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三国我为王官方下载 > 第145章(第1页)

第145章(第1页)

听到这群太医给出的回答,原本因为这曹叡这几日身体大好而渐渐放下了心来的陈群等人,顿时忍不住满脸怒容的向这些太医盯了过来。“回……回禀司空,陛下这几日龙体大好,实乃……实乃回光返照之状也。如今潜……潜能耗尽……”看着满脸怒容的陈群等人,这些太医赶紧结结巴巴的开口解释起来。“回光返照?这……”听到这些太医的解释,难以置信的同时,陈群等人顿时不由得全都愣了。要知道,先前他们确实也担心过曹叡的身体好转只是回光返照。但随着数天过去,这种担心却是随即又被他们渐渐放了下来。毕竟回光返照这种事情,一般也就一到数个时辰而已,哪有人回光返照一‘照’就是数天的?“陛下乃天子,或许……或许乃上天护佑、天赋异禀……”看着陈群等人那难以置信的表情,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曹叡这回光返照为何会如此‘超长待机’的太医们,最后也只能用上天护佑和天赋异禀来解释了。“陛下有旨,宣司空、太傅、司徒等人觐见!”正当陈群等人还在为曹叡这不同寻常的回光返照之事难以置信之时,殿内却是传来了曹叡宣召众的的声音。第401章“陛下!”看着眼前龙榻上面若金纸,气若游丝的曹叡,陈群等人仍是不敢相信,这在数刻钟前前还是生龙活虎的皇帝,此刻会变成如此憔悴模样。“卿……卿等平……平身吧!”听到陈群等人的悲呼声,片刻之后,曹叡那已经虚弱至极的声音这才从龙榻上传了出来。“传朕诏令,封繁……繁阳王穆为皇……皇太子,以继大魏国统,由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大将军秦郎、大司……司马曹洪、镇军大……大将军陈群、太傅钟……钟繇为辅政大臣,共……共辅国政……”不等陈群等人开口,好不容易积聚了一点力气的曹叡,赶紧将最为重要的继承人和辅政大臣之事给定了下来。只不过,对于这听政之人,曹叡却是并未选择自已的元配毛皇后,也未选择被其奉为皇太后的郭女王,而选择了太皇太后卞氏。说起来,因为这个‘三国时空’已经被刘禅这个‘扑愣蛾子’搅得一团糟的原因,原历史上最后因诸子早夭,只能将皇位传给养子的曹叡,这一次却是只经历了一次丧子之痛,临终之前总归是有亲子继位,也算是有了个安慰了。“朕……朕本想与诸卿共……共挽大魏社稷于狂澜,奈……奈何德薄,天不假年……太……太子年幼,今后大魏之事,就有……有赖于卿等了!”交待完继承人与辅政大臣之事后,曹叡却是拼着最后的力气挣扎着从龙榻上坐了起来,抬头望向了并未听从命令起身,依旧跪于榻前的陈群等人。“皇天在上,厚土为证,臣等必鞠躬尽瘁,尽心辅佐太子,重振我大魏雄风!”看着曹叡那用最后力气凝聚的期翼眼神,心中悲恸不已的陈群等人也是随即再次拜伏于地,指天盟誓的开口保证起共保曹穆的誓言来。大汉章武八年、曹魏太和四年八月中旬,比原历史上提前了两年登基的曹叡,却是因为‘剧情’的改变,比原‘剧情’中又提前了近十一年就早早谢幕了。不过,常言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因为‘剧情’的改变提前谢幕,但曹叡却也因此免去了日后于未央宫朝拜刘备父子的‘屈辱’,也算是有失有得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诸位,陛下既已立繁阳王为太子,我等当即刻更立新帝,以安民心……”随着旧皇的逝去,新帝的登基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长文,话虽如此,只是如今汉军已兵临城下,若是此时为陛下发丧,会不会……”听到陈群提起迎立新君之事,钟繇、蒋济与王郎等人,此刻却是有些担忧的朝他望了过来。没办法,在如今汉军兵临城下之际,若是此时再爆出了曹叡驾崩的事情,就是用脚趾头想也能知道,这势必会对民心及军心士气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说不定在汉军的武力威慑下,一些心志不坚之人,学那当初的审荣一样献城投降,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普通百姓之家若有人去世,尚且要光明正大的发丧安排葬礼,若是皇帝死了反而要偷偷摸摸,那也实在太过窝囊了,于皇帝身份太过不符。