曹叡看来,如今却是成了大魏最大的助力!毕竟相比于削弱世家来说,让大魏先活下去,那才是当务之急不是?第360章“启禀陛下,若以私而论,如此大好良机,老臣自然是建议不能就此错过!”看向踌躇满志的曹叡,稍一沉吟之后,司空陈群却是给了他一个完全出乎其意料的答案来。“那若是从公而论又当如何?”被陈群一盆冷水当头浇下,强忍着内心的不快,曹叡却是冷着脸再次向他望了过去。“若是从公而论,为了大魏江山社稷,还请陛下仍行先前议定之策!”面对曹叡这明显已经不快的态度,陈群却是没有半分犹豫,直接给出了对方最不想听到的答案。“哈哈哈哈,好一个为了大魏江山社稷!原来放弃中原之地、丢失大片国土,却反倒是为了大魏!”果然,随着陈群话音刚落,因为刘备父子的‘昏招’而信心大涨的曹叡,顿时不由得再次放声大笑了起来。只不过,不同于先前大朝会上那充满了畅快之意的大笑,这一次的笑声之中,其嘲讽之意却是显露无疑。“陛下……”面对曹叡这毫无掩饰的嘲讽,陈群也是不由得一阵苦笑。“那卿等又以为如何?是否也是此意?”没等陈群解释的话出口,曹叡却是直接挥手打断了他,转头又望向了旁边还未表态的钟繇、华歆、蒋济几人。“昔日太祖武皇帝在世时,曾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之语相赞刘备,亦曾说出‘生子当如刘阿斗’之语。陛下以为,刘玄德父子,会不知如此倒行逆施、戕害世族之害否?”面对曹叡的询问,钟繇、华歆和蒋济几人,倒是并未像陈群一般直接了当的予以回答,而是选择了迂回侧击的方式。“呵呵,莫非照汝等所说,刘备父子此举倒还有何深意或是阴谋不成?”听到几人的委婉进谏,虽然仍是带着嘲讽的语气,但曹叡倒也比之前稍稍‘收敛’了一些。“陛下,非是刘备父子有何深意及阴谋,其所仗者,唯‘兵强马壮’之故尔!”面对曹叡的嘲讽,先前被其打断的陈群,此刻却是不禁带着苦笑再次开口了。说起来,正如陈群所说,不管是提建议的法正,还是欣然采纳建议的刘备、刘禅父子,之所以敢于在这个并不合适的时候清洗关东士族,其所仗的,不就是‘季汉’如今远超曹魏的‘武德’吗?当然,这个‘武德’可不单指其字面上的意思,而是包括了各方面的软硬综合实力。“兵强马壮……”听到陈群这简单、直接的回答,原本还仍是一脸嘲讽之意的曹叡,此刻也是不由得逐渐面色凝重了起来。其实说起来,以曹叡这位原历史上的‘魏明帝’所表现出来的治国能力与眼光,他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一点。只不过如今这个‘三国’时空,却是被刘禅这个‘扑愣蛾子’乱扇的翅膀影响、改变了太多。从‘季汉’北伐开始,曹魏就完全处在了只能挨打而无还手之力的地步,以至于让曹叡这个‘魏明帝’都有些‘明’不起来了。所以,在遇上刘备父子这倚仗实力无视规则耍流氓的手段时,这才会被其展现出来的表象所迷惑,以为自已抓住了‘季汉’的漏洞及反扑的战机。“陛下,正如司空所言,若以私论,臣等受害之家自然是希望继续出兵中原,尽快击败刘备父子。然我大魏自先帝南征以来,无论国力、兵力,俱未恢复……若是此时与其正面硬拼,实乃徒损无益,臣等又焉敢以私废公?”眼看随着陈群的一句‘兵强马壮’,曹叡也是终于开始‘清醒’了过来,钟繇、华歆、蒋济等人随即也是公私兼顾的表起了忠心来。然而事实上,他们之所以劝阻曹叡继续在中原与‘季汉’争雄,其实也是出于无奈之举。随着如今刘备父子扯下了针对世家大族的最后一缕温情面纱,他们除了死撑曹魏这艘大船之外,也实在别无其它出路。毕竟只有保住了曹魏这艘大船,才会有世家大族的立足之地。不然曹魏完了,他们也就只能在季汉充沛的‘武德’下,为了国家舍小家了。