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说

神医小说>三国我为王官方下载 > 第146章(第1页)

第146章(第1页)

稍一皱眉之后,当机立断的卞氏随转头望向了陈群与钏繇这两名曹叡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太后圣明!”听到卞氏的决定,面对如今这种根本无法澄清的‘谣言’,陈群、钟繇也只能放弃了先前隐瞒曹叡死讯的想法。“诸位卿家,如今我大魏正值危难,还望卿等勠力同心辅佐新帝,好生安抚百姓、士卒,勿要造成人心动荡!”既然决定了正式公开曹叡驾崩的消息,卞氏随后也是面色严肃的望向殿内一众宗室朝臣叮嘱起来。“臣等谨尊太皇太后懿旨……”面对卞氏的叮嘱,众臣自然是赶紧开口应承起来。只不过,不同于陈群、钟繇与王郎、蒋济等接受曹叡临终接见之人,这些人虽然嘴上答应得坚定,但真正还对曹魏报有信心之人,其实却是并没有多少了。要知道,曹叡虽然不是个好说话的皇帝,但至少还算英明。如今的曹穆不过六岁不到,卞氏又是常年居于深宫之人,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挽倾天之危,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别看嘴上应承得痛快,但在确定了曹叡驾崩后,不少人却是已是在心中开始自已的后路考虑了。……“启禀太尉,侍中刘晔前来拜访!”邺城戚里太尉府,刚刚从宫中回来的华歆,屁股都还没坐热呢,家仆却是随即传来了侍中刘晔拜访的通传。“呵呵,刘子扬?”听到是刘晔来访,微微一愣之后,华歆却是不禁带着些许轻蔑与不屑摇头一笑。说起来,虽然在曹丕亲征中侥幸逃了回来,但因为被刘禅当成‘汉奸’典型当面痛批,从而导致名声大损的原因,这些年来,同为曹魏‘四朝老臣’的刘晔,其仕途却是十分不顺,仍是止步于先前的‘侍中’之职。“不知子扬来访,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轻蔑归轻蔑,不屑归不屑,对于刘晔的来访,华歆倒也没有将其拒之门外。无它,在他看来,刘晔光武之后、汉室宗亲的身份,于此时还是有些用处的。“子鱼兄身为我大魏三公之一、四朝老臣,未曾想却是过得如此简朴清廉,实为吾等之楷模也!”看到亲迎出来的华歆,刘晔赶紧上前行礼,顺便拍起了以清廉著称的对方马屁来。说起来,已经年过古稀的华歆,虽然年轻时曾有拾金、割席之事,但在出仕为官之后,却是颇有清廉之名。这一点,就连曹丕当初都曾当着群臣之面夸赞过。“呵呵,老夫年迈老朽、于国无用,也只能在此小事上谨身自好了……”对于刘晔的奉承之语,带着些许‘幽怨’之意,华歆却是自嘲的轻笑摆了摆手。“如今陛下年幼,正需要太尉这等德高望重之人辅佐,然这托孤辅政之臣……大行皇帝之安排却是有些失了妥当!”听着华歆这明显带着些许‘幽怨’的自嘲,心中顿时大定的刘晔,随即也是再次开口试探了起来。不用说,眼看曹魏这艘大船已是难以为继,刘晔这名光武之后、大汉宗亲,此刻却是再一次为自已谋求起了退路来。只不过,正所谓孤掌难鸣,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志同道合’之人的。所以,一番思量之后,有着‘拾金’之事的华歆,自然便成了他谋求退路的首选合作伙伴人选。第405章“子扬之言谬矣!如今汉军大兵压境,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朝廷所需者,乃是长于军略谋划之人。