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朱元璋抬腿就给了李琪一脚。
李琪揉着屁股,在皇帝怒视下,灰溜溜地滚下了点将台。
李文忠紧跟着下来,一把将他扯到旁边,没好气道:“你小子!好端端的抽什么风?”
因着近来诸事,李文忠对李琪颇为赏识,加上他与自家儿子交好,早已视若子侄。
胡惟庸方才发难,已将此事扯到文武相争的高度。
若李琪等下不能让陛下满意,他们这些武将的脸面可就丢尽了。
李琪苦笑:“世叔,侄儿哪知道随口一句就惹这么大麻烦!”
不过他心中已有计较,倒也不慌。
“您放心,只要您肯帮忙,保管无事!今日定叫胡惟庸那帮人吃个哑巴亏,日后见了咱们绕道走!”
李文忠气得又给他后脑勺来了一下:“混账东西!没大没小!说吧,你想怎么弄?”
事已至此,李文忠也别无他法。天子点兵本是彰显军威的盛事,如今却因李琪出了纰漏。若不能挽回颜面,这次点兵便算砸了。
李琪凑近低语几句。
“什么?!”李文忠脸色骤变,头摇得像拨浪鼓,“不成!这绝对不成!”
“世叔,事到如今,不成也得成啊!”李琪一脸无辜地摊手。
李文忠额角青筋直跳,最终咬牙道:“好!老夫就陪你赌这一把!来人,速去备办……”
见目的达成,李琪立刻竖起拇指:“世叔英明!”
李琪一头扎进号舍准备去了。李文忠则亲自守在门外,严防意外。
号舍内,李琪看着眼前一堆东西,眼睛发亮。正是大明军中的制式火药。
这火药制法简单,硝石、木炭、硫磺按比例混合研磨,再装入药筒。但大明的配方有些偏差,木炭过多,三者难以充分反应,威力远逊预期。加上原料不纯,更是雪上加霜。
此物称为“黑火药”,威力自然无法与后世炸药相比。李琪可不想步那位“炸药之父”的后尘,把自己炸上天。他只想稍加改进,做个简陋的火药包。
火药包这东西,宋朝便已有之。宋军将其绑在箭上射出,引信燃尽便在敌阵中爆炸。可惜宋时火药更差,威力不足,且受弓箭射程所限,很快弃用。
但李琪知道,发射火药包的法子,可不止弓箭一种!他也晓得如何让这黑火药“嗷嗷叫”!
“嘿嘿,一硫二炭三石硝,加上白糖威力高……”李琪阴恻恻一笑,指挥着李文忠的亲信卫兵开始提纯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