所以,为了尽可能的为曹魏保存下足够的元气,从而为世家大族保住最后的乐土,他们此刻自然是要‘大公无私’的。“正所谓患难见真心,大魏能有卿等忠心为国之士,实及大魏之幸、朕之大幸也!朕先前对诸位爱卿多有误会,卿等请受朕一拜!”就在钟繇等人表忠之时,在陈群一句‘兵强马壮’的提醒下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的曹叡,此刻也是展现出了一位帝王礼贤下士的风采,起身就冲众人躬身行了一礼。“陛下言重了,此乃为人臣者应尽之本分尔……”面对曹叡这位皇帝的大礼,众人也是赶紧起身,大礼回拜了起来。一时之间,一副君圣臣贤、君臣相得的画面,就这么完美的在呈现在了这太武殿内。……“诸位爱卿,虽说放弃中原之地以收缩兵力的既定策略不得改变,然我等亦不能毫无作为、被动等候,不知爱卿等以为如何?”很快,君臣相得的戏码演完之后,曹叡这位清醒过来的‘魏明帝’,也是再次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正事上面。很显然,曹叡这是看上了中原剩余州郡那些世家大族的力量,想要‘合情合理’的接收征用。“陛下所言甚是!我等不能眼见世家大族为刘备父子戕害而不顾……臣以为,朝廷当趁此汉军未动之际,大力‘营救’各家。并尽迁兖、徐诸州郡百姓以充实河北,继续先前坚壁清野之策,以便为大将军赢取更为充足的准备时间……”面对曹叡这显而易见的目的,陈群等人自然也是十分上道,随即便为其‘接收征用’这些河南剩余世家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至于这些河南世家会不会答应,呵呵,除非他们愿意被‘季汉’连骨带肉的吞掉,否则他们别无选择。不仅如此,为了尽可能的为曹魏保留住更多元气,就连这些地方的普通百姓,他们也并未打算如同先前一样遗弃给汉军,而是准备全部迁往河北。至此,曹叡先前因为刘备父子的‘昏招’,从而燃起的继续在中原与汉军争夺中原之信心,却是在陈群等人的劝阻下再次烟消云散,不得不重新回到先前制定的壮士断腕方案上来。只不过,陈群等人其实不知道的是,就算是没有他们的劝阻,用不了几天,曹叡自已也照样会不得不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妄想。第361章“啧啧,以胡虏之躯筑京观以震慑胡虏,这法子倒还真是不错得很……”平城东门外,两座如同门阙般高高耸立的‘金字塔’间,一支出城而来,正从其间穿行的汉军将士,此刻全都不禁为此啧啧称赞起来。就在曹叡正为刘备父子不合时宜清洗中原世家的‘昏招’大喜之时,姜维所率的汉军羽林及京军共万余骑兵,已是经由曹魏放弃了的上郡故地,顺利穿过了被羌胡所占据的河套地区,夺取了几个月前被秦郎刚刚从鲜卑人手中收回的平城。“兄弟们,魏军所筑之京观不过才用了数万胡虏而已,有何可赞之处?等他日咱汉军所筑之京观,必要以十万、数十万胡虏为砖石,方不负‘京观’之名!”正当一众汉军将士对这两座‘金字塔’称赞不已之时,为首一名二十出头,年轻气盛的汉军将领,此刻却是不禁满脸的不屑与不服气。不用说,能够如此‘张狂’的,除了这支汉军的统帅姜维之外还能有谁。“哈哈哈哈,以数十万胡虏为砖石筑京观,伯约豪气!到时候有这好事可得算俺老张一个……”听到姜维的豪言,如今‘虎须’已成,完全就是青年版三爷形象的张苞,此刻也是大笑着开口提前‘预约’了起来。“若真是以数十万胡虏为砖石筑如此京观,那这草原的胡虏恐怕也筑不了几座啊,哈哈哈哈……”很快,继张苞之后,关兴、赵统、魏昌等一众羽林卫和京军将领,此刻也是不由得纷纷沉浸到了姜维那‘宏伟’的设想中来,仿佛这些胡虏天生就该是为这‘京观’而生一般。