老夫不过空有清名而已,岂能担得起辅政之责……”对于刘晔的试探,早已洞悉其来意的华歆,却是再次自嘲不已的摇了摇头,同时也给了对方一个更为明确的态度。“太尉之言在下不敢苟同,德为才之先。若是无德,岂能治国?前汉山阳公正因德薄,方才有失国之事。如今新帝继位,若无德高望重之人辅政……”面对华歆这再明显不过的意思,刘晔的试探之意自然也是随之更进一步。“唉,老夫之愿乃是天下早日安定、百姓能够重获安宁,‘个人荣辱’早已不在计较……”随着刘晔的试探逐步加深,洞悉其来意的华歆也是同样配合无比的给予了他饱含深意的回复。“太尉所言甚是,在下受教了!想当初山阳公失德,我等相助先帝以魏代汉,为的不正是天下安定、百姓安宁么?只是未曾想到,曹氏之‘德’却是如此浅薄……我等之志却是终无可见之期矣!”听着华歆这饱含深意的回复,彻底放下心来的刘晔,此刻也是终于把话挑明了。“呵呵,子扬不过堪堪知天命之年,且汝身为光武之后、汉室宗亲……如今天命再次归汉,汉祚再起,岂无再见这天下安定、百姓安宁之治世景况?倒是老朽,想要再见这治世之景,只能以期来世了!”见刘晔终于把话挑明,华歆自然也是隐晦的表明了让刘晔这个光武之后、汉室宗亲拉自已一把的意思。“太尉有所不知,在下虽是光武之后、汉室宗亲,然当日为求天下安定、百姓安宁助魏代汉之事,却是让如今的陛下与太子殿下对吾误会颇深……”对于华歆言语中所表达的意思,刘晔自然是一清二楚。因此,随着对方话音刚落,一抹‘苦笑’也是随即浮上了他的面庞。“子扬多虑了,当今天汉帝及太子皆为仁厚明理之人,只需一德高望重之人将子扬心怀天下之苦心禀明,必不会再有责怪之意矣!”知晓刘晔的担心及所求之后,华歆也是开始‘矜持’了起来。开玩笑,想要让刘备、刘禅父子相信你刘子扬的‘苦心’,总不能听你自已叭叭去说吧?这个时候,若是有一个德高望重之人在旁边为其‘解释’,那才更具有说服力不是?“唉,太尉之言虽有理,只是在下先前随先帝南征之时,太子殿下对吾之斥责之语却是早已传遍天下。如今人人皆视吾为‘汉奸’,除太尉之外,又有何人能知吾苦心?”眼见华歆已经开出了条件,刘晔自然也是十分上道的应承下了‘引荐’之事来。“呵呵,子扬不必为此担忧。若是他日汉帝及太子真有误解子扬之处,只要老朽尚在人世,必定为汝相释……”一番‘谈判’下来,随着双方诉求都得以满足,华歆也是随即点头承诺起了为刘晔向刘备父子‘解释’的事来。“多谢太尉仗义直言!只是如今我大汉天军虽已临城,然邺城池险城坚,若是一番攻防大战下来,这双方百姓士卒的伤亡必定不是小数目……”随着合作条件的谈拢,接下来自然便是为了这‘体恤’天下百姓的具体操作事宜了。毕竟既然是心怀天下百姓,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士卒受战火刀兵之苦吧?只不过,刘晔这个侍中虽然论起来官职倒也不小,但手中却是并无半分兵权。因此,这也是他找到华歆这个大魏太尉合作的原因之一。毕竟华歆这个太尉虽然只是在名义上执掌大魏天下的兵马,但于军中将士间的影响力,怎么也比他强不是?“子扬不必为此担忧,老朽这太尉虽只徒有虚名,但军中之事,尚能置言一二……”正所谓‘世间没有白吃的午餐’,已经决定再次顺应‘天命’的华歆,自然也不会干等着汉军攻城不是?这‘头名状’,那自然了慢必须之物!“哈哈,有太尉出手相助,此事无忧矣!”眼见华歆无比爽快的就应下了这最为重要的‘枪杆子’之事,刘晔此刻也是彻底的放下了心来。“不过,此事单只你我二人,却是并无几分把握。依老朽今日之见,文武百官之中已认清天命重归大汉者亦不在少数,不如你我再……”至此,就在汉军兵临城下不过区区数天之时,在刘晔、华歆这两个当初助曹丕篡汉的帮凶首恶穿针引线下,一场顺应天命的‘起义’暗流,已是在邺城之中无声的涌动了起来。