况且,皇帝死后密不发丧所带的后果,几百年前的始皇帝就已经生动的为后人演示过一遍了。所以,面对如今是否为曹叡光明正大发丧的事情,钟繇等人也是不禁有些为难了起来。“陛下在世乃九五之尊,身后之事自然也该光明正大。若是我等秘不发丧,实非人臣所为。只是诸位所忧之事也不无道理,不如为陛下发丧之事,暂时只限于宫中,而后着人秘密报与大将军等人知晓……”略一沉吟后,陈群随后却是做出了只在皇宫之中为曹叡‘小范围发丧’的决定。“嗯,长文此议不错!如此一来,只需严密封锁皇宫,便可既全了陛下之体面,又能防止陛下驾崩之事对军民士气之影响……”听到陈群给出的这个处置办法,略一思索后,钟繇等人也是很快点头附和起来。只不过,陈群等人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大魏皇宫在绣衣卫的渗透下,早就成了筛子了。他们想要封锁皇宫于宫内为曹叡小范围发丧,又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呵呵,兴国兄,伯盛的法子可曾管用?”滏水北岸,就在张苞、关兴所率前锋抵达的第二天,姜维、马超所率领的中军也已顺利抵达,就剩下霍弋、马承等人所率领的新附后军步卒了。“嗨,这曹叡还真是能忍。眼见其就要出城了,最后却是……”听到姜维的询问,张苞顿时不由得一脸遗憾。“哈哈,这曹叡怎么说也是一国之主。若是连这点儿城府都没有,那也太……”看到张苞那一脸遗憾的表情,本就对魏昌这个法子没报什么希望的姜维,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可惜的。“报!启禀将军,营外有几名自称绣衣卫及武德司秘探之人求见!”就在姜维正跟张苞等人说起未能激怒曹叡出城之事时,一名守营军士却是带来了绣衣卫跟武德司秘探未见的禀报。“什么,曹叡小儿被咱给骂得吐血而死了?这……这是不是就是殿下说的用力过猛了?”得知曹叡被自已给骂得吐血而死,张苞顿时不由得为自已的强大‘骂功’目瞪口呆起来。没办法,自已也就是想诱曹叡出城交战,好有机会趁夺城罢了,谁又能想到居然把曹叡给骂死了!“此事可曾当真?”正当张苞还在为自已的‘骂功’目瞪口呆之时,刚刚随姜维率中军赶到的马超却是不由得面色一沉。要知道,先前虽然在真定阵斩了曹纂,但丝毫没有报仇之后喜悦感的马超,却是将其原因归咎到了曹纂不是曹操后人的原因上。因此,对于曹叡这个曹操的直系血脉,马超可是报有很大‘希望’的。说起来,虽然有着‘孙十万’被俘之后仍被封了侯安渡‘晚年’的例子,但仗着刘备父子那句‘不可杀曹家投降之人’的承诺,马超可没想过就此放过曹叡。毕竟在他看来,曹叡这个‘皇帝’,怎么也不可能在骨气上输了‘孙十万’选择主动投降吧!但是现在,随着曹叡突然离世,想要找曹操真系子孙报仇愿望的落空,却是让马超也不由得心里变得空荡了起来。“呵呵,虽然是伪帝,但好歹也是称过‘朕’的人,咱们怎能让曹叡死得如此偷偷摸摸的……”就在马超还在因为叡的死而心里变得‘空荡’之时,一直没开口的姜维,此刻已是一脸笑意的望向了滏水南岸那依旧毫无异动的邺城。第402章“臣等拜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就在姜维等人收到曹叡驾崩的消息之时,位于邺城皇宫晔华殿前面的大朝堂上,年仅六岁不到的曹穆,此刻也是正在接受着陈群、钟繇等十几名文武臣子和王室成员的朝拜。说起来,为了避免曹叡驾崩的消息从宫城泄露出去,除了陈群、钟繇、王郎等一众受曹叡临终接见的臣子外,邺城之中的其余文武及王室成员,也就只有少数人知晓今等人,自然也是随即迎来了新朝的第一个难题。……“伯约,大军久屯于坚城之下,乃取败之道也!咱们也不能就指望着城中之人献城投降吧,何不趁此时城内人心动荡之际挥军攻城……”就在邺城之内因为曹叡驾崩消息的传播而人心动荡之时,滏水北岸汉军大营,想着城中还有其它曹操子孙,恨不能插上翅膀立刻飞入城中的骠骑大将军马超,终于是忍不住找到了姜维,提出了趁乱攻城的建议。“骠骑将军稍安勿躁,邺城城池坚固,非是卢奴、井陉等小县之城可比。且我军皆为骑兵,缺乏攻城器械。若是此时挥军强攻,势必损失惨重……”摇了摇头,对于马超这趁乱攻城的提议,姜维却是果断的摇头拒绝了。开玩笑,邺城虽然在大小规模上比不了长安洛阳,但若论城池高大坚固程度,却是并不逊色于长安洛阳半分。