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被他拍得龇牙咧嘴,又不敢发作,只得强挤笑容。
徐辉祖身长八尺有余,面如冠玉,英姿勃发,颇有乃父徐达之风。他初见李琪,也含笑点头:“李琪,外头都说你行事荒唐,如今看来,尽是妄言。家父有言,让我全力助你,务必把这事办得妥当。”
邓镇、冯诚、汤鼎等人也纷纷笑着招呼,言语间透着亲近。明眼人都瞧得出,李琪此策于他们百利而无一害,更是朝廷的及时雨。此子日后必得圣眷,加上韩国公独子的身份,前程不可限量。
李琪招呼众人落座,取出一叠契书:“都是自家兄弟,客套话就不说了。这是契书,不单雪花盐,往后咱们出的新货,都按此例。”
“诸位需做的,是将名下商路人手交予我,由我牵头组个商盟。记住,这商盟的主人,只有一位——便是当今天子!诸位可明白了?”
李琪目光扫过这些将门虎子,心中感慨。他们承继父兄英烈,可惜大明已无他们施展拳脚的战场。洪武末年的腥风血雨,靖难之役后的朝堂更迭,这些开国勋贵之后,大多难逃凋零。
比如徐辉祖,一身将才,最后却落得圈禁至死;李存垣那“大明战神”的名头,也成了苦涩的笑谈。
如今他李琪来了,便不会让这旧事重演。
让出这份利,就是要将韩国公府与这些顶尖勋贵牢牢绑在一处,结成同气连枝的利益之盟。不求结党,但求彼此有个照应。
他暗自思忖间,众人也细细阅看条款。
每家份额虽只半成,但他们心知肚明,即便这半成,日后也必是泼天富贵。何况这商盟真正的主人,是当今天子,是太子殿下,是未来的皇储……只要大明在,这份利便代代相承!这才是徐达、冯胜等老帅真正看重之处。
茂太爷性子最急,提笔刷刷就签了名。徐辉祖看得仔细,也郑重落款。余下众人见状,不再犹豫,纷纷签名画押。
至此,一个由开国勋贵二代结成的同盟,悄然成型。利益捆绑之下,虽未必情深义重,但至少,日后若陛下想动其中任何一家,都得掂量掂量其他几家的分量。
而韩国公府李家,在这同盟中尤为特殊。李琪是发起者、操盘手,更是维系这庞大商道的核心。即便日后陛下容不下李善长,在动李家之前,也必得想想李琪的价值——除非能找到一个能顶替李琪,撑起这商道的人。
李琪心中暗忖,整个洪武朝,怕是难寻此等人物。永乐朝的财神爷夏原吉,如今怕还是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那杨士奇,大约也是孤儿寡母,生计艰难……
这些人,倒是值得早早“周济”一番。人脉,不就是这般织就的么?
李琪收好契书,正色道:“契书一式三份,一份呈送御前,一份诸位自留,一份由我保管。”
“丑话说在前头,这盟约为何而结,诸位心知肚明。既入了此盟,便须洁身自好!莫做那违法乱纪、祸害百姓的勾当,免得让陛下为难!”
“诸位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往后银子不缺,真要寻乐子,自己花银子去!莫去搜刮民脂民膏,污了父辈挣下的脸面!”
众人闻言,皆是肃然点头。
“琪哥儿放心!”冯诚朗声笑道,“咱们是将门之后,和那些膏粱纨绔,可不是一路人!”言语间,满是武勋子弟的傲然。