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胡大老爷也终于松了口气。
太好了,有请下一位受害者!
随后,朱元璋邀请胡大老爷留下来吃午饭,皇宫里收获了很多土豆,正好可以办个土豆宴。
(本章完)
------------
对于胡大老爷来说,只要不让他当丞相、当苦力,那皇宫就是个蹭吃蹭喝、聊天侃大山的好地方。
这不,明明是土豆宴。
可胡大老爷这个上辈子从小吃到大的“惯犯”,却吃得比谁都香。
娘的!
这御厨多少还是有点本事的啊。
瞧瞧这才第一季大规模产出呢,就琢磨出这么多菜来了。
烹饪手法多样,食材搭配丰富,真是费尽心思。
对于胡大老爷这样前世即便花钱也难尝珍馐的“平民”来说,如今的大明简直是美食的乐园。
尤其是皇宫之中,只要他敢提,御膳房就敢做。
无论什么珍稀食材,只要胡大老爷说好吃,内侍们便会立刻安排人手去准备。
随着胡大老爷“指点”出的美食越来越多,他在御膳房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如今,哪怕他说老虎肉美味,恐怕也会有人毫不犹豫地去猎几头老虎来尝尝。
至于保护动物?这年头人命都不值钱,谁还顾得上动物?
在这种不计成本、精益求精的氛围下,御膳房的水平日新月异。
作为资深美食爱好者,胡大老爷除了追求美味,别无他好,如今自然是心满意足。
看到胡大老爷吃得如此开心,连朱元璋的胃口也好了不少。
君臣二人坐在餐桌旁,如同老友一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谈笑风生。
若有人在场,恐怕会羡慕得口水直流。
而在一旁伺候的宋利,早已见怪不怪。
陛下有几个旧友,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何况胡大人还是陛下的儿女亲家,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等到胡大老爷吃饱喝足,心满意足地离开皇宫后,朱元璋一改刚才的笑容,望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叹了口气。
“唉,惟庸不肯当丞相,那咱找谁呢?”
“娘的,烦死了!”
宋利听着朱元璋的抱怨,却毫无反应。
毕竟,自家主子什么出身,他难道不清楚?骂娘算什么,早年抄刀子砍人的事也没少干。
朱元璋不过是在自言自语地发泄,并不需要宋利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