再加上现在有着曹叡之死作为‘助功’,姜维怎么可能采取伤亡重大的强攻打法。“那咱就这么干等着?”见姜维这个主将不愿强攻邺城,已经主动交出了指挥权的马超也是不由得一阵无奈。“哈哈,骠骑将军放心,虽然不能强攻,但必要的震慑还是要有的。传令全军,即刻拔营南渡滏水,兵围邺城各门!”看着马超那一脸无奈的表情,哈哈一笑间,姜维也是随即开始下达了兵围邺城的命令。开玩笑,虽然以骑兵攻打邺城这样的坚城不太现实,但正如姜维所说,该有的武力震慑却也是必须的,不然那‘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说法是怎么来的?第403章“诸位俱是我大魏之肱骨良臣,如今大敌当前,汝等不思退敌之策,反倒聚于此处咆哮宫门,意欲何为?”就在姜维下令兵围邺城之时,邺城皇宫大门端门外,看着不断聚来的宗室贵胄和大小官员,陈群、钟繇等人顿时不由得面色一冷。“陈司空,我等只是前来尽人臣之礼祭拜陛下,又何来咆哮一说?”“陛下龙驭归天,却不让我等入宫祭拜,汝等到底居心何在?”“司空既认我等皆为是大魏肱骨之臣,为何要向我等隐瞒陛下龙驭归天之事,汝等莫非欲效仿那李斯赵高那等奸佞之徒……”面对陈群等人‘咆哮宫门’的指责,仗着法不责众,一众宗室贵胄和官员不但根本就不买帐,反而还给几人扣上了效法李斯赵高居心不良、欲行不轨的大帽子。一时之间,陈群等人却是瞬间被怼得哑口无言。没办法,新帝都立了,总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曹叡还活着吧?“长文、元常……”面对一众群情激昂的宗室贵胄和大小官员,片刻之后,直接顶不住的王郎、蒋济等人却是全都望向了陈群跟钟繇这两名辅政大臣。“长文,事到如今,再是隐瞒已是无用,不如……”面对眼前的局面,带着一脸无奈的苦笑,钟繇也是带着商量的表情望向了陈群。意思很显然,既然消息已经泄露,那就索性不隐瞒了!“也罢!那就……”听到钟繇的询问,根本就没有理由反驳一众宗室贵胄及官员的陈群,一声长叹后,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太皇太后有旨,宣所有宗室贵胄及文武官员入宫觐见!”就在一脸无奈的陈群正准备正式宣布曹叡的死讯之时,突然间,一名小黄门却是带来了太皇太后卞氏宣召众人入宫的懿旨。……“兄弟们,都加把劲儿啊,邺城已经不远了。等生擒了曹叡,魏将军再请你们痛饮美酒!”就在邺城内一众曹魏宗室贵胄及官员,奉太皇太后卞氏之召进宫觐见之时,邺城以西百余里处,一支人数在两万左右、打着‘无前’旗号的‘骑兵’,此刻也是正沿着漳水快速朝着邺城急速扑来。不用说,这自然便是受刘禅所派走河东一路的魏延、王平所率的无前飞军了。“将军,不是兄弟们不想饮魏将军这美酒,实在是咱这些‘战马’不行,跑不起来啊。咱无前飞军,啥时候才能和无当飞军一样配备真正的战马啊!”见到王平慷他人之慨又拿美酒‘诱惑’自已这些人,一众无前飞军的将士顿时不由一脸无奈的报怨起跨下的那些毛色混杂、高矮甚至长相都混杂无比的‘战马’来。“他娘的,都给老子知足吧!好歹这也是四条腿儿的,不比让你们用两条腿行军来得强?等攻破邺城擒了曹叡这伪帝,到时候立下大功,还怕没真正的战马给你们……”听到一众军士的抱怨,王平顿时不禁指着这些骑着驮马、骡子甚至毛驴的麾下将士笑骂起来。说起来,无前飞军与无当飞军虽只一字之差,但双方的装备差距却是十分明显的。原本同样身为步兵的无当飞军,不但拥有单独的骑兵,甚至就连步卒那也照样有马匹作为代步工具。而只稍微晚了几年组建的无前飞军,却除了将校及斥候之外,却是只能用脚底板来‘丈量’大地。没办法,且不说无当飞军乃是刘禅组建的第一支核心班底,也不说无当飞军夺下江东之地、一举鼎定了‘季汉’基石的大功,单只其‘统领’赵云在刘禅这位太子殿下心中的地位,又有几人能比得了的?因此,为无当飞军配备战马代步,使其与‘飞军’之号名副其实,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不过‘季汉’夺取凉州及西域也没几年,这战马的数量其实却是并没有想象中的充裕。因此,同为‘飞军’的无前飞军,自然也只能先暂时受些委屈了。不过,对于因为配备了战马代步、从而机动力大增的无当飞军羡慕不已的王平,却也没有干等着,一直都在想办法增强无前飞军的机动能力。