……“如今陛下驾崩之事既已无法隐瞒,民心、士气动荡已成定局,诸位还须好生防备,谨防心志不坚之人效法审荣献城之事也……”就在刘晔、华歆两个‘认清天命’之人商量着联络其余‘清醒’之人时,作为曹叡临终指定的辅政大臣这边,陈群、钟繇等人,此刻也是面色凝重的跟那些心志坚定之人做着交待。“长文放心,老夫从即日起便亲自监守建春门!若是谁敢行那献城之事,除非从老夫身上踏过去……”不等陈群话音落地,演义中在这一年被诸葛大大‘骂死’的王郎,此刻却是语气激昂的站了出来,主动提出了要亲守当初审荣所献的这个邺城东门。“既然司徒镇守东门,那吾就去监守中阳门吧!”“金明门交给吾来监守,长文驻守铜雀台,总摄全局……”继王郎之后,蒋济、钟繇等人也是纷纷各自‘认领’了一处城门作为自已的‘责任区’。很快,邺城七门便各自被一众心志坚定的曹魏铁杆儿们给认领完了。“哈哈,有诸位忠心大魏之肱骨亲自监守,邺城无忧矣!”眼见自已的担忧,随着王郎首先提出的‘认领’之法就这么解决了,陈群也是不由得彻底放下了心来。“诸位放心,只要咱们能够坚持到洛阳大胜之时,邺城之围、大魏之围必定不战自解矣……”末了,望向神色严肃的众人,陈群也是信心十足的拿着同样已经开始的‘洛阳会战’给这些人打起了气来。只不过,洛阳虽然云集了曹魏大部兵力,但真的就能如他们所想守得住么?第406章洛阳城,始建于西周代殷后的召公时期。因其位于洛水以北,故名洛阳。又因其居‘天下’之中,故又名‘中国’!汉高祖五年,高祖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建武元年,光武帝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曹丕篡汉定都于此后,又将雒阳改回了洛阳之名。其城东西长六里,南北长九里,故又被称之为‘六九城’!只不过,与长安城一样,洛阳城内的宫殿建筑同样也是显得十分‘随意’。城内东西南北四宫除了方位没错之外,却是并没有曹操在邺城首创的那种中轴对称格局,城内布局显得有些‘凌乱’。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后世王朝就城往往由外城、内城、皇城环环相扣组成的构造不同,洛阳城没有外城,也就是外郭。当然,准切的说,洛阳城也不是没有外城,只是只是没有完整的外城城垣而已。其城池四周只有天然河流或是人工槽渠作为屏障替代城垣,只在这些河流与槽渠建桥处,修有一段城墙与城门作为关口。因此,当三爷、赵云各自率领着一万五千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抵达洛阳后,即便秦郎早就因为新安函谷关的禀报而做了防备,但只靠着深不过一两丈、阔不足十丈的人工渠道,又哪里能够挡得住数万精锐汉军精骑的进攻?所以,并没用多长时间,作为洛阳西城第一道防线的张方沟,便在汉军猛烈的进攻下迅速告破,而后洛阳城便与邺城的一样,直接就被汉军骑兵就来了个兵临城下!而且不同于邺城方面在被汉军骑兵围城之后才出现的无前飞军及‘新汉军’步卒,在三爷与赵云前锋兵临洛阳城下的第二天傍晚,刘禅所率领的汉军步卒就已经陆续抵达了洛阳城下。因此,如今的洛阳城,除了在刘禅的‘围三阙一’之下刻意被放开,以使其能用来与虎牢关守军联系的东城角广莫门外,其余方向却是全都落入了汉军的包围之中,被强行与同属‘洛阳战区’的虎牢关防区给割裂了开来。