没办法,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那‘民族兄弟一家亲’的时代。时至今日,自古以来的华夷大防那可是深入人心的。更何况,在他们背后,还有着刘禅这个唯大汉至上的‘精汉’太子爷在推波助澜呢。所以,对于姜维这放后世绝对会被视为‘战争犯’的言论想法,在这个时代却是再正常不过,不会有任何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事实上,他们不单是这么想的,一路之上也正是这么做的。不然你以为完全就没带粮草辎重的他们,是如何千里行军赶到这里来的,不就是沿途羌胡给‘提供’牛羊粮草吗!“哈哈,诸位放心,这塞外的胡虏可多得很。不过想要纵横塞外,眼下咱们还得先把这逆曹的事解决了才行啊!”看到众将那一脸憧憬的样子,哈哈一笑的姜维,此刻已是率先纵马而去。“轰隆隆隆……”很快,伴随着如同闷雷般的马蹄声,万余汉军骑兵顿时便如同潮水般朝着平城以东席卷而去!……“这些天杀的胡虏怎么就杀不尽呢,这才过了几个月啊,怎么这胡虏就又来犯边了?”桑干河北,距平城数十里的北平邑城头,看着远处天际间那如同潮水般涌来的骑兵和战马,一众被紧急征发起来守城的百姓,惊惧不已的同时也是不由得对这些又来扰边的胡虏狠声咒骂起来。“这……看这架势,这胡虏怕是……怕是不下几万人吧?就咱们这点儿人可如何守得住……”随着来袭的胡虏越来越近,看着那根本数不清数量的骑兵和战马,即便常年跟胡虏打‘交道’,不少被临时征召起来的百姓此刻也仍是不由得慌了。没办法,虽然有着城池为仗,但北平邑只不过是一小小县城而已。一座县城的城墙,又能有多高大?而且更为严峻的是,北平邑没有正规兵马啊!原本用来防备胡虏的兵马,早就被尽数调往南方跟汉军作战了。如今的北平邑,所有的‘正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就是百十名衙役而已。所以,靠着百十名衙役、临时征召的百姓以及那并不高大的城墙,想要挡住数万胡虏,那不是痴人说梦吗?“他娘的,慌什么慌,守不住难道就不守了?想想你们的妻儿老小,若是让这些胡虏进了城,后果你们不是不知道……”看到守城百姓中传来的惊慌声,亲自上城指挥守城的北平邑县长,此刻也是顾不得什么斯文不斯文的了,直接以最为浅显直白的话语呵斥起了这些人来。“咦?不对,这似乎……似乎不是胡虏啊”就在北平邑县长放下斯文鼓舞着军心士气之时,突然间,旁边的县尉却是不禁有些疑惑了起来。“不是胡虏还能是……”听到县尉的惊疑声,北平邑县长也是不禁转头望向了城外。“汉……汉军!!!”很快,随着距离的不断缩短,城外大军中那杆赤红的‘漢’字大旗已是越来越清晰。“汉军是如何……如何打到这里来了?”看着城外那赤红的‘漢’字大旗,北平邑县长不禁有些懵了。要知道,虽然汉军夺取了关中,但上郡、河套之地还在羌胡人手里啊!“原来是汉军,还好不是胡虏……”“我就说嘛,这胡虏才被堆成山几个月,哪有胆子这么快就杀来……”就在平邑县长为汉军的出现而疑惑懵逼之时,随着‘漢’字大旗的出现,城上原本惊惧不已的守城百姓倒是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倒不是说敌人从胡虏换成了汉军他们就有把握守住北平邑了,只是汉军攻城,再怎么也不用担心屠城之事不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