这不,在魏延这位征北将军率领无前飞军夺下冯翊郡后,王平便开始收集起了驮马、骡子甚至毛驴给无前军士卒代步。而此次在攻入河东郡后,王平终于是收集到了足够的驴、骡,这才有了这么快速度赶到冀州的事情。毕竟正如王平所说,就算不如战马,但四条腿的总是要快过两条腿的不是?“哈哈哈哈,好你个王子均,何时学会这慷他人之慨的事了?告诉你,上次请兄弟们喝酒,咱的家底儿可是早就掏空了……兄弟们都说说,这回是不是该讨寇将军请咱喝酒了……”听到王平的许诺,魏延哪会甘心当这个冤大头。“讨寇将军!讨寇将军……”听到魏延这么一说,只片刻间,伴随着一众士卒的欢呼,阵阵‘讨寇将军’之声顿时便在这快速行进的队伍中直冲云宵。一时之间,原本因为先前的接连大战与赶路,从而有些疲惫的士卒,顿时便又精神昂扬起来。“他娘的,就咱这点儿俸禄,请了兄弟们喝酒,看来以后就真的只能做个‘讨口将军’了,哈哈哈哈……”……“兄弟们,算算行程,将军他们可是早到邺城了。咱们若是去晚了,可是连汤都喝不上了……”正当王平慷他人之慨‘坑’魏延之时,同样距离邺城不过百余里的邯郸城南,霍弋、马承所率领的一众于真定阵前‘起义’的‘新汉军’,此刻也是正快速朝着邺城赶了过来。说起来,虽说乃是刚刚阵前起义之军,就连衣甲也都还仍是魏军服色,但在‘季汉’那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打实好处,以及霍弋等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下,为了自已的‘恒产’,这支‘新汉军’所爆发出来的高昂士气,却是并不亚于后世那些于‘诉苦运动’中被‘感化’的国军起义士兵。因此,即便是靠着两条腿赶路,这支‘新汉军’的行军速度,也并不比从河东打过来的无前飞军要慢多少。“霍将军放心,邺城这块肉咱们落不了,哈哈哈哈……”第404章“陛下……”邺城皇宫,受卞氏召见的一众曹魏宗室贵胄及官吏,在看到宫内的处处白幡后,一个个顿时便如丧考妣般声嘶力竭的嚎哭起来。只不过,虽然众人的嚎哭之声震天,然这其中除了悲意之外,更多的却是充斥着深深的迷茫。说起来,于这些宗室、官吏而言,曹叡其实并不算得上一个多么好说话的皇帝。但不管怎么说,皇帝毕竟是皇帝。有皇帝在,大魏及群臣才有一个主心骨。然而现在,眼看汉军都已经兵临城下,作为主心骨的皇帝却突然没了,这让他们如何还有信心坚守下去?而且更为让他们迷茫的是,随着曹叡的驾崩,在这中原丢失,就连河北之地都已为汉军攻入的情况下,如今坚守邺城的意义又何在?“陛下驾到,众臣参拜!”就在一众宗室贵胄及文武官吏借着为曹叡哭丧之机宣泄心中的迷茫之时,伴随着一道阉宦内侍特有的尖利嗓音传来,只见不足六岁的新帝曹穆,此刻却是牵着太皇太后卞氏的手出现在了灵堂所在大殿。“臣……臣等拜见陛下!”看着卞氏身旁那怯生生直往后躲的小皇帝,只稍微一愣,之前还给陈群、钟繇等人扣上了‘欲行不轨’大帽子的众人,却是便随即大礼参拜了起来。没办法,虽然曹穆年幼,但作为曹叡唯一在世的亲子,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却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众卿平身!”很快,随着众臣在这灵党上对新帝的参拜大礼结束之后,卞氏那年老但却不乏威严的声音也是传入了众人耳中。“先前哀家让司空等人隐瞒大行皇帝驾崩之事于尔等,乃是为了以防城内民心动荡……”就在众人起身之际,卞氏却是再次开口,将这隐瞒曹叡驾崩消息,只于宫中小范围举丧的责任全都揽到了自已身上。“如今汉军大兵临城,正值国家危难之际,卿等当勠力同心,共抗外敌,何故如此不顾大局……”在揽下隐瞒曹叡死讯的责任后,卞氏随即却是话锋一转,质问起了这些聚集在皇宫外‘请愿’的宗室贵胄及文武官吏来。“回太皇太后,臣等只是心忧大魏社稷……”“太皇太后,如今大行皇帝驾崩之事,早已传遍了整个邺城,若是密不发丧,反而事得其反也!”听到卞氏的质问,众人也是赶紧开口辩解了起来。“什么?这……”得知曹叡驾崩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城,卞氏顿时不由得眉头一皱。“司空、太傅,哀家以为,既然大行皇帝驾崩之事已然传遍全城,那便堂堂正正举哀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