“秦叔,如今汉军围城,我等是否要从虎牢关调兵回援……”东阳门城楼上,绕着城头巡城一圈下来后,发现城外的汉军皆在热火朝天的打造攻城器械后,从兖州撤军回‘洛阳战区’后便直接归建于洛阳城的曹爽,却是有些担忧的朝秦郎望了过来。没办法,洛阳城中的兵力虽然有着十三四万,在数量上并不逊色于刘禅的东征大军,但那也仅仅只是数量而已。这十余万兵力中,真正能战之兵其实不过五六万而已。其余之人,都是新近征招的百姓及城中官员的家奴仆僮。“不必了,洛阳城中守军虽战力不如汉军,然吾等有城池为仗,足以抵御刘禅,万不可轻动虎牢之兵。否则虎牢关一破,洛阳城必破无疑……”听到曹爽调虎牢关之兵回援的建议,没等他把话说完,秦郎便斩钉截铁的开口拒绝了。开玩笑,在失了函谷关后,洛阳城已是顶上了‘洛阳战区’西大门的位置,与虎牢关互为犄角之势。若是为了保住整个‘洛阳战区’最后的西大门,从而抽调虎牢关这个东大门的兵力,届时若是因此让虎牢关被破,那整个洛阳战区也就根本没有再战的意义了。同理,在如今的情况下,虎牢关也不能指望洛阳能对其有任何支援。所以洛阳城与虎牢关现在都只能依靠现有兵力与汉军对峙、鏖战,除非有一方能先行击败汉军。只不过,以汉军如今的战力与士气,不管是精兵云集的虎牢关,还是兵民杂半的洛阳,想要击败各自对峙的汉军又谈何容易?“报!启禀大将军,邺城急报!”就在秦郎刚刚否定了曹爽调虎牢关之兵回援洛阳的建议之时,伴随着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一道来自邺城的最新军报却是送到了秦郎手中。……“秦叔,可是……可是邺城出了什么事情?”扶着几眼看完手中军报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无比,一晃之下差点儿就摔倒在地的秦郎,曹爽与夏侯献两人也是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哈哈哈哈,人老了就是不中用啊。昨夜不过是受了些许风寒而已,一时竟是有些不适了……”听到曹爽、夏侯献的询问,不过才三十多岁的秦郎,强撑着转头看了看周围魏军将士的同时,一道自嘲不已的苦笑声,却是十分勉强的从他口中传了出来。“秦叔如今身负重任,务要保重身体啊!昭伯,咱们赶紧扶秦叔回去歇息……”看到说话间似慢实快的将手中军报收入袖中的秦郎,心知情况肯定不像秦郎说得那么简单的夏侯献,却是随即便招呼着曹爽搀扶着秦郎往城下走去。……“陛下~”时间不长,在曹爽与夏侯献的搀扶下回到自已府邸内宅的秦郎,直到仆从关好了门窗退出之后,这才朝着邺城方向‘扑通’一声跪下,而后悲恸不已的失声痛哭起来。“秦叔,陛……陛下到底……到底如……如何了?”看着跪地痛哭不已的秦郎,一股强烈的不详预感也是瞬间浮上了二人心头。“陛……陛下于三日前驾……驾崩了!”听到秦曹爽、夏侯两人那带着颤音的询问声,悲恸不已的秦郎,却是随即爆出了一个让二人震惊不已的噩耗来。“什……什么,陛下驾……驾崩?这……这如何可能,陛下正值壮年之时,如……如何可能突然驾崩?咱……咱不信!”从秦郎口中得知曹叡驾崩的噩耗,微微一愣之后,曹爽与夏侯献两人却是异口同声的颤声呢喃起来。没办法,建安十一年出生的曹叡,到如今不过才二十二岁呢!正值青春年华之时,怎么可能就如此突兀的说驾崩就驾崩了?“此乃……此乃陛下遗诏与……司空、太傅发来的军报……”就在曹爽、夏侯献二人还在自欺欺人的呢喃不已之时,先前被秦郎于城头上迅速收起的那道军报,此刻却是被秦郎颤抖着递向了二人。第407章“陛下~”片刻之后,伴随着扑通作响的跪地之声,曹爽与夏侯献两人的悲恸大哭也是随即在秦郎府邸内宅中响了起来。