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见李世民一直没提此事,便忍不住好奇问道。
“不是。”
李世民毫不犹豫地回道。
这必然不能承认啊,一旦承认,回头程知节在李逸面前说漏了嘴怎么办?
而且以李世民对程知节的了解,这种概率还不小。
所以,他得让群臣知道,他结识的十五岁民间少年,与程知节口中的李逸,不是同一人。
至于未来真相曝光了怎么办?
嗯,不怎么办,他是皇帝,他说了算。
随后,李世民与群臣又商议了一些国事之后,朝会宣告结束。
而李世民给卫国公李靖的密旨,也在朝会结束之后,第一时间八百里加急传了出去。
在这道旨意之中,李世民要求李靖暂缓撤军,并仔细调查吐蕃的情况。
……
时间转瞬即逝。
转眼间,就是数日过去。
在这段时间内,李逸与程家合作的珍珠糖生意初步走上了正轨。
制糖工坊已经建好,相应的人手,也全部配齐。
李逸把珍珠糖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了几个模块,采取流水化生产模式。
其中,最后那个核心步骤,李逸只教给了程家挑选出来的忠诚度最高的那些人。
有了大量的人手投入之后,珍珠糖的制造效率也变得极高。
很快,便生产出了大量的珍珠糖。
这些珍珠糖,除开给宝盛糖肆的那部分之外,其余都由李逸与程家合作开的糖肆售卖。
而珍珠糖一正式上市,便迅速引爆了整座长安城。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无论是颜值卖相,还是口感,珍珠糖放在如今的大唐,都是妥妥的降维打击,全面碾压,自然不愁卖。
唯一能制约珍珠糖销量的,就是制糖工坊的产能了。
对此,李逸与程家商议后,果断扩大了制糖工坊的规模。
在销售不愁的情况下,更多的珍珠糖被生产出来,就代表着赚到了更多的钱。
李逸与程家,都充分体会到了日进斗金的快感。
有了利益上的关联,李逸与程家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