要不是秦郎的平城侯府够大,加之又早有准备的让人关了府中内外门户,此刻三人的悲恸痛哭怕是早就传到府外了。“秦叔,陛下……陛下身为大魏天子,如今龙驭归天,小侄这就去置办准备白衣白甲,命全军为陛下举哀!”不知过了多久,待悲恸痛哭的三人终于勉强平静下来后,曹爽却是起身就要去准备全军给曹叡戴孝举哀之事。“站住!”“昭伯不可!”异口同声间,秦郎与夏侯献却是同时叫住了曹爽。“如今汉军大举围城,若是此时传出陛下驾崩之噩耗,军心必定不稳甚至大乱。届时若是因此失了洛阳,你我岂不是辜负了陛下之重托?日后于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面对陛下!”不等曹爽开口,面色悲怆戚然的秦郎,已是开口道出了不能将曹叡死讯于此时传出的缘由。“秦叔,就算我等此时隐瞒陛下驾崩之事,以那绣衣卫和武德司的能力,肯定也会将此消息四处散播,届时我等岂非更加被动?”听到秦郎给了的理由,略一沉吟之后,曹爽也是给出了充足的反对理由。“呃,这……”听到曹爽给出的反对理由,先前同样制止曹爽的夏侯献也是不由得傻眼了。没办法,如今‘季汉’绣衣卫跟武德司早已是名声在外了。他们想要隐瞒下曹叡的死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昭伯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来人,速传刘放、孙资二人来见本帅!”就在夏侯献为曹爽给出的理由傻眼为难之际,秦郎却是不由得心中一动,赶紧下达了急召刘放、孙资这两特务头子的命令。说起来,在原历史上,秦郎、曹宇、夏侯献及曹爽、曹肇这几个曹叡最初为曹芳拟定的辅政大臣,之所以最后被司马懿跟曹爽所替代,就是因为刘放、孙资二人的谗言所致。不然,司马懿想要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家的江山,那还真是难如登天。只不过,在如今这个早被刘禅这‘扑愣蛾子’搅得乱糟糟的‘三国时空’里,二人却是再也没了那个机会了。加之先前受曹叡在洛阳负监督官吏家仆僮入军之事,两人却是反而成了秦郎事实上的手下。而且随着曹叡的驾崩,如今的秦郎可是曹叡确定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两人就更没那个机会了。“秦叔……”眼见秦郎听了自已给了的反驳理由后,却是转而下令传召起了刘放、孙资这俩特务头子来,有些不解的同时,曹爽也是不由得一阵不甘。“绣衣卫跟武德司之事,交由中书监去处理即可。即便最后此事隐瞒不住,我等也可将其说成汉军乱我军心之谣言……”对于曹爽这看似充足的理由,秦郎却是直接以一招‘耍无赖’的招式就给破解了。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因为曹叡并不在洛阳的原因,即便汉军届时真的将曹叡驾崩的消息传播出去,他也可以来个死不承认,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据。毕竟总不能为了汉军的‘谣言’,就将曹叡这个皇帝从邺城请回来吧?当然,这种‘无赖招式’那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若在军民之中没相当高的威信,这个方法其实也不是那么灵光的。只不过,因为有着大败鲜卑胡虏的战绩,秦郎这个大将军却是恰恰有使用这个办法的资本。……“不知大将军相召,有何要事吩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